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扶明录-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承畴投降了,祖大寿也投降了,而且是投降了外族,但是你能否定两人的功绩和气节么,特别是祖大寿独守关外锦州,在清军重重包围中风雨飘摇坚持了数年,兵将几死尽,粮草早绝,食战马人肉,独抗清军,最终因为精神支柱洪承畴投降了,他再也坚持不下来不得已投降,即便如此称他一声民族英雄也不为过。

    不过很显然他这种尽其所能后的投降和眼前这些不战而降完全就不是一个性质,这几人还必须给盯紧了!

    宣府是边境重镇,并不大,常宇带着几个心腹在街上转了几圈,确定无人跟踪后,便向路人打听巡抚朱之冯的府邸在何处。

    一个在城破之际自杀殉国的官员至少是有气节的人,这也是常宇找上门来的原因。

    但堂堂巡抚的大门岂是那么轻易进来的。

    当朱府家丁问常宇何人,寻巡抚何事的时候,他真的一怔。

    是哦,总不能冒充锦衣卫吧,但寻常身份也进不去,常宇脑袋瓜一转,随即灵光一闪,对家丁言:“进去告知朱大人,东厂有事求见”。

    家丁立刻脸色大变,转身小跑进去通报。

    东厂又称东缉事厂,建立在永乐十八年,是世界上最早设立的国家情报机关,曾与西厂和锦衣卫合并称作厂卫。

    不过西厂只短暂成立过一段时间便解散,而东厂不只成立时间早,权力也大的惊人,锦衣卫够牛逼的了吧,靠边站,绕着走,见着跪。

    锦衣卫能查的不能查的案子东厂都能查,能管不能管的事东厂都能管,甚至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侦讯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而且朝廷各衙门都有东厂的人坐班监视官员一举一动。

    是的,东厂就是辣么的牛逼,监视官员,社会名流,学者以及各种政治力量,并且有权直接查办,抓捕,审讯权力,根本不用经过三法司,直接向皇帝负责。

    简单一句话就是锦衣卫是外臣,而东厂是内臣,从他们的统领便可见一二,锦衣卫指挥使是皇帝亲信武将任职,而东厂厂督却由内廷心腹太监担任,而且不是一般的太监,都是从司礼监秉笔太监排名第二三位挑选出来,相当于王承恩那个地位的方有权担任。

    东厂历任厂督都是权监,比如魏忠贤便是,而且很可能就是最后一任,因为常宇穿越过来并未听闻这任厂督是何人,甚至和东厂都没产生什么交集,也许这任厂督由崇祯亲自担任了吧。

    但此时他冒充东厂之人丝毫没有压力,甚至还有种很刺激的感觉呢。

    东厂的人找上门来,那绝非小事,甚至已经被妖魔化的东厂比之锦衣卫更让人闻风丧胆,所以很快常宇就被迎入府中。

    当看到朱之冯一脸忧色的出现在他面前,常宇竟有些愧色,这个五十左右文绉绉的清瘦老头一眼就让人有好感,当然不排除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

    但不管怎么说常宇对其有好感。

    “咱家东厂常宇,可否借朱大人书房说些悄悄话”常宇对朱之冯施礼道。

    这个举动让朱之冯有些意外,传言东厂的人可是嚣张的很呀。

    约一小时后常宇和朱之冯从书房走出。

    “朱大人今日之事且不可传二耳,拜托之事当需时刻在心”常宇抱拳告辞。

    朱之冯送至府门:“定不负所托,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喜欢本书的书友记得收藏关注,有票的投票哈,感谢!

第一百一十章 发饷() 
常宇离开之后,朱之冯回到书房,交代下人不得打扰,独坐桌前看着那杯热茶发呆,刚刚之事他犹在震惊之中。

    半个时辰中和那位常公公聊了许多,此人让他对东厂的隐形多有改观,虽然言语之间依旧强硬,但态度却无传说那般嚣张,言行举止对自己很是尊敬,让他略显意外。

    但想起常宇那句话,虽然经过了半个时辰的消耗内心依旧波浪滔天:“若闻大同失守,立杀王承胤可保宣府平安”

    初听这话的时候,他先是懵逼,而后震惊,闯贼此时不过在平阳府,距离大同还隔着太原呢,怎么大同会失守?这其中信息量太大,也让他太无解。

    而且大同失守和王承胤有什么关系,他是镇守的是宣府镇。

    不过常宇没有给他过多解释,只说防范未然,未雨绸缪,因为根据东厂番子所掌握的情报,王承胤可能有通敌之嫌,只是尚未拿到实据!

