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可以骄傲的说,在这个地球上,只有中国人创造的原生文明在自己的国土上绵延不断的生存发展到今天!
这绝不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所能解释的。
罗马帝国不大么?奥斯曼帝国不大么?拜占庭帝国不大么?成吉思汗帝国不大么?一个一个,灰飞湮灭,俱成过眼烟云,这些帝国所赖以存在的民族群也都淹没消散到各个人类族群中去了……惟有中国民族,一个黄皮肤、黑头发、写方块字、讲单音节的族类,所建立的国家始终是以其原生文明为共同根基的国家。
还得感谢大秦帝国,我们那伟大的原生文明的创造者。
还得感谢这种原生文明所蕴涵的奋争精神与生命张力。
这是写作《大秦帝国》中经常涌动的骄傲与激情。
否则,我是无法坚持这么多年的。
(5)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说,大秦帝国无疑是一个世界性题材。
这不仅仅在于秦帝国对中国历史的奠基作用。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更重要的在于这个时代本身的故事性。产生中国原生文明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人心中的圣土。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科学技术的、文学艺术的、法学的、哲学的、神秘文化的……举凡基本领域,那个时代都创造了我们民族的最高经典,并当之无愧的进入了人类文化的最高殿堂。仅以战争规模论,秦赵长平大战,双方参战兵力总数超过一百万,秦歼灭赵主力大军五十余万(坑杀四十万)!如此战争规模,即或在当代也仍然放射着眩目的光彩而难以逾越。而创造这些奇迹的各种人物,以及这些事件的曲折艰难,都构成了作家无法凭空想象的戏剧性故事。展现这些人物,展现这些故事,展现那些令人感慨唏嘘的历史血肉,是文学艺术的骄傲,是文学艺术的使命。
在中国元代以前,中国是世界文明中心,西方世界是当时的“周边文明”。秦帝国及其之后的一千余年,中国的强盛衰落总是居于世界的中心潮流,无不对世界其他文明发生着深远的冲击与影响。中国文明具有悠长内力的根源,在于秦帝国,而不是别的任何时代。从这一点说,帝国时代创造原生文明的过程与史诗般的兴亡幻灭,是当今世界具有最大开采价值的文化富矿床。文学艺术对这段历史的开发,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特殊的价值。因为只有文学艺术,才能形象的告诉人们,那个时代人的生命状态是何等饱满、何等昂扬、何等自信、何等具有进取精神!
(6)
遗憾的是,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始终没有问世。
虽然学力浅薄笔力不济,还是勉力上阵了。
时常觉得,不做完这件事情,我的灵魂将永远不得安宁。1993年冬天进入案头工作以来,其中的艰难周折无须细说。完成一个大工程,种种艰难几乎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也只有硬着头皮不去理它了。
作为作者,我想告诉读者的一点,仍然是有关作品的一点儿体会。
《大秦帝国》最艰难的是剪材,也就是理出一个故事框架来。帝国时代是一个气象万千而又云遮雾障的时代。浩瀚而又芜杂的典籍资料,无数令人不能割舍而又无所适从的故事与结局,常常使人产生遍地珍宝而又无可判断的茫然与眩晕。鲁迅先生曾感慨系之,说三国宜于做小说,而春秋战国不宜于做小说。其实质困难也许正在这里。以秦帝国为主体,以帝国兴亡为主线(古话叫“国运”吧),以人物命运与事件冲突为经纬,虽然是能想到的一条较好路子,但依然不能包容伟大帝国时代的全部冲突,甚至不得不割舍许多重要素材(譬如诸子伟人的许多故事)。这种遗憾可能将是永远难以弥补的。为了使读者更为深入的透视帝国命运,我将早秦部族的故事专门写成了一个十余万字的中篇小说《马背诸侯》,而第一部的正文是从商鞅变法开始切入的。本欲将《马背诸侯》附在第一卷之后,可是因篇幅关系,也许只能附在最后的第六部之后了。
艺术的再现帝国时代,是中国社会面临又一次大转型时期所催生的历史课题。作者力图
再现那个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充满英雄主义与进取精神的时代。
作者力图再现那波澜壮阔的强势竞争与强势生存的画卷。
