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考官皆敌派-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瑶指了指肚子,“你觉得他这么小能听懂?”

    “我没让他/她听懂;我只是让他/她陶冶一下。”田仲振振有词的说。

    “可听不懂怎么可能能陶冶?”赵瑶反问道。

    田仲愣了一下;觉得赵瑶说的也不无道理,有些犹豫,“要不咱们换个简单的?”

    “还有简单的?”

    “抚个琴怎么样?”

    田仲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忙又跑去外间,搬了一把琴来。

    赵瑶不知道田仲怎么突然想起这所谓的“胎教”的,不过看田仲挺上心的,看着也乐呵,就由田仲折腾。

    田仲把琴放好,试了试琴弦,对赵瑶说:“那我开始了。”

    赵瑶点点头,动了动身后的枕头,找了舒服的姿势躺好。

    田仲两手搭在弦上,微垂目,一曲流水从指间倾泻而出。

    赵瑶微闭上眼,静静的听着。

    田仲一曲奏罢,抬头期待的看着赵瑶,觉得媳妇应该夸自己两句,毕竟这可是他所有琴曲中谈的最好的一首。

    可等了等,赵瑶却没有丝毫反应。

    田仲疑惑的凑过头去一看。

    赵瑶:呼呼zz

    田仲满头黑线,他这是奏了个催眠曲么?

    。

    柔然在得知朝廷同意和谈后,很快就派了一队使者赶到京城,打算商议和谈的事,而朝廷自然也不好怠慢,不仅派了鸿胪寺众人全程相陪,赵孟甚至还亲自设宴,款待众使者。

    宴会上

    赵孟坐在主位,两旁分别是皇后和小太子,皇后的旁边坐着长公主赵瑶,至于下首,则坐的是朝中重臣和等待宣召的柔然使者。

    落座好的赵孟对旁边李安看了一眼,李安会意,大声喊道:“宣,柔然使者觐见。”

    一队柔然使者拾阶而上,走进大殿。

    “柔然左贤王麾下众人,见过天/朝皇帝陛下。”柔然使者单手按胸,躬身行礼道。

    赵孟看着柔然使者行的是柔然的礼,也没介意,反而好脾气的说:“柔然使者一路远道而来,甚是辛苦,朕特赐御宴,各位入座吧!”

    “谢皇帝陛下!”柔然使者谢恩后,由小太监引着,到旁边空位坐下。

    等柔然使者落座后,赵孟首先开口道:“柔然和天/朝自古就是邻里,本应和睦相处,却因昔日旧怨一直征战不断,实在有伤天合,好在如今柔然左贤王有意罢兵,让两朝重归于好,此乃天下之福,朕今日因此设宴,愿两朝重修旧好,再无战事!”

    众大臣应道:“陛下仁慈!”

    柔然使者也回道:“天/朝皇帝陛下仁慈,柔然左贤王殿下愿两朝修好,再无战事!”

    “好!”赵孟眼中露出一丝笑着,“左贤王殿下堪为一代明君。”

    柔然之主本是可汗,可柔然可汗在当初居庸关一战中,被田仲堵了正着,斩于马下,柔然因此群龙无首,而这左贤王是当初并未进入关内,幸免于难,这些年反而坐大,只不过柔然中有好几个贤王,左贤王一时也得不了可汗之位,这次主张和谈,既有和天/朝平息战事,更有结盟之意,赵孟自然不介意投桃报李,吹几句左贤王。

    柔然使者忙起身,“谢皇帝陛下赞誉,臣等会将此话传与吾王。”

    “朕听闻左贤王的部落向来安稳,少有犯我天/朝边界,朕也希望左贤王能够早登大汗之位。”赵孟笑着说。

    “谢陛下吉言。”

    “不知左贤王殿下打算如何和谈?”赵孟终于问道关键了。

    柔然使者说道:“柔然久慕天/朝,愿向天/朝称臣,每年纳贡羊三千头,马三千匹。吾王愿尊天/朝皇帝陛下为父,以子礼尊之,同请天/朝也慷慨赐柔然每年百万岁银,愿两朝如父子同心,再无战火。”

    朝中一些大臣一听柔然愿意称臣,顿时大喜,忙向赵孟拜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得柔然臣服,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中一些重臣却面色怪异,尤其是户部尚书,桌下的手都紧了紧。

    至于赵孟,则脸都僵了,三千头羊三千匹马换百万白银?

    他当他柔然的羊马是金子做的!

    还尊他为父?

