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逐流-第7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叔,你可不能因为我是你侄子矮一辈,就这样毫无底线的拉偏架啊。”

    慕容伟不紧不慢的喝着茶,言语如刀,让慕容恪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今日会面,没有奇迹,更没有意外,一切都是按着既定步调在走,慕容恪,翻不出浪来。除非他也谋反!

    这就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道理。慕容恪是个地道的君子,如果他真要谋反,以他掌控的实力来说,是毫无压力的,但他一心为了燕国,所以不会这么做。

    慕容伟就是吃准了这一点,所以才摆明车马的等在枋头,他相信慕容恪一定会来“谈判”,消弭目前燕国的乱局。这一点,不仅他看清楚了,可足浑太后亦是看得明明白白。

    “罢了,我就屯兵濮阳吧。让宿卫军驻防枋头,其余的事情,你看着办吧。”

    慕容恪幽幽一叹,言语中带着些许无奈。让自己的大军远离邺城,这也是防止局势继续恶化和陷入无端猜疑之中。目前已经有鲜卑贵族反应过来,慕容伟这厮是在“欲擒故纵”,那些本来准备下场的人,也端起椅子准备看戏了。

    慕容恪觉得自己还是应该避嫌,等局势平静之后,再做打算。

    “别忙呢,我还有事情要问四叔。请问,慕容垂呢?他应该又回到濮阳了吧?四叔你什么时候把人交给我呢?”

    慕容伟倒掉慕容恪杯子里已经凉透了的茶水,示意高玉倒上热茶,嘴角微微勾起,一脸戏谑的看着慕容恪。

    “昨日我的人在濮阳烤火做饭,不小心把监牢烧着了,火势太大,难以扑灭。等火熄灭的时候,里面的人都烧死了,慕容垂和他那两个儿子,也死在里面,尸体焦黑无法辨认。”

    阳骛脸不红心不跳的说着谎言,脑子里想的则是昨日送慕容垂离开时的画面。

    他说燕国不是长久之地,等慕容恪死了之后,必定大乱,让慕容垂伺机进入关中,积蓄力量,为将来做打算。凭他的号召力,到时候也许还能为鲜卑慕容续命。

    慕容垂和他的儿子们跪下给阳骛磕了三个响头之后,骑着马头也不回的走了。

    “还真的很巧呢?阳骛,你私放死囚,该当何罪!莫非还当我是三岁孩童,你这辅政大臣是当腻了吗!”

    慕容伟猛地一拍桌子,贵重的茶杯全都掉在地上,不过这里是泥地,倒是没碎就是了。

    “老臣年岁大了,不堪重负,老眼昏花每日战战兢兢,不然也不会发生监牢失火的事情,臣请乞骸骨!”

    阳骛面无惧色,直接将自己的头盔放在桌案上,随即脱下皮甲扔在地上,转身便走了,也不理慕容伟搭理还是不搭理。

    慕容恪面若死灰,却又无力阻止。这个锅,不是他来背,就是阳骛来背。对方的意思很明显: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剩下的,需要你自己来完成了。

    这算是离别时的最后闪光吧……慕容恪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觉得阳骛作为四朝老臣,或许真的是累了吧,毕竟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这次看上去是他放走慕容垂,故意揽下罪责,实际上,未尝不是急流勇退谓之知机?

    慕容恪明白了一个道理,阳骛,或许他真的不看好燕国的前途,这与他们是不是鲜卑人无关……与这个家族习惯内斗有关。

    “阳骛四朝老臣,俗语由于,老马识途,还请陛下挽留。”

    “我明白,三辞三让嘛,我不会让他难做的。不过么,尚书令这个职务非常重要,我打算让高玉来做,你觉得怎么样?

    高玉策划的此次所有行动,挫败了慕容垂叛乱的阴谋,堪称是大智大勇,而且不计较名利得失,我看好他能胜任尚书令。”

    尚书令,官名。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汉沿置,职轻,而权重。这是个要害官职。

    慕容伟的语气不是在问慕容恪怎么样,而是“我觉得这样挺好,你觉得呢?”

