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本书上的注解明显分为两种字体。
第一种墨色都有些浅淡,看起来是宋先生的师父留下来的,第二种则是时下流行的颜体,跟宋先生刚写的字风骨很像。
这大概就是宋先生研读师父书籍的时候,融会贯通,增添的自我理解。
黎锦这么一想,也不拘泥于宋先生所写的这几种注释,他甚至还写出了自己的想法。
只可惜他只能对‘农桑’这里有自己的纾解,其他方面他还得背诵宋先生写的。
因为他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虽然这些日子已经磨合不少,但一些风俗习惯依然不能面面俱到。
这本《圣谕广训》倒成了他了解这个时代所崇阳精神的入门书籍。
黎锦誊写了一个时辰,放下笔,站直了身子活动活动筋骨。
他现在还年轻,坚持这么一直弯腰还行,但老了肯定会有些驼背。
黎锦可不想自己老了后驼背,所以他写字和舒展筋骨两不误。
中间休息这么一小会儿,把刚刚写的东西在脑海里过一遍,也不算摸鱼。
等到宋先生下课,黎锦已经把上面的注解全都腾写下来。
虽然他看一遍可以记住十之六分,多看几遍就能记住七七八八。
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经常复习总会忘掉。
他可得靠着这些笔记参加明年二月的童生试。
宋先生推门而入,背后还带了一个人。
黎锦直起腰一看,好眼熟。
这不就是早上送荷包那家,陈府的人么?
宋先生守礼拿着手板子,眼睛瞪圆,说:“手伸出来。”
陈西然伸出小胖手,宋先生一戒尺下去:“这是罚你投机取巧,找人代抄书籍。”
陈西然疼的直抽气。
又一戒尺下去,那手心已经打红了,“这是罚你上课欺瞒先生,胡言乱语。”
陈西然被打了两下,赶紧求饶:“先生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宋先生收回戒尺,“下次你再犯,我就叫你爹,你爹可能直接上军棍。”
陈西然:“……”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小修了一下下,如果有大大看的时候章节名字还没有(修)这个字,劳烦大大们再去看一下……
感谢 无名君x7 echox3、亦之x4 大大的营养液~~~
有大大会python吗……最近被这个作业搞得我头秃QAQ评论其实都有看,但没来得及回,跪下认错!!
我们马上要交作业了,感觉好难啊……学渣痛哭。
早上好!
第24章 第 24 章()
黎锦从他们的交谈中得知,这位陈西然公子是那新搬来陈府里唯一的公子。
而且,以宋先生对陈西然的期待来看,居然是希望他可以发奋图强,明年二月一举考中秀才的!
黎锦本来对他就没有轻视的态度,但也不过分重视,只把他当成萍水相逢的路人。
听到宋先生的话,他心底都有些惊讶,这个陈公子年岁看起来跟他差不多,而且还不喜欢念书……
到底要拿什么去考秀才?