作者力图再现帝国先民们在粗砺简朴的生活方式中本色奋发的生命状态。
作者力图再现大秦帝国艰难走出旧时代阴影,全力开创新文明的沧桑巨变。
作者力图将那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呈现给改革时代的中国人。
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只有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2001年3月&;#8226;西北大学&;#8226;南海墨兵斋
电视剧网上走热 众说《大秦帝国
   稿源:'南方都市报'
《大秦帝国》
品质鉴定:★★★★
《大秦帝国》可以说是近期网上最热门的电视剧,不仅拥有几十万的下载点击率,而且在百度、天涯等论坛上关于《大秦帝国》的讨论发帖量也有十几万条。虽然这部戏一直没有在电视上播出,但是其音像产品已经上市,网民们对它的喜爱可以从下面的评论看出来。
女性观众看故事有句无篇的黄健中
怎么说呢,《大秦帝国》恐怕不是那种能让人神魂颠倒的剧集,但绝对值得一看。与深沉隽永的《雍正王朝》相比,它有点糙;与苦心孤诣的《大明王朝1566》相比,它又有点散。然而有了它,国内历史剧的最顶尖队列,终于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了。
第一部《黑色裂变》大致以六国混战,商鞅变法,秦国崛起为线索展开,华夏文明混沌初开时代人的那种凌厉率真,所向披靡的精气神是本剧最动魄骇心处。献公当政时的秦国,积贫积弱,全民皆兵,靠坚忍到偏执的精神力量得以存活。孝公既是勇猛无畏的战士,又是深谋远虑的一代明君。公子虔的气质旷世难寻,要么明亮如正午骄阳,要么沉郁似静夜瀚海。商鞅的理性坚冷如铁,让人爱惧交加,退避三舍。甘龙的机心圆融无缺,臻于化境。这样的人物气韵,着实罕见。但我想把头功归予堪与二月河比肩的原著作者及编剧孙皓晖,次功归予享誉海内的作曲家赵季平,至于导演黄健中的工作,只好扼腕叹息了。51集的整个第一部剧下来,无论是演员选择,剧情推进还是场景刻画,水准均参差不齐。秦献公的短暂出场,闪电般耀亮,端的是演出了去国离家流亡整30年的献公身上那股子草莽英雄气。贯穿始终的第一男主角商鞅的表现却让人不置可否,不知所措。王志飞的扮相妥帖,但说话的节奏如高低不平的台阶,抑扬顿挫得有点非人类。虽然特立独行的商君的确需要有那么一点点与众不同的外部特征设计,但貌合神离就不得不让人抓狂了。好在进入中老年的商君,渐入佳境。剧集开端,非常紧凑饱满,待到孝公割地求和,太后捐玉一场,就有松散之相,煽情之嫌了。女性角色的设置,除太后外,都有点勉强,尤其是恍若天人的商君知己白雪(高圆圆饰演),太过匪夷所思。另外几乎所有的战争场面,都平淡无奇。总之整个第一部的品质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缺乏一种千里接龙,一朝合渠的宏大气象。
黄健中的东西似乎总有这种毛病,不乏局部的聪明与灵感,但缺整体的大格局与大气概。《笑傲江湖》如此,《大秦帝国》亦如此。
■阿紫
男性观众看战争武打场面像《亮剑》
虽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仅仅二世而亡,但是回溯帝国基业之造就,当以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为最公允,也就是秦统一六国的这一切都由于秦孝公采取改革变法的国策,实施者便是著名的法家商鞅。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枭雄层出不穷,孙皓晖以六部长篇小说的篇幅描写从秦孝公到秦二世的盛衰史,由侯勇、王志飞、高圆圆主演的《大秦帝国》是第一部《黑色裂变》,战争场面恢弘阔达,制作精良,比较吴宇森的《赤壁》更加认真严肃(遗憾的是,本剧还是因为成本和技术问题,在战场上驰骋的是战马而不是战车),慷慨激昂有古装《亮剑》之风。无论是秦军还是敌军,在战场上都是誓死以对,勇字当头一往无前,将军们说到做到,本身是战国的特色,更是那个时代男人的特色。箭雨如骤、列阵冲锋、匹马强突,营造出刚柔并济的情绪渲染,不过还是要指出有些场面雷同,显然是多次使用,而高层智斗在电视剧的中后部分成为主流。
秦国的强势崛起,既是颂歌又是悲歌,这一出灿烂的悲喜剧,通过本剧客观地表现出来了。《黑色裂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