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工-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被记录下来,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可能在每个早上都会突然发现一样以前只能在梦里,只存在于神话,或者科幻小说中的东西真的成了现实,那该是如何让人激动的时代?
  正是因为这个冲动,草根才写了《大发明》,在《大发明》上传以后,当时就有读者说草根崇洋媚外,因为草根写的是外国的东西,外国的技术,殊不知这也是一直折磨草根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神奇的、跨时代的发明,几乎都是外国人发明,为什么不是我们中国人呢?
  新书《大明天工》的创意和《大发明》是一脉相承的,不过是换成了明朝的背景,也可以说是在弥补草根的这个遗憾,那就是咱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近代文明,自己的黄金时代呢?
  大家都知道,明末,也就是十七世纪,是牛顿、笛卡尔的时代,可以说是西方科学真正奠基、发蒙、发展的开始;而在同一时间,中国也出了徐光启、宋应星、方以智、李时珍等一批牛人,虽然说他们的成就比不上牛顿那么显眼,但牛顿出身于1641年,他提出力学三大定律也是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了。
  正是在1644年,中国的历史发展再一次被游牧民族所打断,从此后一大批书籍被禁,一大批学者被迫害,指出人是用大脑思考的医生被杀,在这样的环境中当然谈不上科学的发展。
  假如,只是假如,假如没有甲申,那么站在徐光启、宋应星、方以智、李时珍的肩膀上,中国能不能发展出自己的近代科学呢?还会不会有以后的百年耻辱呢?
  《大发明》的书评区曾经对类似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自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草根始终觉得,游牧民族之于中华,实在是破坏大于建设,也要怪中原的文明总是腐蚀太快,缺乏足够的强度。
  历史毕竟是历史,不管是偶然还是必然,终究是无法去假设什么的,不过小说不同,在这里,我们的梦想可以恣意绽放,这就是写作《大明天工》的最初想法,我想,这也会是各位阅读这本书的最初冲动。
  有了《大发明》的经验和教训,草根也自信可以写出更好的故事,这个故事根植于梦想,根植于阅读的快感,也希望大家看到以后能喜欢。
  简单介绍一下新书的内容,同样技术流种田派的历史架空小说,背景是万历末年天启年间。草根的想法是写一个穿越者傍上木匠皇帝朱由校,并借势发展科技的种田派小说,应该会比较有趣。
  ————————
  《大发明》和《大明天工》的更新
  《大发明》的更新算不上好,不过回过头来看,虽然中间断更了几个月,后面几个月也只能保持每天3K,不过草还是有一个优点的,那就是至少能保持长时间的连续更新,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出了状况,草的更新还是很努力地。比如《大发明》的新书期到上架以后的一个多月,基本保持了每天6k的更新,极少中断,后来恢复更新以后,也是每天都有更新,没有中断过。
  当然,说起来惭愧,《大发明》这本书曾经断过几个月,原因也和大家说过,也就是去年过年后出现的状况,人都是要吃饭的,经济上的问题实在没有办法,不过呢,还是要向各位朋友道个歉,确实不管怎么说,断更是对不住支持的书友的。
  好在现在情况稳定了,虽然时间没有以前充裕,却可以保证有稳定的心态来写作,所以新书《大明天工》的更新可以保证稳定,当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也会尽量提速,不过草根不是速度流,所以只能保证稳定。
  不过,想来书友们也都知道,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你们的支持非常非常的重要,就像一个孩子拼命学习,想要的也是家长的肯定是不?大家拼命工作,也是想要领导的肯定,公司的奖励对不?咱们努力表现,还不是想心仪的女孩子多看自己两眼?
  所以呢,草根顺便拜拜各位的码头,希望喜欢新书的朋友,一定要多多支持,有票的就砸两票,当然最重要的是,既然都看书了,千万别忘记收藏,每一个收藏对草根都意味着一个追随新书的朋友,每增加一个收藏,对草根来说都是一种鞭策,希望大家多鞭策,草根会多努力。
  当然,草根也喜欢看到《大明天工》的书评区可以和《大发明》以前一样,热闹非凡,不管什么想法,大家都来说说,不怕矛盾,就怕没有想法,没有交流。
  ———————————
  有时间还会对《大发明》好好回顾,最后呢,要在这里感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大发明》这一百多万字,也不会有新书《大明天工》,还请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我,支持草根。
正文 明代后期粮食生产(转)
 更新时间:2009…5…9 15:17:56 本章字数:14824
  明代后期粮食生产力的提高
  张显清
  经济史2006.1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则是基础的基础。明后期,劳动力的增殖,田地的垦辟,农业集约化的增强,农业基本生产要素投入的加大,粮食新品种的引进,粮食作物结构和耕作制度的变革,使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空前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商品性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提供了前提,并由此引起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时代后期/粮食生产/人口/耕地/产量
  一、人口和耕地
  1、人口突破一亿
  由于复杂的原因,时至今日,学者们对明代人口数量仍众说纷纭。据明代官书记载,明初人口峰值为6000余万;经历180多年之后,至明后期万历初年,人口峰值仍为6000余万①。对于这样的数据,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有许多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它低于实际人口数量;明后期人口应该高于明前期。
  官方统计的在籍人口,是否包括妇女、老年男子、未成丁(16岁以下)男子、军卫人口、匠户、灶户等,以及是否有脱漏隐匿,学者们有不同见解,因此推算出的明初人口最高值也不尽相同。大体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1亿以上;7000万以上;6690万以上;6500万以上;6500万—8000万之间。我们虽然还难以断定确切的数值,但明初人口最高值在7000万左右是可信的。它已分别超过北宋和元代的人口最高额,而与南宋与金的合计最高额相当②。
  在经过将近两个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万历六年(1578年)的人口总量仍停留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水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的人们就指出,“何生息久而反凋零”,“有司之造册与户科、户部之稽查,皆仅儿戏耳!”③为了求得明后期的人口峰值,当代学者一般皆以明初人口数据为基数,选取有价值的参照系,推算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进而推算出明后期的最高人口总量。学者们大都认为,明后期的人口巅峰出现在万历中期,即16世纪末、17世纪初,但由于选取的基数和相比数据不一,因此推算出的人口总量也不相同,大体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2.3亿~2.9亿;2亿;1.97亿~2亿;1.9亿;1.5亿;1.2亿~1.3亿④。即使以1.4亿而论,那么从明初(14世纪末、15世纪初)至明后期(16世纪末、17世纪初),人口总量也翻了一番,中国人口已经突破一亿大关,达到历史最高值。
  在全国15个省直行政区中,江南南直隶、浙江、江西的人口密度最高,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最大。据洪武二十六年的统计资料,这3个省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9.92%。而其土地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4.25%。明初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9人,而浙江为114人,江西为58人,南直隶为48人⑤。
  长江以北地区,自东汉末年、特别是中唐以后,直至元末,战乱不息,致使户口下降,耕地荒芜,社会经济转而落后于南方。明朝开国以后,通过移民、额外垦荒永不起科、迁都,修通南北大运河等对北方的开发和优惠政策,北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的人口迅速增长,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从而扭转了北方社会经济的衰退趋势。河南布政司,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人口257万余;成化十八年(1482年),增至476万余,增长85%;万历六年(1578年),增至519万余,比洪武时增长一倍以上⑥。山东布政司,洪武二十六年,人口525万余;弘治十五年(1502年),增至762万余,增长45%;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增至7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