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的推波助澜下,李小官英勇无匹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如何一次次逃脱南帝追杀的事迹已然脍炙人口,不但寻常南荒百姓能够绘声绘色的道来,就连宫中之人也有所耳闻。
一传十十传百,九公主自然也就知道了。
她生母是匡人,甚受南帝疼爱,却在生产九公主时不幸病逝,因此打从九公主出生以来便不受宠爱,宫中人虽不敢对她如何,却也不甚关怀,无形之中令她受尽冷落。今次南荒圣会,她更是被南帝钦定为圣女,圣女的名号看似风光,却只是对普通人而言。对于九公主这样的金枝玉叶来说,去做圣女无疑是一件无比枯燥乏味的事,一做便是一辈子,一辈子都无法享受尘世中的乐趣,饶是身处冷宫也比当圣女好上无数倍。
圣旨落下,已是板上钉钉。
正当九公主绝望之时,救星出现了。
即便在深宫,九公主也常常听宫人说起那个威风无比的大匡将军,年纪轻轻只率领数百骑兵便深入南荒,不但骑术了得,还是修炼之人,刀枪不入之体,一次次的逃过大军追杀,令南帝无可奈何,却在最后被巫宗招安,成为今次南荒圣会的圣童。听久了,止不住的胡思乱想,越想越难以割舍,渐渐的,九公主对于那个素未谋面的大匡将军生出爱意,却连她自己也未曾发现。
若有这样一个圣童陪着,或许也不算无聊。
九公主如是想着,对于南荒圣会不再像之前那样害怕,相反的,竟有些期盼。
好事终难长久,随着那个人的出现,父皇渐渐变得古怪起来,平日里举止乖张不谈,言谈中居然透露出对巫宗的不敬,不敬巫宗便是不敬荒神。本以为父皇只是说说而已,谁曾想,两日前那人又来找父皇,父皇也不知听信了什么谗言,竟然兴兵来此夺圣童。
九公主幼年曾梦见一异人,因怜她是半个匡人在后宫生存不易,便传了她一样异术,能借铁剑而遁。得知父皇发兵的消息后,九公主辗转反侧,寝食难安,终究没能忍住,鬼使神差的溜出宫跑来找李小官。
她怀着一腔柔情不远千里赶来,见到的却是李小官光溜溜的扑向阿芪的场景,自然觉得委屈。
倘若圣童只是一个色鬼倒也罢了,大不了一剑斩杀,假装什么也没发生过。偏偏他此时看向自己,深邃的眼睛里似乎藏着许多许多的故事,又仿佛在诉说着什么,那么的令人着迷……
芳心微跳,九公主的脸蛋愈发滚烫,不敢再去看李小官的眼睛,对于面前男子她是又爱又恨又好奇,只想知道在这个年轻的将军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
巫庙中,司马槿淡淡一笑,也是越发入戏。
“九公主……圣女……不管怎样,也只是个陷入情网的姑娘罢了。只不过,有些莫名其妙……”
低声喃喃着,司马槿手指轻画。
竹楼上,李小官淡淡一笑,漫不经心的看了眼远处商谈未果,开始攻寨的军队,随后道:“敢问公主殿下,那军队可是你带来的?”
闻言,九公主连忙摇头,一旁的阿芪插口道:“公主殿下,得知陛下出兵,欲劫将军,特来报信。”
眼见阿芪为自己说话,九公主面露感激,红着脸偷偷瞟向李小官,就见李小官含笑看向她:“殿下不仅生得貌若天仙,且还是菩萨心肠,蕙心兰质。李某今日若能转危为安,全赖殿下。”
李小官文绉绉的说道,直说得九公主面红如胭。
九公主的出现除了令司马槿虚惊一场外,并没带来任何好处,可场面话终究还是要说,特别是面对情愫绵绵的女孩,更需要嘴甜。
说完,李小官又郑重的看向阿芪,抱拳道:“这些日子多谢阿芪姑娘照拂。”
白天还一副要死要活的模样,晚上却突然变得彬彬有礼起来,阿芪怔怔地看向判若两人的李小官,满脸古怪。
该说的都说了,司马槿深知李小官想要成功逃脱,首先得要安抚好这两个女人。
低咳一声,李小官朝向阿芪和九公主同时作揖:“陛下深夜来找李某,想必不是什么好事。李某还是先去找巫宗大人讨个说法,免得发生了什么误会,陛下和巫宗都落得尴尬。”
“李某这就去巫庙,这便告辞,两位且留步。”
和煦的一笑,李小官转过身,向楼道走去。
一步,两步,三步,李小官距离楼道只差一步,身后静悄悄的。司马槿暗舒口气,只等李小官走过楼道便让他一阵狂奔,出了寨子自有大黑接应。
“慢着!”
