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冷静了下来说:“那现在怎么办,搞不好他们都还没找到,我们就先挂了。”
三娘不理会我的说:“其实我发觉这东西很奇怪,它好像在躲着我们。”
我说:“那又怎么样,你快想办法先离开这里。”
“我们在向前走一段路看看。看结果怎么样。”三娘说。
继续一路向前走,忽然,在我们前面亮起了一束光。走进一看,我立刻就骂道:“我草,怎么走回来了?”
三个人不知所措的坐了下来,我心道:难道真的碰上了鬼打墙,不可能啊!这山洞可是大自然的杰作,不可能有人来过啊!
点燃一支烟,抽了几口我想:不对,我们不是第一批人来这里。春秋战国时期的卞和不也来过这里,这都几千年了,这里难道有人动过手脚?我靠,这么复杂的问题还是不要去想,免得杀脑细胞,还是先找机会出去再说。如果实在不行,我就用炸药从这炸出去。
正在我思绪着我的逃生计划时,三娘忽然说道:“我们好像不是遇上了鬼打墙。”
我疑惑的望着三娘问道:“什么意思?”
“你看!”
我顺着三娘指的地方看去,只见地上出现了一道细缝。我打起精神用手扒去,我发现这道细缝居然是一条直线。我和丫头还有三娘顺着细缝慢慢走去,一直走到了山洞的石壁上,在然后,直线好像伸延到了洞顶。
我们在跑到另一边的石壁上一看,同样的有一道细缝,而且,它们是贯穿的。
丫头说道:“奇怪,这里怎么会有一条细缝?”
我正疑惑不解时,三娘说:“我们在走一段路看看,看还有没有这样的细缝。”
我们又在离此大约一百米的地方,发现了跟刚才一模一样的细缝。这时三娘说道:“我们从刚才那走到这,差不多用了五分钟,我们现在在往回走,看是什么情况。”
我还是不明白三娘这样做是为什么,不过还是走了回去。我们往回走了一百米,那条细缝还在,只不过,在细缝另一边的东西,居然全部改变了刚才的样子。
“这是怎麽一回事?”我吃惊的问。
丫头忽然战战兢兢的说:“难道。。。。。难道这山洞,会走动?”
我看向三娘,只见三娘正在如有所思。我也管不了那么多,自顾自的就把,我刚才想这山洞在我们之前有人来过的想法说了出去。
三娘疑惑的看这我说:“难怪!我们原来被人下了机关。”
听三娘这么一说,我一下就想通了很多问题。大自然虽然鬼斧神工,可毕竟有一个限量,而人就不同了,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无可限量的。如果我没猜错,在我们之前,一定进来过一批人。而且这批人长期在这里按扎,并且设立了很多机关。
“我的娘啊!”我惊道:“什么人有这个本事,居然在这里造了如此的机关。”
如果不是三娘,我看我们都得在这转悠死。如此,那么鬼叔和人妖,现在在那里?不会也中了机关吧?还有谢神仙,他又会在那里?
再者来看,这巫山下面,到底藏着个什么样的东西?还有那鬼影,又是什么东西?那在这里守金的仙魅,到底会是个什么难缠的主?
(本章完)
第203章 壁画()
如果一切都如我们所猜测的那样,那么,我们现在只要找到对付这奇怪山洞的办法,我们就能脱离这里。不过,我们现在只找到了山洞里几条细缝,还不卒于说明什么。
三娘说道:“如果我没猜错,这山洞被先人造成了铁木哒。”
我笑道:“我说三娘,铁木真我倒听说过,你说这铁木哒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三娘不理会我,解释道:“铁木哒是鲁班发明的一种建造技术,不过这门技术在历史上,并没有被实际设施过。铁木哒就像我们玩的魔方,千变万化,而且没有规律。”
三娘说话就是这样,听起来很有道理,可大多都让人难以置信。我问道:“照你这么说,我们现在就好比身在一块魔方格上?”
“可以这麽说。”三娘道。
我狡辩说:“你说这门技术在历史没有被设施过,那么也就是说,这么技术经过这几千载朝代历史的改变,可能已经没有人知道了。那么,你又是怎么知道这门技术的?”
