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伙子,你找了对象没有?要我给介绍吗”

    陆静然:“”

    小鲜肉对女人的吸引是永久性的,不受年龄限制。

    余惊远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听不懂对方嘴话,只是立在那里偶尔点头,表示自己在听,毕竟都是长辈。

    陆静然帮人解围,心里摇了下头,你再这么不明所以的点头,得被人拉去当上门女婿了。

    陆静然和这些老人商量,闹了这么一出,不如大家改天再来喝茶,随时欢迎,孩子要辅导功课也能送过来。

    她又给几个小孩每人手里放了一把糖果。

    老人们领着孙子走了后,这房子门口就剩下了三个人

    陆静然看着人,这才开口问:“你怎么会在这里?”

    还知道她的地址,来的这么及时。

    余惊远说:“我刚好在市里,要你家具的人,是我家长辈的故交,我来探望他,听说这边有麻烦,我就跟着过来看看,没想到是你。”

    “这样啊。”陆静然笑了下。

    有的时候,这个世界还真少,这样都能遇到。

    两个人说话的当下,一直坐在车里的男人走了过来。

    向茂是和余惊远一起开车来的,他开始觉得不放心,就两个人能行吗?

    老爷子说是讲道理又不是打架,怎么就不够了?余惊远同意这个说法,向茂这还能说什么。

    然后就两个人来了。

    刚才车停下来,他看着外面紧张的气氛有些胆怯,这些都是小混混,要是真的伤到自己可怎么办?

    再讲理就都晚了啊。

    他心里埋怨老头在国外呆久了,不了解国情,这小伙子也跟着瞎起哄,当时多带几个人能怎么呢?

    余惊远让他在车上不要下来,向茂求之不得,等到对方下车就反锁了车门,就窗户开了条小缝暗中观察。

    等着尘埃落定后,确定都安全了这才巴巴的跑来。

    向茂笑着说:“同志你身手真好,怪不得不要带人。”

    他猜想这位身材这么高大,这个体格应该是做警卫员的。

    余惊远没说话。

    向茂又看向陆静然,眼里的惊艳一闪而过,这姑娘长得可真不错。

    他笑着说:“你好,就是你要出手家具吧,我和你讲这个是误会啊。”

    然后详细的表述了那些人用的手段老爷子是不知情的,知道了是不会要的。

    余惊远问:“你是真的想卖那套家具吗?”

    陆静然点头,她倒是坦诚,没对人隐瞒,开口说:“卖啊,不然这个事情没有个终止,不过你今天算是捅了马蜂窝,怕是麻烦了。”

    余惊远说:“既然找来了,我就不怕。”

    向茂怔了下,心有余悸的问:“不是人都走了,还有麻烦?”

    他是文职,最怕打架斗殴,就他这个体格不够挨人两拳头。

    余惊远说:“估计是叫人去了,马上就得回来。”

    向茂瞪大了眼睛,什么?叫叫人去了?

    他警惕的四下看了眼,犹豫的开口:“要不然我去报警?你觉得呢?”

    余惊远点头:“可以。”

    向茂害怕那群人分分钟杀回来,跄踉了下去找派出所。

    心里有些后悔,真是不该趟这趟浑水。

    ———

    陆静然开口说:“我找好的买家,今天晚上九点来运走,对方答应我,会让我见一见家具的下一任的主人。”

    顿了下,她又说:“我不怪他,只是想让我外公的东西有个好去处。”

    余惊远点了下头。

    这个人,明明被逼无奈,说得云淡风轻。

    却又不像是逞强,仿佛就是心理的想法。

    他想到了陆静然在火车上,和那两个大学生说话的样子。

    她充满了矛盾了,自己看不透。

    余惊远说:“我陪你等到九点,然后和你去见人。”

