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儿和菊儿知道后,也一脸崇拜的看着沈若兰,那副既激动,又崇拜的表情,让沈若兰小小的虚荣了一把,都有点儿小得意了。
得意过后,沈若兰提议说:“娘,咱们今晚先在这儿住一宿,明天早上再一起回靠山屯吧。”
沈若兰还欠段夫人十二幅花样子呢,这些花样子她在青州时就画出来了,今儿个得抽空给她送过去,另外,她的油布也应该交工了,她得去检查一下,合格的话明天就直接带油布回去。
现在已经化冻了,可以种大棚了,还有,她的养殖业也应该搞起来了,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行,你说咋办就咋办吧。”穆氏现在对这个女儿不仅是依赖,而且都有点儿崇拜了,自然是她说啥是啥。
到了泗水街,沈若兰把娘和弟弟妹妹交给了东儿奶奶,自己急匆匆的赶着去了段家。
到段家后,沈若兰再次受到了段夫人热情的招待,
跟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段夫人对她的态度不再是交心似的亲热,而是带着几分刻意的讨好了。
沈若兰很纳罕,段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就算是为了让她帮着理妆,帮着画花样子,也没有必要这样啊?她是堂堂的段家夫人,而自己只是一个小农女,她想要自己帮她理妆,帮她画花样子,不是一句话的事吗?又何必讨好自己呢?
只是,这样的话没法问出口,在段夫人那儿坐了一会儿,本来想帮她梳个漂亮的发髻,再给她画个新妆容的,但是被段夫人给客客气气的拒绝了,就连她画出来的花样子,她也连检查都没检查一下,就陪着笑脸收下了。
这也……太诡异了!
呆了一会儿,她实在受不了段夫人的曲意逢迎、刻意讨好了,就带着一肚子的疑惑告辞出来,往油布作坊走去,一路上,她左想右想的,脑袋都要想破了,也没想出段夫人为啥要讨好她。
到了油布作坊,她定做的那些油布都已经做完了,码的整整齐齐的摆在那儿,就等着她来拉了。
沈若兰检查后,非常满意,还额外打赏了他们一两银子。
之后,她到车行去定了三辆车,预定明天早上拉着他们回靠山屯,这三辆车子一辆是敞篷的,留着拉这些油布,两辆带篷的,其中一辆拉她们娘几个,另外一辆留着拉些生活用品。
只是,这些生活用品还没买呢,她准备待会儿就去购置。
娘她们回来了,可被褥枕头什么的啥都没有呢,不趁早买回来,今晚上就没啥铺盖了。
还有,她们也不能一人光就那一身儿衣裳,咋也得买几身儿换着穿,再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都得买,那些东西虽然不起眼儿,但是加起来肯定能拉一车。
买东西的时候,她特意回去了一趟,把竹儿和菊儿都叫了出来,带着他们一起帮忙拿着,不然就她一个拿不过来。
竹儿和菊儿难得出来逛街,还是跟着亲爱的姐姐一起逛,自然是欢欢喜喜的,逛了一儿会,小兄妹俩终于体会了一把土豪的快乐。
姐姐花钱很爽利,就是个买买买,啥都挑最好的买,几乎不怎么讲价,像一点儿都不心疼银子似的。
买棉被的时候,姐姐直接要了用最好的棉布和最好的棉花做成的被子,一床被褥就一两多银子,但是姐姐眼睛都没眨的一下子就要了三套,把那个卖货的小二都给吓到了,连掌柜的也惊动过来,买完后,掌柜的和小二像送祖宗似的,点头哈腰的把他们送出了门。
见此情景,竹儿和菊儿都暗暗感慨:有钱真好啊!
之前他们家穷,买啥都得算计着,比如买一件衣裳,好几个月之前就得计划着咋省钱,咋能买到最便宜最耐用的布料了,买的时候因为讨价还价,还经常遭卖货的白眼儿和嘲讽,像这样被卖货的当成祖宗一样供着捧着的待遇,他们从来都没享受过呢。
别说是衣裳了,就是买一块肉,也得计划好长时间。从他们记事儿起,家里买肉就从来没有买超过一斤的时候,多半都是半斤肥肉,买回来后都剁碎了熬油,每次买半斤肉,连熬出来的油带熬油剩下的肉渣子,都够他们三口人儿吃两个多月了……
那时的日子,跟在姐姐身边的日子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啊!
有姐姐的生活,真好!
