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5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文恭一怔,顿了好一阵子,坦然笑道:“开个玩笑而已,娘子却多虑了。”

    她不动声色地冷笑。跟他打交道之前,哪能不做好万全的准备。

    

    

    登楼远望,眼看一队人马走过三义庙,绕过方腊祠,消失在黄土路尽头的尘埃里,这才定下心,快步下楼,进关,带来的一辆马车还拴在树上。几个从人还都等在原地,坐在树下纳凉吃东西。

    刚要出言招呼,发现随从队里多出来一位。比周围人高一个头,穿一身半新不旧红布袄,低低戴个斗笠,十分低调地藏在其他人后头。

    小样。她不知不觉便唇角带笑,低头快步走近,心中数一二三,配合着睁大眼睛,做出惊喜万分的表情:“二哥!你怎么来了!”

    (史文恭篇完)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出镜:

    孤雁:衙内

    野鸭:kedaya

    狼:m(只能把你放到旗子上了)

    麻雀:神农云桑

    ‘

    ps:有童鞋提出想看史文恭的过去,这个已有很多衍生了,虽然水浒里没有,但可以参照清末民国的戏曲以及扬州评话、评书改编小说(如《卢俊义演义》《铁臂金刀周侗传》)、京剧《一箭仇》等等,对史文恭拜师时期的魂淡黑历史多有提及,我这里就不拾人牙慧了o(* ̄▽ ̄*)o

    ‘

    后天见~

第304章 梨花() 
……番外二:岳飞篇…

    阔别数年; 幽州城简直非复吴下阿蒙。

    几乎看不出连年战乱的痕迹。南面是河水萦带,北方是群山纠纷。影影绰绰的北方长城; 如同巨龙盘踞沿着山脊。想当年; 宋金荒唐联盟; 金国收了巨额钱财的同时,不忘将城中的财富、人口劫掠一空; 留给宋朝一连串残破的空城。连办场婚礼都得从老乡家借东西。

    而现在,市井繁华有序; 街上行人走得贼快,似乎每人都有几百贯的生意等在前头。经过集市街,空场里路上乱糟糟的赶着猪羊鸡鹅,一个小贩追着鸭子跑; 两条黑白狗腆着肚皮睡在路当中,旁边瓦子里说书声此起彼伏,夹杂着阵阵哄笑。

    岳飞将自己的枣红马寄在城外马厩; 杂在行人当中走了一阵,低头看自己一身羊皮袍; 再摸摸唇边没修的胡须; 觉得自己成了土包子; 不由得感慨:“大市镇就是不一样啊。”

    旁边一声小小的嗤笑:“真是蛮荒地界待久了,看幽州都看出‘凤阁龙楼连霄汉’了。回头你回东京城述职; 还不得闪瞎眼。”

    岳飞认认真真地回忆了一下京城繁盛之景,笑道:“师姐取笑。”

    相比之下,岳飞这几年献身边疆; 睡营帐的时间比睡床铺多,吃冷肉的次数比喝热汤多。从理论上讲,宋金尚且属于交战状态,然而金国内耗之下,完全无力南攻,最多也就是几百散骑跨过边疆骚扰掳掠。岳飞主动请缨,镇守燕云北部防线,一次次将金兵打回林海雪原,有一次甚至差点攻破黄龙府。每一次金国派使者前来道歉求和,过不多日,便能等来一道官阶军衔的升赏。

    百姓得享太平,交口称赞,管他叫岳爷爷,给他建生祠,每次他经过热闹之处,总有人扶老携幼出来围观,多半会吓一跳的幻灭:“咋这么年轻呢!”

    岳飞到底有些难为情,这几年便多驻军营,少凑热闹。风刀霜剑,肌肤粗糙了不少,身上多添伤痕,指甲磨得短秃,人也变得更加健壮厚实。京城大内里的文臣们拿他当榜样,说他驻边如何辛苦,如何鞠躬尽瘁,应当如何表彰——他却觉得,自己过得快活,不比武松差。

    武松一边挽着一个,大步便迈:“今儿给岳兄弟接风洗尘,我老早就派人送信,邀来不少老兄弟,定在城里镇北楼,大伙一醉方休。”

    几年不见,岳飞觉得武松大哥简直越活越年轻。脸上是添了不少风尘之色,然而眉头舒展,眼目清澈,比起当年打仗时那副忧国忧民的德性,多了三分洒脱快活。

    也难怪。当年战事完毕,京城上下狂欢之时,据说皇帝召见,要给他升官封赏。那传旨的尚在絮絮叨叨,他朝皇帝作了个大揖,当场把官印撂在朝堂上,仰天大笑出门去,留下一堆合不拢嘴的老臣,连称罪过罪过。

