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剩下来的由族诸部就在这片漏斗形的大平原上享受着从太昊传过来的物质文明成果,一辆辆牛车在不同的村子间来回穿梭,将长老和村长们载着彼此炫耀。
“你们村有一辆牛车?——啊不错!”
“那你们村呢?不去换一辆?”
“不去了!”
“为嘛呢?——可惜了,不过没有关系,有空到咱们村来坐坐,俺跟村长说一声,也给您坐一下牛车!”
“这个倒不用了,这些天坐牛车坐得多了点,屁股有点疼,俺们村已经有三辆了,小子们还闹腾着要换第四辆呢!俺看不惯了,干脆把车子让给他们坐,俺出来走走!透透气。也动动腿脚,那车坐多了,指不定腿脚生什么毛病呢!”
“唔——是这样!”(汗!)
渐渐地,上百辆牛车从太昊城跑到了由族诸部的村子里,并从大方开始,在地里辗出了一条条清晰的车道,各村甚至已经明确了不能在车道了挖土,有的村甚至开始注意搞好这个车道的维护工作。
这可是最古老的养路工啊!
与此相关的是。由族各部之间地交流也空前地频繁起来,在长老们的有力推动下,由族壮劳动力不断往大方城的工地上集中,连我都已经开始在为建筑工人们的住宿问题开始担心了。
10月底。当太昊城中迁来的族人完全到位以后,在方城工地上已经接近了5000人在工作,这让我对明年开播以前建好大方城有了更大的信心。
大方城的规划已经完成,仍是按匠作区、军营区、居住区、文化教育区和宗庙五大组成部分来建设,其中宗庙占地是城中心长、宽各150米的一个正方形,但其中有建筑地部分不到四分之一,其他的都规划为广场。为将来的贸易提供一个场地条件。
已经有7个部族要求迁入大方城,这些部族要么就是实力太小,甚至在野兽的攻击下都难以自保,而之前根本没有得到由族其他部落关照地,要么就是和由族的长老团有一定矛盾,不希望再位于由族诸部中的,还有的只是因为大方城比较近,希望享受到“城市生活”的。
我的条件是。在大方城20里内的部族可以迁入。但以后就得按太昊族人地方式生活,包括太昊的法律和税收规定全部都得遵守,否则免谈。
当初在选择大方城址的时候我就已经注意到,尽量不要靠由族的大部落太近。以免因为太昊的管理模式和由族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距离大方城20里内都是小族,这一点我还是有把握的,所以对这些小族提出管理方式上的要求,也如我所料,并没有遭到任何反对,所有申请迁入大方城地部族都选择了接受太昊地管理。
大方城的建设已经上了轨道,我心里放不下的是在斟戈氏的那群马——当然了,现在那还是有主之物,我关心地是跟那个部族之间能不能沟通,如果能够通过贸易的方式交换到马匹,那也可以接受。
元方和梅梅则不愿跟我回到太昊城 梅梅简直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现在跟元方结成了一党,基本上成了大方城工地上的“主人”。
尽管大言城的匠人们都知道按我的设计要求去做,宗庙的建设则在风极的指挥下进行,但元方欺负风极那是从太昊城就带过来了的习惯,只要我没在,就担心元方才是大方城的老大。
所以我苦口婆心地劝了一整天,才把这娘俩劝得回心转意,同意第二天跟我一起走。
“元方呢?!”
天亮的时候,一阵凉风从门缝里吹进来,把我吹得颈子一缩,脑袋也清醒了一下,尽管人在“寝室”里,但外面的房门被风吹得在门框上撞来撞去的声音还是清晰可闻。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子到哪去了?
找了块羊皮裹好,我就冲出了房门,梅梅在身后发出轻笑。
“元方!元方!”
我看到拴马的地方,元方的马已经不见了,就知道这小子指不定跑哪去了,赶紧上马满城找。
城内的房子已经有了100多幢,视线不大望得开,但很快就把城里转了个遍,压根就没有元方的影子。
“这小子!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我一抖缰绳,纵马出了城,却四望无人,城墙才修到1米多高,我骑在马上到处可见,但就是的东到一人一马的去向!
“你也不用回去了!留下来等元方吧!”梅梅也骑马冲了出来。
我看她一脸的坏笑,就知道这娘俩合伙在蒙我。
枉我做了一天的工作!
