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眼里已经从传家之宝升级为稀世珍宝了。
“好的,爷爷。”早建晚建没有太大关系,只要建就好。
第二天,爷仨分兵三路,为水力机器忙碌起来。
最终,因为买地的关系,全铁制的水车还是被延后了。不过家里的铁匠、木匠们在厚赏下同时也是熟练了,一架木轮水车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建成。
几个月后,赵家在沿河岸的自家田地里建起了一连串的水车作坊,最后将全部的作坊用砖墙圈起来,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纺织作坊区。在人工和机器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不但成本减少了很多,产量也增加了不少。
不过为了避免引起其他商户的敌视,布庄里的棉布和绸缎价格都没有调整。但是赵永泰的建议下,每个月挑出一种棉布和一种绸缎进行九折特价销售。这样价格差别不多,而且只有两种规格,不会引起别的布庄的强烈反应,又能提升自己布庄的人气。
特价销售的第一个月统计结果让老爷子俩喜出望外,不但特价商品的销量很高,其它的非特价商品的销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甚至提高三成以上。看到小家伙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两个大人想了想还是厚着脸皮问了一句,当然,这个只能让儿子来做:“泰儿,你之前建议的时候就想到了其它规格的销量也会涨?”
“是啊!这个叫群聚效应和习惯效应。当人们知道有自己需要的商品降价的时候,不管当前是否急需,只要一段时间内会用到,在这个时候人们往往就会选择购买,谁知道等到自己急需时还是不是在降价销售。因为我们的特价销售不是普遍现象,而是特殊的个别现象。而在人越聚越多的时候,其他人就会因为好奇也跟着聚集过来从而使更多的人因为好奇聚集过来。当大家看到这个时候别人都买到了便宜的常用东西,等到自己急需的时候不知道还是不是在降价,所以选择在这个购买的人会更多一些。这个就是群聚效应。在人们买特价商品的时候,自然会看到店里的其它商品,如果其中有自己需要或者是喜欢的,那他就会对自己说:反正已经来了,东西也不错,那就在这儿买吧,省的再去别家了。而等到过段时间其它布庄开始模仿我们的做法后。人们在想买同类的商品时总是会先想到以前光顾过的店,只要这家店让他感觉还不错,那他就有很大的可能直接去这个店铺买而不会去别家。因为这个时候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销售手段,他们会更愿意到自己信任的店铺买东西。这个就是习惯效应。更何况我们每个月都有不同的规格进行打折销售。”赵永泰一脸骄傲的解释道。这可是那些商家们的经典销售方式,在现在这个时候还不是百试百灵。
老爷子两个听完一阵叹服,但总觉得这番话从一个五岁的孩童嘴里说出来还是有点让人很难接受。还好这个是自己的嫡亲子孙,自己亲眼看着他长大的,要不实在很难相信他才五岁多。
“对了,爷爷,我还有一个建议,不知道你们想不想听?”
“你说。我们现在不是听着嘛。”
“我觉得家里给那些工匠的工钱应该增加一些。当然,不是就这么增加。我的建议是将他们的工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的,每个人都一样,这部分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与他们的产量相关。做的又多又好的,可以拿得比这三分之二还多。做得不好的可能拿得比以前还少。这样就能有效提高他们自我提升的积极性。这样我们作坊的产量会越来越高,质量也会越来越好。工匠们也会做得越来越开心。工钱高了,有了余钱还可能会买我们的布匹。最重要的是别人都知道我们的工钱高后,我们招工的时候也会更容易,招进来的也都会是一些勤劳细致的匠户,他们会出产更多更好的布匹。如此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得我们的商行越做越大。”赵永泰认真地建议道。这是家族商行做大做强的基础。
“嗯,泰儿这个建议很好,不过具体怎么实行我和你爹还要仔细商量一下。我已经让账房划了一百两到你的帐上。你先回屋去休息吧。这段时间你也累着了。呵呵~!”老爷子说着就把小家伙撵出了书房。
赵永泰在门口撇撇嘴:自己的话语权还是太弱啊!还要加强才行。
天启元年三月,后金攻占了沈阳。九月,四川永宁奢崇明发动叛乱,先后攻占重庆至成都等地,于二年五月才得以收复。
第一第三章 起步
这天,赵永泰用一个问题难倒父母后就又到院子里休息了。(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拾陸K文學網)身边跟着一个十二岁的书童赵业。每次叫他的时候赵永泰都有一种感慨,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毕竟他现在已经是赵永泰了,赵烨只是前尘往事。
“叶子,知道哪儿有墨烟粉卖吗?”
