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对于西岸,阿拉斯加并没有打算拿下来,纳入自己的统治,对于这里,阿拉斯加可以采取与东岸完全不一样的方法,不需要顾忌城市,不需要顾忌平民,不需要顾忌工厂,建筑,西岸的一切不管是城市还是铁路还公路,军队还是平民,所以一切的包括一草一木都可以轰炸,炸成渣子、飞灰都不用可惜。目的只有一个,杀伤苏俄有生力量,打击他们的工厂,城市,仓库,炸断他们的铁路公路,截断他们的补给,一切可以给苏俄军队,经济,民心造成重大打击的目标都是飞机的轰炸范围内。
就像去年的日本大轰炸一样,火焚东京的可能不是没有可以在叶卡捷琳堡上演,不是没有可能在西岸引燃所有森林,当初经济甚至军事实力都强于苏俄的日本在这种打击下都支持不住,一败涂地,苏俄能够抵抗吗?当然不能虽然他们有比日本更大的土地面积,他们有更多可以躲避的地方,但是他们的城市,农庄,工厂,仓库,铁路,公路却同样是不可能想移动就移动的。他们的军队也不是想移动就移动的,驻扎西岸的百万俄罗若在飞机攻击下离开这里或擅自离开防线,那西岸的防守还有什么意义。渡河反攻更没有可能。
苏俄做出了侥幸的选择,所以阿拉斯加没有收到回复,2月23日清晨,已经布署到额尔齐斯河东岸的阿拉斯加空军开始对西岸的俄国城市进行无限制轰炸。就像当初的对日轰炸一样,只是日本轰炸主要由海航为主力,而这次的轰炸则全部由空军来制造,三个联系,近七百架飞机,其中恐怖的飓风多达两百架,这远比日本轰炸时的数量更多。几乎可以覆盖西岸第一寸土地。
而西岸至乌拉尔这一地区是俄国西伯利亚境内领土上人口最稠密、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欧俄与西伯利亚的交通联系干道,例如秋明,伊希姆,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库尔干,他们即是这一区域的工业中心,经济中心,商业中心,同时也大多是交通中心。
当然阿军飞机想要飞到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只有飓风可以办到,而且极为勉强,但这不重要,因为苏俄百万大军却大多挤在鄂木斯克对岸,没有城市,没有掩护,他们就是天然的靶子。而且对秋明,库尔干,伊希姆这几个目前充当了西岸俄军补给基地却又距离鄂木斯克不过三四百公里的城市完全可以轰炸的到,给他们输送补给的铁路,公路也完全可以轰断……
从2月23日开始短短一周时间内,额尔齐斯河西岸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除了高爆弹,阿空军飞机还动用了凝固汽油弹,城市、铁路,公路被摧毁,库尔干,秋明,伊希姆的无数工厂,补给仓库变成瓦砾、无数房屋变成废墟、无数良田化为灰烬,无数粮食衣物军械补给化为飞灰,数十万人无家可归,十数万人增丧生,而挤在西岸的百万军队也遭到了严重打击,在一周的轰炸当中足足数万人伤亡,为了躲避轰炸,西岸防线也开始混乱,而交通被炸断,叶卡捷琳堡及车里雅宾斯克等地至欧俄的援军,补给都很难及时输送到西岸。
然而,空袭还在继续,额尔齐斯河西岸的俄罗斯人,百万军队依然在恐惧和绝望中挣扎……
第490章 撤军的意
第490章撤军的意图
就在西岸大轰炸进行当中,阿拉斯加已经毫不客气将额尔齐斯河东岸的新领土从法律上进行吞并,就像当初鄂毕河以东的领土一样,不需要经过什么停战协议来确定这些领土的归属,阿拉斯加没有任何打算就这些被占领的领土拿来与苏俄商量。甚至处置这块领土的速度远比当初的贝加尔,远东,河东省市来得快。
2月30日,阿拉斯加国会通过了新领土处置案,阿拉斯加行政区划当中再添三个行政省市。3月1日阿拉斯加总统叶文德便公布了这个处置方案,宣布将额尔齐斯河以东的近百万平方公里新土地划分为两省一市。
额尔齐斯河实际上是鄂毕河的一条最大支流,发源于中国的新疆境内阿尔泰山麓,经吉尔吉斯(即后来的哈萨克斯坦)境内流入西伯利亚,经鄂木斯克,塔拉,托博尔斯克等地在苏尔古特下游近两百公里处的曼西斯克汇入鄂毕河,其长度几乎不比鄂毕河中上游干流短多少,甚至很多人都会将额尔齐斯河看成是鄂毕河的另一条干流,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干流这间的这块竖长条形土地就是阿拉斯加这次夺取的新领土。除了中国新疆的那一小块,可以说整个额尔齐斯河以东的土地都完全落到了阿拉斯加手里。