但既然宋先生都这么说了,这人一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宋先生训斥完陈西然,就转向了黎锦。
他给两人介绍道:“你们明年二月都要参加童生试,现在也可以相互认识一下,算是同窗了。”
宋先生先介绍的黎锦,说:“这位是黎锦,认真刻苦、博闻强记。”
顿了顿,他说:“这是陈西然,这小子记忆力过人,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奈何喜好偷懒。”
黎锦清朗的目光落在陈西然身上,说道:“陈兄,幸会。”
陈西然说:“咱们说话别打官腔,早上还见过一面呢。我叫陈西然,下课请你去百食坊吃好吃的。”
黎锦:“……”
宋先生一脸的痛恨,说:“他爹之前从过军,给他耳濡目染成一幅粗人样子。他读了这么多年书,也不知道气质儒雅四个字怎么写,却偏偏还要参加科举。”
黎锦笑道:“陈兄性格爽朗,在下钦佩。”
宋先生随后拷问了黎锦早上习到什么,给他把不懂的地方都仔细的讲一遍。
陈西然也在旁边听着,看样子只要不用动笔的事情,他都可以投入进去。
最后宋先生让两人把他刚刚讲过的东西复述一遍。
黎锦因为之前誊抄过笔记,再加上宋先生讲的确实不错,他复述的十分流利,没有打磕绊。
陈西然惊讶的看着黎锦,但还不等他说什么,宋先生就看过来。
陈西然挺直了脊梁骨,也把宋先生刚刚讲述的内容复述出来。
虽然有些停顿,但这也着实让黎锦惊讶,毕竟陈西然可没有像他一样把《圣谕广训》抄了这么多遍,而且还全文背诵过。
宋先生对两人十分满意,他拿出一本经论交给黎锦,“这本你带回去抄,明天我给你讲。”
至于为什么所有的书籍都要黎锦先抄一遍,那就是因为宋先生也知道黎锦大概没钱买书。
抄了之后也方便黎锦做笔记,考前还能复习。
当年宋先生穷的时候,也只这么熬过来的。
对黎锦得状况倒是非常体谅,之前他怕黎锦心术不正,就让黎锦过来抄书。
现在对黎锦了解更深之后,索性把书借给黎锦抄。
随后宋先生就给两人下了课,陈西然看着黎锦早上背篓里还有一半是空白的纸张,如今已经写得满满当当。
心下十分佩服,非要拉着黎锦去百食坊吃饭。
“我请客,黎兄不必客气。”
黎锦说:“实不相瞒,我夫郎刚生产完,家里只有他和孩子,我着实不放心。”
陈西然这下更惊讶了:“你这不仅有了夫郎,孩子都有了?”
黎锦不打算隐瞒,自然应道:“是。”
随后陈西然拉着黎锦比了年龄,黎锦想,幸好自己在屋里看到过原主的拜师名帖,上面写了原主的出生年月,家里人口数和地址。
陈西然听到后,捂着脸:“黎贤弟,我比你大一岁……”
黎锦这身体今年十八,陈西然十九。
黎锦心想,我比你大十岁。
只可惜这话不能说出来。
陈西然说:“我爹说我考不中秀才,就不能娶妻,我可真羡慕你啊黎贤弟。”
黎锦道:“那就恭祝陈兄此次童生试金榜题名了。”
陈西然感觉自己很悬。
本来他觉得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考个童生试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但此次见到黎锦后,他才发现这人一点也不比自己逊色,而且黎锦比自己努力多了。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这世道还让不让人活了。
陈西然想,要说两人中有谁能考上,那自然也是黎锦啊。
陈西然说:“不瞒你说,宋先生今日讲的《圣谕广训》,我搬家之前跟我们那儿的秀才学过了,所以今日先生提问,才能答得上来。
倒是黎贤弟今日对答如流,我实在是佩服。”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约定下个沐修日一起吃顿饭,陈西然才跟黎锦道别。
=
黎锦走在路上一边啃自己的土豆,一边想,学习上有个伴儿也挺好的。
陈西然本身资质就不错,之前还跟其他的秀才学过,有他在身边,自己也好多了一个参照物。
两人互相竞争,才能不断进步。
黎锦回去后,把二十四文交给少年。
少年眉梢扬起,笑得很开心,他当着黎锦的面把钱放进床里面的小坑,再把褥子铺平,这样就看不出来什么。
秦慕文放完钱,对黎锦说:“阿锦,你明儿能不能买些布回来,我给你做衣服。”
如今家里存款有一百多文,不说买一匹布,只需要扯些布,够做衣服就成了。
那种买布论匹买的都是大户人家。
黎锦差点都要忘了做衣服的事情。
他现在这种穿着去念书的长袍只有两套,来回洗了换着穿。
粗布短打倒是不少,但那些都是粗麻做的,干活儿时候磨得胳膊、肩膀都疼。
想到这里,黎锦觉得自己之前拉架子车时候,肩膀上磨破的那些地方好像还没消肿。
但其实他经常背着背篓一走就是一个多时辰,走到最后也感觉不出来肩膀的酸疼了。
就是在不干农活歇下来的时候,才会觉得肩膀上一抽一抽的疼。
黎锦也知道,这个身体太细皮嫩肉了,想要从一个没做过农活的少爷变成一个担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