    连带着赵楷一脸蒙圈,拿起手头的“约法”册子翻一翻,小声说:“这不合法啊……”

    武松倒是以江湖布衣的身份参与过战后经济军事建设,但岳飞总觉得,这人大部分时间都带着小潘姐姐游山玩水了,顺便路见不平,揍揍恶霸豪强,江湖威望到顶了还不厌其烦的刷。

    所以眼下能亲临幽州城给他接风,实在是非常难得,岳飞踅摸着该如何感谢他们,却发现自己要钱没钱,要物没物。巨额国债债券早还给师姐了,利息每年派人送给她,却经常是让她以压岁钱的名义,两三倍的送回来。这点钱一般让岳飞用来打造弓箭刀枪,分发给自己的部队了,自己能做身新衣裳就算过节。

    今日终于因事回到幽州,一路低调,又有武松挡着,难得的没撞见围观群众。然而还是有疑问:“那个、别冷落了我的小、外甥……”

    潘小园忍不住笑:“正好,带你去看个地方。”

    七绕八拐,拐进府衙对街城隍庙旁边的一个小院子。一进门,岳飞吓一大跳,不自觉将手往腰间摸,然后才想起来没带刀。

    一白一黑一黄,至少三只猫抓着他裤腿。墙边阳光下睡着一只花的,见了他一睁眼,复又睡去。开满繁花的梨树底下还有一只橘色的,高冷地瞅着进门的三位来客,自顾自舔爪子。

    再一转头,一条大花狗已扑到武松身上了,大约是嗅到他怀里藏的肉干,使劲往上拱。奈何身高不足,就是够不到,急得直喘气。武松哈哈一笑,肉干从怀里掏出来,丢进那花狗嘴里。

    潘小园赶紧说:“别怕,这……”

    岳飞隐约明白这里是哪儿了。试探着问:“慈……慈幼局?”

    慈幼局是过去朝廷设立的慈善机构,由官方出钱聘用保姆乳娘,抚养弃婴长大,并接受无子女家庭的领养。作为十分烧钱的德政,只是在蔡京时期推行了几年,只在东京等大城市有试点。

    潘小园却摇头,笑道:“不完全是。现在人们管它叫居养院。你看这满院的猫儿,都是雇人收容的流浪猫,可以让人领回家养。燕云地方战乱多年,死人太多,有了猫,鼠患就少,瘟疫便不容易传播。还有那里头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弃婴,也有因战乱和家人失散的,也有家人戍边远离的,都可以送来抚养。不仅官府出钱,也可以让大户人家出资,定点帮扶。还聘了个塾师,大点的孩子可以直接在这儿开蒙。”

    岳飞听得新鲜。不用说,肯定是师姐的主意。他在外面只管打仗,确实极少想到百姓的生产生活恢复问题。

    指着门口的一块名流题字大牌匾“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笑道:“还有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福田院’,在城里另一边,里头百来个孤寡老人呢。”

    东京城里的“居养院”已经成规模了。总负责人孙雪娥。她已接连生了三四个娃,自己照顾不过来,正好扔进官办“托儿所”,连带着手底下一百来个孩子,每天忙得团团转,她自己倒乐在其中——毕竟是个小头脑,手底下有二十来个人使唤呢。

    而燕云地区过去战乱频繁,无托幼儿成群,各民族都有,幽州“居养院”迅速站稳脚跟,现已有三二十雇工,绝大多数是女子。战争年代过后,北方壮丁减员不少,很多妇女便走出家门养家糊口,民风渐改,相比战前,“未婚良家抛头露面”已算不上丢人。

    忽然走廊后方扑出来个人影,一个梳着羊角辫儿、穿着绿袄子的三四岁娃,逮着那只橘猫就满世界追,一边含混不清的嚷嚷:“抓到你了,抓到你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马上又跑出来一个红衣裳姑娘,从背后一把将那娃娃抱起来,转身放到走廊里头,一面温声斥道:“潇潇!怎么又那么不乖呢!”

    看动作干脆伶俐,一点也不拖泥带水,显然做得熟练了。

    走廊后面欢声笑语,全是奶声奶气的娃娃音。那姑娘朝来客们快速几个万福,脸都没看清楚,忙不迭的又跑回去了,隐约听着她喊:“阿呆阿瑾,别淘气!玩具要分享…………”

    潘小园正得意介绍,迎面来了个老婆婆,提着两篮子小孩脏衣裳,见了岳飞不认得,只当是来参观的,笑道:“官人是要领养孩儿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