这次的处置案将这些土地一分为三,其中鄂木斯克以其特有地理位置取代新西伯利亚成为边境窗口城市,自然也就被设立成了直辖市,面积达四万平方公里,包括邻近的塔拉镇。
鄂木斯克至新西伯利亚段铁路以北,曼西斯克、苏尔古特以南四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则被划为了额尔齐斯省,首府设在了托博尔斯克这个额尔齐斯河下游边境重镇,一个比鄂木斯克更古老的要塞城市。实际上若不是西伯利亚铁路的开通,托博尔斯克不至于逐步没落下去。鄂木斯克也许不可能超过托博尔斯克,要知道鄂木斯克最早是属于托博尔斯克总督管辖的。
鄂木斯克至新西伯利亚以南直至中国边境和吉尔吉斯边境包括从吉尔吉斯手里夺来的那块近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加在一起同样近四十余万平方公里则被设置成了阿尔泰省,首府设在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同样是一个边境要塞城市。之所以取名阿尔泰省,是因为其南部东部就是阿尔泰山,这一区域也差不多就相当于后世俄罗斯的阿尔泰边疆区。
不过值得注意的就是,这次的处置案还关系到了唐努乌梁海,因为新得来的部分领土当中包括了历史上的阿尔泰淖尔乌梁海二旗,即最早被沙俄直接侵占的阿尔泰乌梁海,这次处置案当中,直接将这部分土地,即包括阿尔泰山口,鄂毕河上游东岸的伊尼亚,阿克塔什,科什图加奇等地都重新划归了唐努乌梁海,将近六七万平方公里,使得唐努乌梁海的面积一下子增加到了近三十万平方公里,除了归入蒙古的库苏古尔一小块,历史上最早的唐努乌梁海疆域差不多得以完全恢复,同时因为阿尔泰省的设立,原来唐努乌梁海省的阿尔泰省管市也被改名,恢复了以前的名称十佐领。
按照阿拉斯加中央政府最早的计划,这块土地原来除了要归入唐努乌梁海的一部分土地,其他土地将全部置为一省,因为这块土地面积虽然大,但现在的人口却已经很少,分置成两三个省市显然要增加不少的行政开支。
但最终处置案的出台,却颠覆了这个最初的方案,而原因就是此前甚嚣尘上的新设或扩大俄罗斯族自治区的争论,使得叶文德,叶枫等人不得不审慎从事。
虽然现在还留在这近百万平方公里公里的土地上的大概只有不到六十万平民,其中俄罗斯族已经不足五十万,但毕竟这里正位于前线边境,加上此前的自治区争论,难保不会有人会动什么心思,五六十万人不多,但放在一起万一出什么事同样会很麻烦,若这些人未来联合起来抵触外来移民,对于边境省市的安定非常不利。
所以最终叶文德采用了叶枫的方案,将鄂木斯克分拆出来成立直辖市,又以西伯利亚铁路为界,北设额尔齐斯省,南设阿尔泰省,还将鄂毕河以东的阿尔泰全部归入唐努乌梁海,这样一来,这片土地上本就数量不多的俄罗斯人就被分属四地管辖。
分拆之后,这一区域最大城市鄂木斯克直辖市如今也只有不到二十万人的俄罗斯族人,加上少数鞑靼人、乌克兰人全城现有人口估计也就在二十万人左右,而额尔齐斯省是三省市中人口最少的,还不到十四万人,绝大部分是俄罗斯人,但主要聚居在托博尔斯克,德斯克一带,其他地方现在基本上荒无人烟。
此外阿尔泰省的俄罗斯族人有十余万人,算是三省市中俄罗斯族人最少的,但总人口却是三省市中最多的,因为其辖下包括了十余万吉尔吉斯人和鞑靼人、乌克兰等少数族,还有少量从新疆等地过来的中国人,总人口接近二十五万,其中俄罗斯族主要聚居在巴尔瑙尔,鲁布佐夫斯克,库伦达,巴甫洛达尔等地,吉尔吉斯人自然多分布在塞米巴拉金斯克,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斋桑泊等额尔齐斯河东岸沿线。
除了这三地的近五十万俄罗斯人,还有近万余俄罗斯族人随着阿尔泰乌梁海被划归于唐努乌梁海省管辖。
这样分解之后,基本上每个省市的俄罗斯族人数量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