把被褥枕头送回家后,姐弟几个又出来继续选购,沈若兰又大手笔的给竹儿菊儿和娘又一人买了一身衣裳、一人一套亵衣亵裤,还买了浴桶、脸盆、马桶等一些生活日用品,有到书坊给竹儿买了一些笔墨纸砚和几本书,让他往后识字、读书,还给菊儿买了一些绣线,一个花绷,留着以后学女红用……
最后,姐弟几个手都拿不下了才回去。
穆氏看到女儿买回的棉布和日用品,一样一样的翻看着,爱不释手的,没一样东西都让她开心不已,仿佛看到了往后的新生活一般,苍白的脸颊都比平时多了点儿血色!
晚上吃饭的时候,穆氏又委婉地提出了一个要求。
“兰儿,反正你爹也去吉州了,不在家,我跟菊儿竹儿就先在这儿住下吧,等你啥时候忙完了,咱们在一起去吉州找你爹。”
今时今日,她还是怕那个恶毒的女人来找她,既然兰儿在这里有房子,那她就带着孩子住在这里好了,只要她不回屯子,那个女人就不会注意到她,她跟孩子们也就相对的安全多了!
“行啊,正好有东儿奶奶在,你们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沈若兰一口答应下来。
其实,她也不大想让娘他们回去住,家里就两间屋子,要是她们三口人都回去的话就住不开了,她就只能搬出来跟娘和菊儿、瘦丫睡在一起,让竹儿住她的小屋儿,她不习惯跟别人睡在一起,就是亲娘也不习惯,特别是好几个人睡一铺大炕,会让她感到不舒服。
再有,就是洗澡上厕所什么的也很不方便,还不如让她们先住在这儿,等家里盖好房子在接他们回去呢。
反正家里离县城又不远,坐马车的话一上午就到了,大不了她多跑几趟,多来照顾照顾他们呗!
竹儿和菊儿在得知爹爹去了吉州后,对回靠山屯子就没那么大的兴趣了,既然娘说不回去,姐姐也不让他们回去,他俩就乖乖的留下了。
第二天,沈若兰起早去车行退了一辆车,自己坐着一辆,又带着一辆拉着油布的,浩浩荡荡的回了靠山屯。
屯子里的人听说沈若兰回来了,还带回了一车油布,要盖什么大棚子,都跑过来看热闹了。
彼时,前园子里的大棚架子都已经被大庆哥和翠萍嫂子拉回来订好了,一排排的竹子,整齐就一的,看着非常的顺眼。沈若兰指挥着大庆和秋萍嫂子拿出油布,请大家伙帮忙举着,然后放到这些架子上,顶端钉着一排排的树条,可以固定油布。然后拉长一直到地的另一头,多余出来的正好做门儿。
就这样,在村民的帮助下,费了两个多时辰才弄完一个,剩下的有经验了,弄起来也快,大伙儿七手八脚的帮着忙乎着,天黑前又弄完了两个。
晚上,沈若兰本来想请帮忙的村民吃饭的,但是家里的锅灶不够,再说也没啥好菜,就跟大伙儿说了一声,让大家明天再来,她明天给大伙儿做好吃的。
此时的农村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听有吃的,别说好不好吃了,只要能吃饱肚子,就足够吸引大家了。
结果,第二天一早,沈若兰刚起来,家里就呼啦一下来了半屯子的人,都是来帮忙的,连她大姑父王万福和小姑父齐来顺都来了。
王万福大概真是家里揭不开锅,想来蹭一顿饭吃,齐来顺家却不可能揭不开锅了,在靠山屯,齐来顺家的日子绝对算得上是上数的,就他那精明能干的劲儿,家里永远都不会揭不开锅。
但是,他也来了,不仅他来了,还把他老婆沈秀英也带来了。
干活儿的时候,齐来顺两口子格外用力,大声地组织人手,帮着拉扯,什么活儿都抢着干,把沈若兰看得一愣一愣的,只觉得这日头是打西边儿出来了。
有这些人帮着,一上午,五个大棚就彻底弄完了。
“兰丫啊,就这样就能在里边种庄稼了吗?”
大爷帮着干完,一边擦汗,一边儿看着一座座壮观的大棚,心里边儿直画魂儿,只觉得这孩子是太胆大了,这老些大棚,光油布和订那老些架子就得多少钱啊?这要是种不出来啥,那老些钱不就白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