    但假若闯贼拿下大同,下一站必定是宣府,为保宣府安全,应立即杀掉王承胤这个有通敌之嫌的祸害!

    当然朱之冯也有些疑惑的,按照东厂做事风格有嫌疑早就被拿下了,但为何还留着王承胤这个未知数,想必是朝廷怕乱了军心吧,毕竟现在是非常时刻,将心军心不稳,朝廷只敢拉拢,哪还敢随意打压。

    当然他不会怀疑常宇身份的,作为宣府巡抚,一大早就有人报于他,锦衣卫指挥使亲自押解饷银于昨晚进了城。

    锦衣卫指挥使都来了,东厂的人跟着一点都不意外,何况他已经收到总兵府午宴的邀请函。

    朱之冯和王承胤一城为官,巡抚又是主管巡视军政民政之职相当后世高官,平日间相互交集很多,但总是喜欢不起来这个人,总觉其人圆滑不牢靠,现又经常宇密议,心中更恶之:既然你想做魏延,我便做那马岱,待时机成熟了断你便是!

    从朱之冯府上出来之后,常宇带着春祥等人,朝军营赶去。

    此时军营里可谓一片沸腾,朝廷积欠年余的饷银终于发了下来,而且是由锦衣卫按册点名直接发送到手,不经上级之手,这说明啥,说明不会被吃拿回扣了啊!

    此举虽让士兵欢喜,可是一些军官已被吓出一身冷汗,因为大明上下兵员缺额吃空饷是常态,会念到很多并不存在的名字,一时间让他们以为这是锦衣卫在查空饷案,能不吓个半死么。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很快就想出着人冒领,反正军营这么多人,名册上只是名字而已!

    不过很快又发现行不通,因为军营中锦衣卫和另外三卫严阵以待,并且提前声明:若有冒领者斩立决!

    虽然名册上只是名字,但是上千人上千双眼睛盯着排队领饷的士兵,如有人二次冒领很容易就被揪出来。

    宣府兵营常驻兵员不过万余,其余均下辖各地,发饷过程很快,仅半个时辰便结束。

    看着名册单,常宇和吴孟明相视一眼,两人嘴角都带着一丝冷笑,仅这一万余人中至少空额近千!简直就是触目惊心,骇人听闻!

    转头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一群军官,此时个个面若死灰,冷汗爆出,这帮人刚才背地想尽办法各种忙活最终还是没用,因为谁也不曾提前预知今儿是这样发银子,按照惯例,饷银一到交由总兵府或者兵备道核实在从上一级级吃拿发下去,可不曾想这支押饷队伍不按规矩办事直接自己就发了,打的他们措手不及没一点准备!

    当然也有人心中疑惑,锦衣卫若是来查吃空饷,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兵马集合一处,按册点名即可,又何必以现发饷银如此麻烦呢。

    嘿嘿,常宇把名册重重的朝桌子上一丢,尚未来及说话,旁边便有一参将上前朝吴孟明抱拳:“禀吴大人,前日兵力有调整,有些被调往各处,名册尚未来及更改……”

    简直就是欲盖弥彰,不打自招了,常宇忍不住的冷笑出声:“这位将军在解释什么,我等什么也没问也没说呀”

    额,参将顿时一脸尴尬,难道不是在查空饷案!

    当然不是!

    常宇此行目的和查空饷没一毛钱关系,而且即便查也不是这样的方法,这种查法一根绳能从上到下把人栓完,整个军队系统都能垮掉,若是平日到也无妨,可现在是非常时刻,用兵之时,很多时候就要当睁眼瞎,装看不见。

    但他之所以还整这一出,其实是在敲打这些军官:适可而止,你们已经被盯上了,该收手就收手,另外一个就是,别人我不管,但是想从我手里捞银子,门都没有!

    一个上午砸出数万两银子,以朝廷欠宣府镇十余万两还有余缺,但常宇表明,不见兵不发饷!

    之所以下这个决定的原因,一,他要把饷银直接发送到士兵手中,二,以此敦促王承胤尽快把下辖的兵力给我调过来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