“都是你惯的!”我愤然回屋收拾东西。
“你还是要走?”梅梅开始有点慌张起来。
“你啊!——算了吧!你们娘俩就在大方城吧!什么时候想梓烨了就回太昊去,我可没有时间跟你们捉迷藏!我要到木驼和斟戈原那边去一趟,我可说在前面了——你们只能帮风极的忙,不许给他添乱!”
“知道了!”梅梅垂下头,一脸委屈的样子。
我只好又哄了一阵才出发离城。
走出不到10里,回头一看,两人两骑都在城外远远地送别。
“这娘俩!”我无奈摇摇头,打马回太昊去了。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 来点豆芽
更新时间:2009…2…16 14:26:47 本章字数:2342
马到宗庙门口,太昊的几位风氏长老看到我来了,正在秋日的太阳下聊得开心的长老们立即闭嘴,恭敬地站起来,为我让道。
将马随手交给一名骑兵,我正要进门,只听到长老中有人“扑哧”一笑,等我回头一看,又是一帮木讷的老头子。这些家伙究竟怎么啦,有点不太对劲,平日里虽然对我也谈得上尊重,但也绝不是眼下这般泥塑木雕的样子——我有那么吓人吗?
风余也有点不对劲,看到我来了,竟然有点躲躲闪闪的样子,想钻到他的办公室里去。
“大长老有什么事吗?”我实在忍不住了,大声地叫住他,看得出他脸上明显一窒,表情有点痛苦,其他长老则作鸟兽散,留他在宗庙前廊那里,有点进退两难。
“没——没有——”他一边说一边往办公室里缩。
“噢!——没事就好!”我满腹狐疑地向后院走,等我从前廊走过,背后传来风余的关门声。
“哇!——好臭!”
刚进入后院广场,一阵恶臭传来,随行的骑兵大叫起来,我空着肚子也翻腾不已。
很快就搞清楚了长老们的反应来源。广场上那三个做酱油的瓮传出各种奇怪的味道。等我打开一看——靠!都成了植物园了!
三口瓮里的盐放得不均,加上当时我把这项工作交给宗庙的工作人员去办,有的放在瓮底。有的放在瓮中间,有的放在面上盖着,结果也各有不同。几场秋雨下来,有的发出恶臭,有的则已经长出了豆芽!
我掐出一根嫩嫩的豆芽,拿在手里哭笑不得。
怪不得长老们看到我怪怪的样子,原来他们开会都是在议事厅的,但这阵味儿一熏。都跑到庙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开会去了,而瓮里的东西是我吩咐过不许人去动地!
所以看到我回来。都不敢跟我说这个事,存心让我自己来闻。
“倒掉!——全都倒掉——抬到城外去!都埋到地里!”我在后院的咆哮声直传到庙门外的大广场上。
宗庙内的族人和骑兵们跑进来,立即执行我的命令。广场上的长老们相视而笑。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我拿着一把豆芽在庙里发了愣,这东西不管怎么样也不会从酱油厂里发出来。
“拿到厨房去炒了吧!”我随手递给一名长老。
既然一时没有酱油,先炒点豆芽尝尝吧。
但要豆子不发芽,应该怎么做?
熟的豆子应该就不会发芽了吧!
但是应该怎么把豆子弄熟呢?
炒是肯定不行了。没有水份也出不来酱油。记得以前看到的酱油厂坛子里,豆子都是一颗颗完整的豆子,多半不是煮出来的——那就蒸吧!
这一次我小心了一点,只搞了一个装30多斤的小瓮,让厨房把25斤豆子泡一天以后上甑,蒸熟了放在坛子里,我亲自在面上盖一层六斤多盐。
但放不放水呢?放多少水?
我不知道,就让它这样放着吧。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什么都得试一下。不过我不知道的是。我很少有新鲜绿色菜品的冬天里,那不小心发出来的豆芽成了宗庙长老们的最爱,以至等我后来回到太昊时,已经不得不让厨房控制这道菜的数量了。
11月10日,我跟风余他们一起商量了一下,大元城那边的海盐基地需要从太昊支援一些力量过去,特别是铜匠和陶匠,主要是加强海盐工业基地的建设。提高或改进海盐生产水平。另外也要从太昊抽调一批人手去学习大元的造纸和纺织技术,不能总是依赖从大元那边取得物资供应。
“族长啊——风极走了以后,我这边的账目一直是由梓桦在做,可是农业和仓库却是由我在管理。实在抽不出时间做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