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95淘金国度-第1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了了之。
但这个时候,阿比西尼亚军队差不多已经全部装备上阿拉斯加的淘汰装备,至少在意大利军队面前,这些装备绝对不算落后。阿拉斯加方面倒是有不少人担心,依照阿比西尼亚人现在的表现来看,阿比西尼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并非没有可能,如果是那样,墨索里尼会否会在失败兵真的跟阿拉斯加翻脸。这场战争阿拉斯加现在必须关注,关注战事的结果,因为不一样的结果,可能会带给阿拉斯加不一样的风险。
不过叶枫此时却不以为意,呵呵笑道:“我们的装备即便是淘汰也绝不比意大利人的武器差多少,但阿比西尼亚时只怕并不能将这些武器的作用发挥到十成,也许五成都难,毕竟这种先进武器不是一把刀,一根棍棒,缺少足够的训练和适应是不可能完全掌握的,甚至那些先进的坦克,大炮他们是否能够让它们开响都成问题。阿比西尼亚人现在的胜利更多的是凭借着血气之勇,而意大利人的失败也有多种原因,至少指挥官的水平就是一个失败的因素,当然还有事先的轻敌,准备不足等等,等墨索里尼反应过来,阿比西尼亚人的苦日子就要来了。”
“不过就算意大利人最终能够获胜,但也够他们喝一壶了。”亲自主持了与阿比西尼亚人联系的蒋百里呵呵笑道。阿拉斯加人运送了多少武器进去,有了这些武器,以阿比西尼亚的的性格,就算意大利人占领阿比西尼亚全境,只怕也还会面临不少的麻烦。
叶枫这次倒是没有说什么反对意见,呵呵笑道:“这很正常嘛,想要彻底征服一个坚韧的民族,哪有那么容易,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在我看来本就不算是一个多少好的战略,墨索里尼只怕同样知道这一点,但他必须依靠战争,依靠战争上的胜利,依靠殖民地的增加来转移其国内的矛盾。所以我可以肯定,这一仗,哪怕打得再惨,墨索里尼也不会半途而废,他需要一场胜利,否则他在国内的**统治可就不稳当了。这不是第一次入侵战争,那时意大利军队才多少,不过两万余人,打完了想要再打都力不从心。而现在,意大利却已经投入了四十多万,短暂的挫折绝不可能让墨索里尼就此放弃。”
马功成等人都深以为然。
这时叶枫沉吟片刻,对着宋智周道:“老宋,阿比西尼亚战争我们已经无法干涉,但利用这次机会,完成我们的兵力部署很重要,现在地中海和非洲的兵力部署完成的怎么样了。”
“比较顺利,目前第四集团军已经基本上都集中到了叙利亚领地,新到的第十五集团军接管了萨洛尼卡领地,海军陆战队有五个师集中在塞浦路斯,梅利利亚和雷拉岛的兵力已经增加到了一个满编陆战队师。自由号航母编队则按照协议规定,离开了接近苏伊士运河口的利马索尔,部署到了伊斯肯德伦港。”
宋智周拿着指示棒在地中海和非洲地图前面指点了起来:“非洲方面,第二集团军已经全军撤出了北刚果,除图西自治领和卢旺达自治领各布置一个师外,其他部队全部部署到了坦噶尼喀,北刚果和西非的防务已经全部交给了新到的第九集团军。不过原本部署在西非和北刚果西部的四个海军陆战队师的调动比较缓慢,目前还只完成了一个师的调动,倒不是船只忙不过来,主要是西撒那地方的基础建设实在有些麻烦,那里的设施根本还不能满足增加四个师的硬件要求,要知道再调四个师过去,我们的军队总数都要超过人口总数了。”
西撒是阿拉斯加所以领地当中,最荒凉,最不宜居住的地方,那里面积近十三万平方公里,人口至今到不过十万,而军队在此之前就达到了三万余人,军民比例之高世界罕见,再将四个师的海军陆战队调过去,军民比例几可达1:1了,那个地方想要承担十万军队的生存确实很困难,其实就是马功成等人都有些奇怪,总统为何要在那里部署这么多军队。东西非这么大片地方也才二十多万军队,总统却打算在那个无比荒凉又不适宜开发,面积也只有不过十数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布置近十万军队,怎么看怎么奇怪。
“这倒是不急,让林宣成加紧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这四个海军陆战队师估计一年内能够调到西撒就没有问题。”叶枫却不以为意,但话里话外就透露出一股怪异的气息,一年内,一年后呢,有问题吗?难道这支部队调过去要打仗,跟谁打?在那里似乎要打只能和西班牙或法国打了,这不可能吧,这样还不如现在直接跟意大利开打。
难道总统又在玩把戏。
看到大家疑惑的目光,叶枫没有多作解释,只是让他们多关注非洲和欧洲的军事政治变化。