就在这时,身后二女异口同声道。
李小官脚底一顿,随后全身紧绷,只欲狂奔而出。
司马槿眼前一花,却是阿芪和九公主已站在李小官身前。
“我和你一起……”
两人再度不约而同的说道,话没说完,双双面露尴尬。
司马槿最担心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有这两个女子跟着,既是累赘,又容易暴露,更是将司马槿原先的计划打乱。
事已至此,还能如何,花费口舌推辞既浪费时间,又恐引起怀疑。
苦笑着摇了摇头,司马槿下咒令道:“大黑,你去搅和一场,速战速退。”
渐渐变亮的天色下,一条双头黑蛇忽然出没于攻寨的大军末尾,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大黑吸引,并没发现有三道人影划过半空,从东面跃出楼寨。
长舒口气,司马槿活到了下筋骨,走到安伯尘身边。
结局虽不尽如人意,可总算让小官离开了南荒人的耳目,接下来所要做的便是摆脱阿芪和九公主,再用飞龙驾将小官接走。
司马槿正想召唤出飞龙驾,余光不经意落向安伯尘,不由一滞,却见安伯尘的眼皮正微微颤动着……
第312章 梦回天庭,煌煌仙朝峥嵘忆(上)
“昔有书生落魄返乡,舟车劳顿且又困乏,途经客栈借长凳而睡。梦见一仙人,书生拜求功名,仙人允之,让书生享尽一世荣华,大起大跌,却又在富贵中安度余生……一觉睡醒,书生恍恍惚起身,就见客栈中黄米未熟,方知大梦一场。”
九辰君左手负后,提笔而书,眉目端正,口中念道。
安伯尘立于一旁,默默看着,待到九辰君全部写完才开口道:“这便是黄粱梦术的由来吗,一个你编撰出的故事?”
“谁说是我编撰出?这个故事是我做梦时梦见的。”
九辰君掷笔,哈哈大笑道。
“你所写出的这些故事,可曾都是你所梦见的?”看向那本还未写完的《桃源神怪谈》,安伯尘低声问道。
“或许吧。”九辰君微微一笑,似是而非道。
这一年是第一氏风部的大日子,在这一年中,部中最杰出的那位弟子终于突破秘术三轮,且创出了《黄粱梦术》。《黄粱梦术》不属五行,不合阴阳,不列天地人神鬼,乃是旁门左道之术。起初王部长者们并没多么待见,只为了不给九辰君泼冷水,方才聚众品观。这一观便是足足三日,三日后《黄粱梦术》被束之高阁,列入王部不传之秘,只有每一代最杰出的子弟才有资格品观。
“你已攒了七万多枚令牌,为何不继续攒下去,等满九万之数换取出入桃源的资格,却浪费了五万枚令牌换得这座峡谷?”
安伯尘好奇的问道。
他和九辰君并不在那十六座高山上,也不在桃源村的荒野外,而在更远一点,几乎无人会来的偏僻峡谷。
这里是桃源村的尽头,桃源村虽大,可也不过藏于一方洞窟中,再大也有边界。
峡谷周边阴晦寒冷,不断的有阴风从四面八方吹来,谷外寒冷如冬,谷中温暖如春,再往深处点却暖热如夏,端的古怪。
“即便出了桃源又能如何?”
将书卷收起,九辰君哂笑道:“即便出了桃源,也会有数不清的夜莺充当耳目,日日夜夜监察着大匡,东界,乃至界外的洞天福地,总之没有清静自由。所以说,最逍遥自在的地方还是这里,桃源之中被所有人忘记的死角。”
看向身前豪气万丈却独居一谷的少年人,安伯尘暗赞一声,面对这样的少年人杰,鲜有人不会心生叹服。
“胸怀壮志,却又找个隐居的地方,还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说说吧,你避开桃源的耳目,究竟想做什么?”
安伯尘在谷外席地而坐,看向九辰君,笑着问道。
漫步在谷外的冰风中,九辰君眉头紧锁,目光时明时暗,像是被什么困扰着。
半晌,他才答道:“我总觉得,村里的长者们似乎在隐瞒着什么。”
“就算有所隐瞒,也不会有什么恶意。”安伯尘试探着道。
闻言,九辰君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也是。”
说完后,九辰君盘膝而坐,又开始了他的修炼。
他修炼很刻苦,昼夜不辍,非但天赋高绝,还有如此毅力和耐心,虽少年狂妄但瑕不掩瑜,似乎注定了要成为世间第一流的人物。若非安伯尘已经知道他最终的结局,定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