    陆静然点了点头,她没有推脱,心里松了口气。

    有了余惊远引荐,自然再好不过。

    她接受对方的好意,这个人本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件事而来的。

    那群老人已经被打发走了,她本来想着有那么多长辈当护身符,宋铭那群人怎么也不敢硬闯。

    陆静然今天是特意打扮过,这张脸能让矛盾激化。

    她昨天暗示过那个来运家具的商人,可以多带人,以免出意外。

    只要拖延时间到两边对上,宋家的人未必可以得逞。

    而且这件事闹大,宋家人面子上也过不去。

    宋金桥对自家人都下狠手,再怎么送油送米的去拉票当选镇委书记,那也是空的。

    十七岁的陆静然人微言轻,但是那些活了大半个世纪的老人说话很有分量。

    他们作为事件的见证者,会影响舆论导向。

    宋家现在式微,还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不然也不会抢个家具都要束手束脚的考虑那么多。

    这些环节缺一不可。

    退一步来说,就算是宋家的人真运走了家具,陆静然也能坦然接受,她已经想好了后招。

    这个年代,高考成绩570分就能登报,还会有市里面记者采访。

    舆论是个好东西,如果她高考能成为市状元,几句话就会有人报道深入挖掘。

    林钦当年是以省理科状元考到政法大学,本科毕业后又拿着全额的奖学金去国外读了两年。

    对于读书这件事,她还是很有信心,毕竟当初福利院每年上高中名额就两三个,必须很优秀才能有机会。

    她上大学为了背各种律师条例,专门训练过宫殿记忆法,对记忆学术性的东西很有成效。

    达不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但是基本看个三四遍就能记牢。

    现在离高考还有整整一年,升学竞争远不如十年后激烈。

    汉东省理科状元,如果不是碰到那种超级牛人,她或许也能冲击一下。

    陆静然成绩本来就优异,她考再多分也正常。

    世道就这样,微弱时哪怕说得再有理,别人未必肯多听一句。

    当你有了可信度,随便一句话,旁人也会细细的推敲每个字后面的意义。

    如果那位华侨的名声被宋家连累,自然会厌弃他们。

    孟建国也说了,对方并不是不讲理的人,所以这招可以用。

    很多时候你想要对话,必须先站到一定的高度,让别人能看到你。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如果你要打破这种失衡,首先要认清并且接受这个设定,然后才能有机会,让天平慢慢倾斜向你这边。

    陆静然记的自己看过的卷宗,宋家发迹也就在这几年。

    宋金桥当上了镇委书记,然后两年后调去了县城里,再一步步高升去了市里。

    猫腻也就在这里。

    当时县里几个厂发不出工资,严重亏损,纳税大户变成了包袱。

    这其实是工厂领导和官家勾结,私下操作,故意让厂子运营不下去,反而到了欠下一大笔债务的境地。

    然后他们在出面,以承担工厂的债务和解决工人就业作为谈判资本,低价或者是不用花钱,就能把国有企业改成股份公司。

    他们转身变身了大股东。

    宋金桥和宋家的人,通过这样的手段改制了几家工厂。

    没有营业几年,工厂所在的土地就被征收了,大股东拿了几千万的补偿金。

    宋家用这个作为启动资金,赶上了好时候,开房地产公司财富越滚越大。

    宋铭的二叔宋鑫也很有头脑,煽动当时下岗拿了补助的工人去炒股,要响应国家的号召。

    他推荐的股票,那些工人一个月就血本无归,其中包括李福来。

    一个工人补助二千块,当时几百几千工人加起来钱可一点不少。

    宋家的人变得有权有势后,发家历史自然没人再提,走到哪里都有人巴结,转身成了新贵。

    不过后来,却不得好下场。

    他们狠,卷宗里的陆静然比他们更胜一筹,手上有三家上市企业,做事没有底线,用贿赂开道获得便捷,通过‘合同诈骗’快速起家。

    陆静然到处狙击宋家的公司产业。

    彼时已经改了国籍的宋家兄弟,被当初看不上的表侄女逼得如同丧家之犬。

    如果不是陆静然下手太狠,也不会被注意到批准逮捕。

    林钦刚变成陆静然的时候,也很意外。

    这个沉默内敛的少女和案卷里的那个心狠手辣的经济犯。

    除了有张相似的脸,其他地方都对不上,她不是天生的坏人,却是个天才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