此时的阿比西尼亚战争,已经是另一番光景了,正如叶枫所说,阿比西尼亚真的考验来了。
此前的失败让墨索里尼恼羞成怒,不但一怒之下撤换了意军驻非洲总司令德。波诺,改派巴多利奥元帅接任非洲总司令,还派了由死心塌地的纳粹分子组成的“黑衫军”到阿比西尼亚参战,并从12月底起增派了空军。对阿军阵地和无辜的平民进行疯狂的轰炸,而且,还从1936年2月份起违背日内瓦公约,使用了芥子毒气意军甚至还对瑞典和芬兰派出的红十字救护队进行轰炸。瑞典红十字会救护队成员死在这些灭绝人性、丧尽天良的暴徒的轰炸中的就有50多人
至此,阿比西尼亚的形势终于恶化,至1936年5月5日,意军进占阿比西尼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百人卫队的护送下,塞拉西皇帝出走阿拉斯加,在叶枫的暗中支持下,塞拉西在阿拉斯加纽芬兰省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县设立了阿比西尼亚流亡政府,在实际上仍然遥控指挥着阿比西尼亚境内的反抗运动。
但这一点,意大利方面不在意了,他们占领了阿比西尼亚首都,已经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墨索里尼有了转移国内矛盾的成就,5月9日,墨索里尼即迫不及待的在罗马宣布吞并阿比西尼亚,由意大利国王兼任阿比西尼亚皇帝。
阿比西尼亚沦陷了,这片苦难的土地在意大利法西斯军队的铁蹄下呻吟。灾难深重的人民陷入了更加痛苦的境地。然而,他们并没有屈服。更多的人拿起了武器,参加了游击队。人们的誓言是:“打到最后一个人,流尽最后一滴血。”游击队利用各种方式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而巧妙的斗争。他们不断破坏铁路,炸毁桥梁,劫持意军的运输车,炸掉他们的军火库。他们甚至还刺伤了意大利总督。虽然,意大利法西斯殖民当局对此进行了疯狂的报复,3天中屠杀了3万人,逮捕监禁了更多的人,但阿比西尼亚人民没有被吓倒。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游击队。
意大利人实际上在占领阿比西尼亚的同时,也一脚踩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偏生他们还无法从这个泥潭中将腿拔出来,因为这是墨索里尼的武功,只有确保他们一直占领阿比西尼亚,墨索里尼才能在国内进一步鼓动民众支持发动战争,只有发动战争,他才能将国内那因经济危机爆发而加剧的各种矛盾和视线进行转移。
仅仅七个月,成功占领阿比西尼亚,看上去意大利人进行的这场战争似乎还算成功,至少相比第一次入侵,这是墨索里尼政府一次伟大的成就。
塞拉西流亡阿拉斯加后,再一次向国联提出了申诉,但英法继续执行绥靖政策,虽然英法操纵国联对意进行经济制裁,但却拒绝实施两项重要措施,即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这种经济制裁实际就流于形式,英国操纵国联的种种作为越来越让人失望,而国联的信誉不断下降,也倒致其威信越来越低,随着意大利人侵占阿比西尼亚没有得到任何制止,越来越多的野心家受此鼓舞,开始谋划如同意大利人一样的行动。
实际上早在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之前,英法的绥靖政策就早已开始,而且就始于德国。
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并成为国家元首后,在政治上整肃内部时,又把全部经济都纳入受国家控制、适应政治需要、实行强制生产的轨道,以更有利于扩军备战。接着希特勒就开始将其计划付诸实施。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达了一个重整军备的秘密手令,到1935年春,则公开宣布了此计划:将国防军由10万扩充到30万。这是公开违反凡尔赛和约,它立即引起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应。法、英、意虽然都提出了抗议,并达成共同防御的协定,但一切只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从未去实施,相反在其背后倒掩盖着勾心斗角和畏首畏尾,特别是英国还中途变卦,与德国签订了一项海军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