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述点头道:“臣定然不负陛下的信任!”
文刖点了点头道:“杨义臣,陛下旨意,加六郡招讨使,剿灭北方王薄,高士达等反贼。”
杨义臣躬身道:“臣,领旨!”
“陛下旨意,来护儿大将军可率领水师直接返回,拱卫都城。”
来护儿躬身道:“臣遵旨!”
文刖将杯子里的茶一饮而尽,叹了口气道:“三位大将军还请尽快回军,我还要赶回去复旨。就不多停留了,先祝愿三位大将军旗开得胜,再建不世之功。”
文刖起身,虽然宇文述等人皆劝说他随大军一道返回,但文刖只是不肯。宇文述等人知道文一刀乃是陛下最信任的内侍,所以即便如宇文述来护儿这样的位高权重的大将军也不好轻怠,见文刖执意要走,宇文述道:“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缴获颇多,有几车珍奇宝贝还请都尉带回去,献给陛下。大军即将开拔行军匆忙,我恐有失。”
杨义臣看了宇文述一眼,心说你这头老狐狸!
他自然明白宇文述的意思,说什么唯恐失了那些金银财宝,还不是要给文刖送礼?几十万大军看护不了那几车财宝,文刖那两千轻骑反倒能看护的住?宇文述不过是想买个人情,财宝交到文刖手里,他自己取多少皇帝能知道?
“还是算了。”
杨义臣没想到文刖居然拒绝了宇文述的示好!
文刖若有深意的看了宇文述一眼,随即淡然道:“宇文元帅有这份心,还是直接献给陛下的好。”
他微微施礼道:“就此告辞。”
三人将文刖一路送出了大营,来护儿看着文刖的背影笑呵呵道:“明明是一头骡子,偏偏喜欢在身边带着这么两匹漂亮的小母马,他自己莫非不怕别人说闲话?”
宇文述咳嗽了几声道:“还是赶紧回去整顿你的水师吧,如果让反贼一路打到东都,你我身上的罪过就大了!”
来护儿叹了口气道:“倒是羡慕杨将军,留在河北不用南下。”
杨义臣不置可否,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杨义臣本姓尉迟,其父尉迟崇,为北周仪同大将军镇守恒山,当时大隋高祖文皇帝杨坚与他关系极好,后来杨坚专权排除异己,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随即率兵反抗。因为尉迟崇和尉迟迥乃是同族,所以尉迟崇为了表示自己不会与尉迟迥一同反叛,自囚于牢笼,并且派人到杨坚那里请罪。
杨坚知道尉迟崇没有反心,亲自写了一封信安慰他,并且调他入朝为官,尉迟崇到了朝廷后为人本分,深得杨坚的信任。开皇年间,曾经与李闲的师父达溪长儒与突厥狼骑激战于周盘,大败突厥人,不过尉迟崇却力战而死。感其忠义,杨坚追封其为大将军,豫州刺史。尉迟义臣袭其爵位,赐姓杨。
宇文述三人安排好了之后,第二日即下令撤军。
……
才刚刚进了六月,黎阳的天气已经热的让人有些烦躁。茂密的树丛中藏身的知了惹人厌的没完没了的叫着,这燥热的天气让人恨不得扎进运河里痛痛快快的畅游一番。
黎阳仓依山而建,乃是大隋的国仓,与兴洛仓其名,其中所存储的粮食不下百万石,一直到建唐很多年以后,仓里的粮食都没有吃完。
六月初三,在黎阳仓督粮的礼部尚书杨玄感的府中聚集了很多人。这些人都是杨玄感的亲属家眷,还有他父亲楚公杨素的一些老部下。杨玄感一身戎装站在院子中,扫视了一眼面前这些即将帮助自己完成大业的手下,心中激荡着波涛汹涌的豪情壮志。因为激动,他的脸色有些病态的酡红。或许是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他身上的衣甲已经被汗水泡透。不过此时的杨玄感却没有心思计较这些,他要计较的,是翻天覆地的大事。
这一天,杨玄感召集运粮的民夫八千人,以遮粮的帆布为甲,宣布出征。不过他却没敢直接打出造反的旗号,而是谎称正伐辽东的水师大将军来护儿造反,发公文召集附近郡县的兵马前来汇合,出兵“剿灭反贼”
之前李密曾经给他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为大军向北进击,占据幽州,阻断大业皇帝杨广的征辽大军归程之路,将百万人马堵死在辽东,则大事可成。大军攻打长安,将留守长安的皇孙杨侑等人抓住,以威胁杨广,然后控制潼关,再发兵征伐,此为中策。下策,就近攻打东都洛阳,但洛阳有重兵把守,胜负难料。
杨玄感想了很久,决定还是按照李密的下策行事。李密苦劝无果,便对杨玄感生出几分失望之心。
在李密看来,上策自然是最好的出路。只要大军北上占据涿郡,就能将皇帝远征的百万大军堵在大隋疆域外面,东征大军回不来,后面再有高句丽人猛攻,只要皇帝一死,天下便取了一半。
可偏偏杨玄感不听,非要攻打东都洛阳。
就因为这件事,李密觉得杨玄感不是成大事之人,随即悄悄布置,准备了后路。
只是,李密却不知道,就因为这三策,杨玄感对他的能力也产生了质疑。在杨玄感看来,李密最推崇的上策,其实根本就行不通!先不说涿郡有罗艺那五千虎贲重甲数万劲卒,就算能击败罗艺占据涿郡,难道就真的能挡得住百万大军回师?这上策,其实根本就是纸上谈兵!当幽州罗艺是摆设?当征辽那百万大军是土鸡瓦狗?
