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苻健要封韩氏为贵妃!!
卧槽,这是什么情况?
包括雷弱儿在内,所有秦国中枢朝臣都惊呆了!
之前没有任何讯息,然后突然给你来那么一下,苻健的执政风格,依旧是那么潇洒写意。
张遇是一个汉人,也是苻健朝廷里的大臣,而这位韩氏,则是张遇的……后妈。
古代的刚理伦常,并不是以血脉为绝对要求的。
比如谢道韫家里子弟甚多,而他的叔叔们,有些则没有那么多儿子,有些甚至绝后,于是谢道韫就有弟弟过继给她的叔叔,那么这个弟弟见了亲爹谢奕,可不能叫爹!
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
至于没有血缘关系的继子跟后妈如果发生了苟且之事,那是家门不幸,家族无法被抹去的污点。
陆长生为什么选择远走洛阳,就是因为他暗恋自己的后妈紫韵夫人,为伦理所不容,所以才不得不逃避离开。
所以从古代伦理上说,张遇的后妈被苻健纳为后妃,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政治事件。
据后人史料研究发现,两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多不愿意与鲜卑等胡人通婚,主要原因,却不仅仅是人们想象的歧视胡人,不愿意与胡人为伍。
胡人对伦理的不讲究,才是汉人世家不愿意通婚的主要原因,哪怕对方汉化极深。脱胎于鲜卑政权的北周,隋朝,唐朝,皇族成员私生活都比较混乱,也是因为沾染了胡人习气。
从这里就能看出,苻健这次折腾出来的大动静,有多么恐怖了。
“朕要封一个贵妃,你们都要站出来阻止么?雷弱儿,你说,我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肥硕的身躯气得发抖,一股冰冷的气息在天王宫内弥漫,雷弱儿出列,不动声色的说道:“皇家无小事,皇家事皆是天下事。
陛下执意于此,至韩氏之子张遇于何地?”
雷弱儿的话理解起来很简单,你玩也玩了,爽也爽了,那些破烂事我们就当看不见听不到。
现在你要给韩氏名分,纳入后宫,这时我们不能再装聋作哑,难道你要让张遇叫你干爹?
或者亲爹?
你他喵的让苻生这样的人怎么想!!那时候非得天下大乱不可。
这才是朝臣们难以接受的最主要原因。
“哦,你说这件事啊,那就让张遇担任黄门侍郎,这样补偿他,可以了吧?”
苻健无所谓的说道,似乎这件事在他心中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秦汉时,宫门多油漆成黄色,故称黄门。
东汉始设为专官,或称之给事黄门侍郎,简称黄门侍郎。
《后汉书·百官志三》当中介绍:“黄门侍郎,六百石,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座。”
一个例子就是,《后汉书·献帝纪》中介绍:“初令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
也就是说,黄门侍郎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汉代以后沿用此官职,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朝廷事务。
可以说,位不高,但权很重,又靠近中枢,当真是个要害职位!
如果说韩氏的事情,雷弱儿可以捏着鼻子认了的话,那么给张遇黄门侍郎的职位,就是蹬鼻子上脸,完全把他们这些中枢大员当傻哔!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的后妈被封为贵妃,所以自己也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这是怎样的世道,这又会给各阶层的政治动物怎样的暗示?
雷弱儿只觉得自己眼冒金星,完全不能接受苻健的瞎胡闹了。
“老臣无力辅佐陛下,请乞骸骨。”雷弱儿摘下自己的官帽,放在地上,伏地不起。
西汉时期,太子太傅疏广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与侄儿一起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
皇帝批准了他们的要求,在离京的时候,公卿大夫在城外为他们饯行,因他们知足不辱,功成身退,于是被人们尊为“贤大夫”。
这就是乞骸骨的来历,只不过后面变了味道,成为朝臣与皇帝暗斗时以退为进,辞官的说辞。
“那好吧,雷丞相劳苦功高,也是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朕准了。”
苻健大手一挥,居然同意了雷弱儿以退为进的辞官!