    他只是在通知慕容恪,有这么一件事。

    “在下并无异议。濮阳还有军务要处理,这就告辞。”

    慕容恪冷冷的回了一句,这里已经没什么好呆的了。慕容伟默认了放走慕容垂,而慕容恪只能眼睁睁的看到又一个鼎力支持自己的重臣离去,而毫无办法。

    他转身对慕容伟行了一礼,转身就走。阳骛也跟在他后面离开了。

    “陛下离彻底亲政,又近了一步。”

    高玉不动声色的蛊惑道。

    “还行吧,既然老了,就应该回家颐养天年,整日霸占着位置算怎么回事?阳骛早该离开了。”

    慕容伟不屑的撇撇嘴说道:“你先回邺城,放出消息,就说慕容垂已经在濮阳被烧死了,他儿子也死了。撤销他的一切职务,头衔,封号。还有府邸也废弃掉,遣散仆人。”

    慕容伟的凉薄让高玉都有些心寒,不过他还是恭敬的答道:“在下这就去办。不过这么大的动作,需要陛下的圣旨。”

    “这有何难,你文笔不错,先写一篇给我看看,盖上玉玺就行!”

    慕容伟无所谓的说道:“去吧,我还要看书呢。明日便启程回邺城。”

    高玉走出慕容伟的帅帐,看了看阴沉的天气,心中暗道:我离开的日子,应该近了吧?不知道洛阳家中妻女是否安好,不知道小可足浑氏到时候是否愿意跟自己一起走……

第539章 江左风云() 
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儿,一个仓皇失措的妇人,还是通体黝黑,宛若昆仑奴。实在是不敢相信,他们居然是偌大晋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这个妇人叫李陵容。

    李陵容出身低微卑贱,司马昱为会稽王时,李陵容是会稽王宫中的宫女,比她身份还低的女人,当真是不多见。

    司马昱当时生有五个儿子,其中三子,司马俞生、司马朱生、司马天流皆夭折。

    自从世子司马道生遭到废黜,临川献王司马郁过早去世,从此以后,司马昱众姬妾将近十年没有身孕。

    结果后来李陵容怀上了司马曜,母以子贵。

    不过不可讳言的是,李陵容虽然运气极好,但她的模样实在是拿不出手,年纪轻轻却连半老徐娘的褚蒜子都不如。特别是皮肤黝黑,私下里被人称为昆仑奴。

    此刻龙椅上的两位,看上去非常滑稽,当的起沐猴而冠四个字。朝臣们都在心中嘲笑这两个倒霉蛋,估计。。。他们也只是桓温的垫脚石而已。

    建康城显阳宫里名义上的主人,是如此上不得台面,不知道司马家的先人会作何感想。反正屈辱的事情接二连三,也不在乎多这一件了。

    想起明**人,气质浑然天成的王穆之,想起刚毅娟秀的褚蒜子,桓温暗暗叹了口气,这司马昱家的这对母子,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别的不说,光看像也太差了。

    一天的朝会结束,桓温带着群臣下朝,他这个权臣,一手遮天不假,但还真是当得不省心。

    一件又一件糟心的事情,谢家的暧昧表态,洛阳的“伪朝廷”风生水起,各大世家的暗暗抵制,都让他浑身不舒坦。

    桓温是人不是神,他也会有独木难支的时候。

    谋主郗超也不在身边,很多重要决定,都必须亲力亲为,其心力交瘁,难以尽述。

    “丞相,郗超司马回来了。”

    桓温正在回府的路上,遇到一身戎装的大将上前汇报军情,正是他的得力手下周抚。

    周抚,字道和,汝南安城人。历史上和这一世都是东晋名将,梁州刺史周访之子。历经多个皇帝,堪称是几朝元老。

    此人为人刚强有毅力,继承乃父之风,承袭寻阳县侯的爵位,拜鹰扬将军、武昌太守,曾经参与王敦叛乱,年纪大,资格老。

    王敦败亡后,王导引荐再度入仕,出镇襄阳,不过不幸的是,他中了后赵郭敬循环浴马计被迫退兵,于是被免官。

    咸和初年,再次被王导起用,跟着温峤平定苏峻之乱,一雪前耻,声名鹊起。

    桓温征蜀时,他为副将,镇守彭模,击破蜀地余寇、叛乱,表现稳健。

    此后周抚一直是桓温心腹,帮忙镇蜀三十年,威名远播,蜀地安定,他官至镇西将军、益州刺史,封建成公。

    为什么一直镇守蜀地的周抚会出现在建康呢?

    这很好理解,还不是因为桓温感觉快要镇不住扬州的场子,需要得力臂助!

    周抚年纪比桓温还大二十多岁,又会打仗,又历经好几任皇帝。就算混资历,也能封候拜将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