所以,杨玄感还是决定,先打下东都,然后再取长安。
而他的根本则是黎阳仓,只要黎阳仓还在他手里,他就不用担心大军无粮!所以,杨玄感留下了自己十分信任的元务本留守黎阳。他自带领大军南下,争霸江山。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黎阳,早就被人惦记着。
第一百九十一章终于找到你了
东平郡巨野泽,距离汲郡黎阳仓的距离其实并不远。而这个军事要地的防御表面上看起来很稳固,实则有机可乘。
陈雀儿指着舆图说道:“先不说杨玄感没给元务本留下多少真正的可战之兵,元务本手下短短三五天之内就聚集起来的数万人完全都是混饭吃的百姓。只说元务本这个人,从无领兵作战的经验。他之前不过是个县吏,突然给他几万人……”
后面的话陈雀儿没有说出来,但在场的其他将领们都明白。
众人哄笑起来,铁獠狼笑道:“就好像,一个穷苦潦倒了一辈子的乞丐你忽然给了他几万贯钱财,他一时之间却不知道该如何把这钱花出去。让他去酒楼,青楼,赌场,因为他一直是个乞丐,就算手里有了钱可他的胆子还是个乞丐,在花钱的时候可能会一掷千金?也可能会舍不得?总之,短时间内他不会使用钱。”
朝求歌道:“说的不错,元务本就是个突然发家的乞丐,他原来做县城小吏,手下最多也就几个人,十几个人,冷不丁的让他指挥数万人作战,他不会使用人,正如乞丐不会使用钱,再多,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牛进达笑道:“我才从黎阳赶回来,你们说的,其实已经和真实情况差不多了。杨玄感借口东莱来护儿造反,发公文召集附近各郡县的官军来在黎阳集结,然后又强留了运粮的民夫八千人,以遮雨的帆布为衣甲,凑齐了三万人的队伍后便离开了黎阳。他留下元务本守护黎阳,是因为元务本这个人十分谨慎,而且胆子还特别大。怎么说呢,元务本这个人性格上有些矛盾。”
“杨玄感离开黎阳的时候曾问手下人,如何才能保住黎阳不失?”
“有人说,聚兵于黎阳城内,封堵四门,坚守不出。”
“有人说,若是官军攻城急切,那就放火烧粮仓,逼着官军撤退。”
“还有人说,朝廷的大军还远在辽东,就算咱们大帅打下东西二都,朝廷的人马说不定也还是赶不回来,黎阳其实并不危险。”
元务本想了想说道:“审时度势,相机而动。敌弱,则我进击,毙敌于黎阳仓之外,不使战火波及粮仓。敌强,则固守城池,坚守不出,待援兵来里应外合,一举灭敌。”
牛进达笑了笑道:“杨玄感听了元务本的话大为赞赏,指着手下人说你们一个个出身军武,却还不如元务本一个文人!于是他以元务本为黎阳留守,封其为汲郡郡守,负责镇守黎阳督运粮草。”
“笑话!”
就连最老实的刘满都笑了。
“审时度势,相机而动?”
他笑着说道:“一个文人,知道什么是势?知道什么是机?”
陈雀儿打趣道:“谁说文人不能领兵的?你看人家刘士龙,还不是在辽东审时度势,相机而动的一举歼灭了大隋二十几万人马?帮着乙支文德击退咱们百万大军,你们切不可小瞧了文人!”
达溪长儒瞪了他一眼道:“先说正事!”
陈雀儿讪讪的笑了笑道:“本来元务本也没有料到居然在这么短内他的队伍会膨胀到那么庞大,只几天的时间,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