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臣虽然在治国理政上能力浅薄,但是多年来臣一直在考究这个问题,也曾经去过欧美甚至是日本,对西方的这一政体有所了解……”
“说说你的见解是什么?”
康有为放下手中的棋子,说道:“据臣所观察,君主立宪制在西方人那里亦称‘有限君主制’,是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体形式,主要分为二元制和议会制两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任命内阁,内阁对君主负责,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如德意志第三帝国和明治维后的日本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则为当前大多数欧美国家所采用,如英国、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等这其中又以英国的政体最为典型”
“你说的不错,英国实行这一政体以来正是他们最强盛的维多利亚时代,说明这种政体形式给英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关绪清深有感触的说
康有为颔首道:“先说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据臣来看,英国的这一政体实质就是资本家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英国的议会制度奠基于中世纪的‘自由大宪章’‘牛津条例’等封建法律文献它们所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基本原则,成了英国立宪政治的政治基础英国人通过‘光荣革命’让资本家政党掌握了议会,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制定了《权利法案》,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总纲据臣所知,维多利亚女王现在是英国的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而且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行政事务的实权还是在内阁英国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女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一般又称为贵族院,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组成英国的下院也叫平民院,议员从百姓普遍选举中产生,任期是5年”
康有为停顿了一下,看到皇上在听的非常专注,于是继续说道:“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女王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总得说来,英国政体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各方面都已经非常完备了,但是据臣所看,他们的制度虽然完备,但是在实际运用当中还是需要灵活掌握的,英国政体也可以说是法理与情理结合在一起的制度设计依臣的愚见来看,制度和法律固然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但法有限而情无穷,英国人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着机械执法、无视情理的现象,这也给他们的治国带来了很多麻烦”
“你说的这一点很好,中国历来就是一个人情大于法的社会,所以说很多西方的东西并不能照搬过来”关绪清若有所思的说道
“皇上,还有一个距离咱们最近的典型国家,就是日本明治政府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绝对权威,建立‘华族’制度以维护旧藩主、公卿的特殊地位,并把维功臣、财阀列入华族,培植特权组织;在经济上扶植财阀和地主;在思想上宣扬神道、皇道、儒学,并引进德国很多哲学思想经过明治维,日本从幕藩领主统治的愚弱国家一举走上了资本家主导的社会道路资本家们的崛起使日本发生了反对**政治、争取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的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政府通过**和政治分化瓦解了这一运动,并颁布了《明治宪法》,后来开设国会,从而确立了**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相比,日本属于是改良型政体,改革的并不彻底,当然,这也和当时日本的国情有很大关系”
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弱点
关绪清沉吟道:“广厦,你觉得帝国究竟是实行**政体好呢,还是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好呢?”
康有为这下有些为难了,无论实行哪一种君主立宪制都意味着要皇上适当的把权力交出来一部分,这对于一般的君主来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皇上,臣以为兹事体大,还需从长计议,尤其是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比较好”
关绪清很欣赏康有为的这句话,“你说的不错,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同样是一条经验,放在别人那里兴许是百试不爽,但一旦移植过来就会变了味道但对于此事你还要继续留心,朕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考虑实施了”
“喳”
“方才朕问你朕的最大弱点是什么,现在左右无人,想必你可以说了?”
啊?康有为本来以为皇上已经把此事忘了呢,没想到现在又提了出来,迟疑了半晌,最后一咬牙硬着头皮说道:“皇上,恕臣直言,臣以为您英明神武,文治武功,所建的功业无可匹敌,足可称千古一帝但是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臣以为您有时做事还是不够果决”
关绪清一怔,良久之后颔首道:“广厦,你说的不错,朕有时考虑确实是过多了,回想起三年前的那次上海事件,朕倘若能当机立断,斩草除根,也不至于后来险些被那个日本人所害,至今想来,朕还是心有余悸……”
康有为一看皇上并没有恼怒,反而对自己的话深表赞同,马上又说道:“皇上,平心而论,我中华帝国之所以有今日,最主要是因为有皇上的英明决断,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但臣不敢苟同,臣以为治大国就要有非凡的魄力和手段,当断则断,否则小小的一个隐患很可能会引起以后无穷的麻烦”
关绪清对康有为的话表示赞同,抬起头来说道:“广厦今日之言,令朕大有所得只是朕一直以为,对于英国、对于日本,乃至对于世界所有的国家,争端是在所难免的,能够采取外交手段和平解决的就不要采取武力,否则的话,生灵涂炭,朕也于心不安啊”
“皇上是仁义之君,此乃是国之福也但是臣以为皇上还是过于仁慈了”
“哦?此话怎讲?”
“自古以来,人与人可以成为知己,甚至是异性兄弟,但是纵观古今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皇上您也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即使德意志那个叫马克思的人宣称的**社会可以实现,那也是几百上千年之后的事了,目前来看,国与国之间仍旧是以利益来维系的,一旦这个利益被人损害,争端势必会起来,而且哪个国家的百姓不向着自己的国家,在他们的眼里即使自己的国家做的不对也无可厚非试看德意志帝国在世界大战中疯狂侵略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可是他们的人民怎么看?在战争进行当中,德国人踊跃参军,达到了普法战争以来最高的水平,而且德国各地支持战争鼓励战争的呼声不断高涨,德皇威廉二世的威信也达到了顶峰所以,臣以为一位君主,不必把心胸放得太宽了,他只要从自己国家的人民的利益出发,得到自己国家人民的拥戴就已经足够了,余者根本不应该成为君主考虑的问题所谓成王败寇,在国与国之间的争斗之中是如此,只要你足够强大了,打败或是压倒了对方,你说出的任何话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对的,无人可以质疑”康有为侃侃而谈,已经没有了刚才的那些顾忌
关绪清嘴里小声的重复着康有为的话:“只要为了自己国家的百姓……”他霍然抬起头来,目光中闪动着灼热的光芒:“广厦,你说的好啊,你这番话令朕豁然开朗了,古人有‘一字之师’,今日你康广厦一番话把萦绕在朕心头的一把锁给打开了你说的太好了,只要考虑自己的百姓,谋求帝国的发展就足够了,何必瞻前顾后,胸怀世界人民,这副担子早晚会把人压垮的哈哈……”
君臣二人相视而笑
“皇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王商已经悄悄来到身边
“怎么了?”关绪清有些不悦,回头瞥了一眼王商,却见王商的脸都已经变得煞白关绪清心中一动:“出什么事了?”
王商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康有为,面上露出了难色
康有为是何等精明之人,知道自己在这里多有不便,于是跪地向皇上道:“臣先行告退了”
关绪清笑道:“好,以后有时间,朕还要召你进宫来对弈”
“说,出什么事了?”康有为走后,关绪清马上严肃的问道
王商看了看左右无人,这才小声说道:“赵大人此刻有生命危险”
“哪个赵大人?把话说清楚”
“安全局局长赵秉钧大人”
“啊”赵秉钧跟随皇上多年,早已经成了关绪清的左膀右臂,关绪清一向都对赵秉钧的能力和忠心欣赏有加,况且他还是帝国安全局局长,手下的军情人员遍及世界各地,早已经成为朝野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