这位年过半百的氐人部落首领,难以置信的抬起头,看到苻健正得意洋洋的看着他,心中不禁冒出四个字来,沐猴而冠!
(本章完)
第424章 虚弱的繁华(太白入东井)()
关中,特别是长安地区,这段时间,就像是装满水,快要沸腾却还未沸腾的锅一样。
按道理,这个地方的掌权者,应该釜底抽薪,把不安要素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关中乃是“四塞之地”,关中不自乱,则无人乱关中。
不过风一样的男子,苻健,这位关中的主人,不这么想。他不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的进行一些“非主流”操作,也就是俗称中的“作死”。
“好了,雷弱儿丞相,你劳苦功高,也是该功成身退了,你乞骸骨,我准了。”
卧槽,不是吧?
天王宫内,在场的朝臣全都傻眼了!
换丞相,就跟足球俱乐部换主教练一样,俗话说“换帅如换刀”,可见这操作蕴含了多么大的风险。
中国古代政权结构,就是“皇权”与“相权”相争,期间的凶险,只能用静水流深来形容。苻健这波骚操作,不像是开疆拓土的君主所谓,倒像是那种亡国之君的任性之举。
雷弱儿不过是出来劝阻了一下苻健封那个寡妇韩氏的便宜儿子张遇黄门侍郎,就被这样羞辱,那我们这些官位更低,势力更小的中枢朝臣,应该怎么选择?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打圆场。他们怕成为第二个雷弱儿。
如果一场游戏当中,有人,特别是坐庄的人不遵守游戏规则,那场子就有崩溃的危险。
按道理,乞骸骨这种事情,应该有三辞三让才对,结果这厮……雷弱儿以退为进,你想都不想,然后就同样,岂不是在说,看对方已经很不爽,早就期待雷弱儿走人么?
“好了,没什么事情,那就退朝吧。”
苻健大手一挥,转身就走,根本就不搭理大厅内的朝臣。雷弱儿跪坐在地上,面若死灰,一言不发。
他何曾想到,自己会以这样一种丢人的方式,离开朝廷中枢?
光禄大夫强平,也就是苻生的亲舅舅,强太后的弟弟,在苻健走后,不动声色的拉起跪在地上的雷弱儿,低声说道:“现在没事了,不如晚上我去你那里喝一杯怎么样?”
雷弱儿也从之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点点头没有说话,两人一起走出天王宫。
一场看上去无关痛痒的闹剧,落下帷幕。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是包括苻健在内的各方势力都始料未及的。
本来,作为军事上的支柱,苻坚,苻生,苻菁等人,都已经生了反叛之心,拥兵自重。现在,长安内的建制派,也就是那些原本不在乎谁当关中主人,只要姓苻就行的人,也是人人自危。
氐人苻家的政权构成很是奇特,既不同于汉人的封建政权,亦不是鲜卑慕容的部落制度,比如强太后一家,雷弱儿一脉,都是部落势力,但他们的部落又不那么大,远远少于汉人寒门。
也比苻家势力要弱得多。
它是一种建立在部落制度之上的汉人封建制度。
这些部落,汉化极深,除了保留板房一类的建筑特色外,中心地区(比如长安)穿着打扮与汉人已经没有区别,属于部落制向封建结构转变的末期。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历史上王猛不可能五六年就帮苻坚统一北方。
苻家没有给汉人世家豪强上升的通道,而自身原本的部落制度又处于解体之中,所以政权注定是不稳定的,哪怕历史上有过昙花一现。
苻健现在的倒行逆施,加速了这一过程。
深夜,原丞相雷弱儿府邸门前漆黑一片,与往日宾客盈门相比,现在简直堪比义庄(古代专门用来收拢客死他乡之人的停尸间)。
而府内的情况,也和外面差不多,除了雷弱儿的书房以外,几乎都没有点灯,完全低调到了极点。
这位原丞相的书房内,情况却是大不一样!
雷弱儿坐于上座,其下是国舅强平,中书监胡文,中书令王鱼,太傅毛贵,金紫光禄大夫程肱,太史令康权等人!
几乎小半个朝廷的重臣都汇聚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