“少爷,墨烟粉是什么?”赵业知道小少爷经常会问出一些奇怪的问题,也不奇怪。而且少爷对下人很好,对他提问题也不会不高兴,所以就直接问道。
“就是用来做墨块的原料。这附近有制墨的作坊吗?”
“不知道诶,要不我去问问祥叔?”看少爷点了点头,赵业马上跑去找管家赵祥打听。
不一会儿就跑了回来:“少爷,祥叔说附近没有制墨的作坊,最近的作坊好像在宁波府那边。”
赵永泰听到后想了想:“这样啊,那你去帮我刮点锅底灰来。”
“啊!少爷,要锅底灰干什么?老爷知道会骂的。”赵业有点害怕。
“怕什么,有少爷我保着你哪。快点儿去吧。”赵永泰半威胁半鼓励道。
“哦,那要多少啊?”
“先来个两三斤吧。”赵永泰满不在乎地挥挥手道。
“啊!少爷,咱们家一共也才几口锅,哪能刮出那么多锅底灰。”听到两三斤,赵业吓了一跳。
“那有多少算多少,越多越好,弄得多少爷我有赏。”赵永泰开始利诱。因为他有个小财迷的外号,逢年过节的家人亲戚都会给他一些银钱,现在他也有近一百两的私房钱了。
为了让下人们帮他做一些奇怪的事或者通风报信,他也会经常拿出几文当赏钱。做一些没有危险的奇怪事情,不但能讨好少爷还能有赏钱,所以大家都很愿意为小少爷做事。而且几文钱对一般的下人来说也不少了。
听到有赏,赵业一溜烟就跑没影儿了。少爷向来是说话算话的,这半年也赏了自己不少钱了。
半个时辰后,赵业顶着张花脸就回来了。这时赵永泰刚好完成今天的课业从屋里出来。
看到少爷,赵业高兴的报功:“少爷,我弄了大半斤回来。呵呵~!”
“嗯,不错,先去把脸擦了,然后跟着我去瓷窑。”赵永泰看了看赵业抱着的小罐子,没敢碰,罐子外边到处都是黑的。
因为以前闹海盗,所以台州府也筑了高大的城墙,不过城不是很大,才方圆十里。赵家的瓷窑在南城外,去还要用马车。不过老爷子和父亲对他的行动不怎么管束,所以他到处溜达用车也很方便。
“少爷,您怎么来了?”瓷窑的管事赵勇看到少爷带着书童过来了,赶紧出来招呼。
“赵管事,现在作坊里忙不忙?不忙的话就叫个工匠来帮我做个东西。”
“现在倒不是很忙。少爷您在这儿先等会儿,我这就给您叫人去。”说着赵勇就进了作坊里。一会儿就带了个年老的匠户出来。“少爷,这个是咱们瓷窑里最好的匠户,姓卢。这是小少爷。”
“少爷!”卢老匠户听到管事的话,赶紧行礼。
“不用多礼了。卢老爹,我想用这个灰和粘土混一起烧出细棍样的东西,你看能行吗?”说着,赵永泰示意赵业打开罐子。
“请问少爷,这里边是什么?”卢老爹看了看,里边黑呼呼的,用手指捻了捻,也不知道是什么,遂问道。
“锅底灰。”
“呃。”听到少爷的话赵勇和卢老爹都是一愣,用这东西做什么?
“可以是可以,有没有混合的比例?”卢老爹想了想还是没问其他的。少爷想做就做呗。
随后,赵永泰就和卢老爹一边介绍,一边讨论,一边试制。以前只是听过这么个说法,并不知道具体的配料和制程,只能找人摸索。理论上来说应该不是很难。
经过几天的摸索,几根粗壮的铅笔芯终于制成了。
“卢老爹,这个东西的配料比例和步骤都要保密。这几十文是这次的赏钱,以后如果大量制作,还会有更多的奖赏。”赵永泰示意赵业将笔芯用纸裹起来。从钱袋里取出了三十文钱递给卢老爹。
“小人记下了。这都是小人的本分,不敢要少爷赏赐。”卢老爹赶紧答话。虽然三十文钱很有吸引力,但是卢老爹不敢坏了规矩。
“拿着吧,你没听说少爷经常有赏赐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