三娘说:“你刚才不也说了个可能?”
我瞬间就被三娘问得哑口无言,只听三娘接着说道:“鲁班在工匠学上是一位大师,但同时也是一位建筑大师。你想,他既然能在工匠学上有那么高的造诣,何况是建筑学。其实,这工匠学跟建筑学是相通的,只不过鲁班更加偏好以工匠。”
鲁班谁不认识,他发明的那些东西,我也有一个了解。所以听三娘这么一说,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像鲁班这样的天才,怎么可能只专注与造家具。如果,他把自己的那份天赋,用在建筑上面,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更何况,鲁班老人家精通各种奇技。区区一个机关,对他来说,那是小事一桩。
三娘接着说道:“鲁班一生可以用‘传奇’这两个字来形容。像鲁班这样的人,绝对会把自己的一切记录下来,留给后人。”
这我倒还真听过,鲁班的确楷传过一本书,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本书在历史叫做《缺一门》。我试探性的说:“你是说《缺一门》。”
三娘吸了几口凉气说道:“这只不过是历史杜撰出来的,真正的名称叫做《匠转九九归一术》”
我好奇的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三娘好像来了兴致,说道:“很荣幸的是,我家刚好有一卷残本。上面记录了他许多的经历,以及很多的技术。这铁木哒,正好楷在其中。”
我随即就问道:“那上面有没有说怎么样才能破解?”
三娘皱起眉头说道:“有荣幸就有遗憾,这本残卷记录的都是鲁班的各种设计发明。对于建造技术和破解方法,上面并没有提到过,我想这些,应该全都在下半卷上。”
我顿时就丧了气,丫头安慰我说:“小年,哥哥,虽然不知道怎样破解,但我们至少知道这是什么了呀!我们只要动动脑筋,说不定就想出来了呢!”
丫头说的倒没错,只要知道了这是什么,就可能找到破解的方法。可是,就凭我们三个,能想出来吗?
其实我挺佩服鲁班鲁大师的,如果目前这个机关是他建造的,这也合情合理。说明白的讲,鲁班只不过是把自己的一个工匠技术发明,扩大建造成了一个更大的工匠技术。
三娘忽然说道:“我看我们现在应该证实一下我们的想法,看这到底是不是铁木哒。”
我问三娘怎么证实,三娘说道:“其实我发现这个铁木哒有一个很难做到的步鄹。”
三娘顿了顿接着说道:“你们看,这里就只有这么一根细缝,如果移动的话,最多只能向上,或者向下。但是你们再看,地面离洞顶的距离那么高,如果移动起来,是不是很难做到?”
我抬头望了望,心道:对啊!就算鲁班再怎么巧夺天工,也不可能让这个山洞瞬间发生变化啊!
我道:“三娘,那你说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很简单。”
三娘对我们说了一大推,接下来是我整理出来的具体方法:
按三娘所说,我们站在细缝的同一边,然后在细缝上面封上纸条。这样的话,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到地面和洞面有什么变化了。而接下来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鄹,就是仔细观察。
一切如我们所想的布置好后,我们也算可以休息了。每人都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了一些食物,开始充饥。
我坐在自己的背囊上,把各种食物放在左右两边,这样的话,要吃什么,顺手就拿得到。
“三娘,要吃我带的鱼罐头说一声嘛。”我对着三娘笑道。
“三娘我从来不吃鱼。”
我心道:明明拿了我的鱼罐头还不承认,还说什么不吃鱼,谁信啊?
我放在地上的鱼罐头被三娘给牵走了,我也没太在意。还好我带的东西,品种较多。接着我又拿出两罐午餐肉放在地上,费了我好长时间才打开一罐,递给了丫头后,我顺手又去拿另一罐,可是,又没了。
我对着三娘说道:“我说三娘,要吃也跟我说一声嘛!别总是悄悄的摸过去。”
三娘此时怒道:“谁吃你东西啦!老娘还不稀罕来着。”
我笑道:“还说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