    他赵孟有儿有女,谁稀罕一个半百的老头当他儿子!!

    以为他赵孟是那种贪图虚名的傻子,称个臣就想来哄东西?

    赵孟:门都没有!

田仲拳打左贤王(一更)() 
“朕与左贤王同为一国一部落之长;理应以兄弟相称;况左贤王长朕二十余载;若让左贤王尊朕为父;岂不折煞柔然;故尊父之事断断不可;至于柔然向我天/朝称臣一事;既然左贤王殿下如此深明大义,朕自然不会小气,特赐御皿五百件;御瓷一百件,以示天/朝皇恩浩荡。”赵孟笑着对领头的柔然使者说。

    底下的户部尚书一听顿时放松了下来,御皿御瓷;这东西好啊;不用从国库出,皇宫要多少有多少;而且给了柔然也不用担心被卖;毕竟御赐之物除了放屋里贡着;少了或丢了可都是大不敬;当然户部尚书还不知道;赵孟打算赐的是前朝行宫剩的那些破烂,要知道定然更放心。

    领头的柔然使者虽然没听懂赵孟话里的陷阱;也不清楚御皿御瓷的忌讳,可他明白这皿啊瓷啊的肯定没真金白银好花;当即不乐意道:

    “皇帝陛下;前朝时我柔然也曾向天/朝称臣,天/朝皇帝每年慷慨赐柔然白银布匹无数,我柔然上下,无不对天/朝敬重有加,可如今,陛下却连百万岁银都不给,岂不是辜负了柔然的一片心意。”

    赵孟听的想翻白眼,当初前朝桓、灵两帝这样,纯粹是这两昏君怕打仗,又想要泱泱大国的名头,才弄出这种要面子不要的里子的和谈,他脑子有病,才向那两个昏君学习!

    昔日柔然对天/朝敬重有加?赵孟心里冷笑,成帝刚死,头七都没过柔然就大兵压境,这样的敬重,他可消受不起。

    柔然就是一群喂不饱的白眼狼!

    赵孟心里对柔然的不满又多了三分,面上却愈加客气,“金银不过是俗物,两国之交,贵在心诚,岂能以金银衡量,这样,朕再赐左贤王美女百人,以敬左贤王和谈之诚心。”

    既然行宫那些垃圾都送了,那里面的人除了废帝的妻女干脆也送了得了,省得那些前朝后裔天天想着给他捣乱。

    领头的柔然使者这下不敢推辞了,毕竟这是送给他家王上的,他家王上要想要,他却推了,岂不是会引起王上不满,使者隐晦的朝身后看了一眼。

    其后一人对他闭了下眼,领头的柔然使者身子一僵,忙对上首的赵孟说:“两国交好,向来以联姻最为牢固,陛下既然愿意送我王美女,不如舍一位公主与我王,我王阏氏已故去两载,若天/朝愿以公主和亲,我王定然以阏氏之位相待。”

    此话一出,大殿内突然死一般的沉寂,所有大臣都面色怪异的看向圣上和长公主。

    赵孟都忍不住眼角抽了抽,反问使者:“卿知道我天/朝如今有几位公主不?”

    “乃泱泱大国,金枝玉叶想必不少,臣久居关外,如何能知?”

    赵孟咳了一下,“那朕告诉你,朕天/朝仅有一位公主,乃朕的嫡亲胞妹,淑贤长公主。”

    柔然使者眼睛一亮,“原来是陛下的嫡亲胞妹,我王身份尊贵,独掌一部落,正好与公主门当户对,还望陛下赐婚,我王定然以柔然大礼相迎。”

    赵孟意味不明的看了柔然使者一眼,“可朕的皇妹早已嫁人了,卿不想知道她嫁的是谁么?”

    “是谁?”

    “前北方戍军总统领,大将军,信武侯田仲!”

    柔然使者傻眼了,柔然使者身后的众人也傻眼了。

    赵孟好整以暇的看着领头的柔然使者,“左贤王殿下敢娶么?”

    柔然使者忙不迭的摆摆手,“长公主身份尊贵,我王只是娶继阏氏,实在不敢肖想,还请陛下另出一位公主。”

    “朕如今膝下只有四位皇子,并无公主。”赵孟淡淡的说。

    当然有公主肯定也不会让去和亲,左贤王的年纪都能当他爹,他才不会让女儿去守寡呢,再说他也舍不得那些嫁妆,当他不知道柔然想要公主和亲的目的,不就是图那价值连城的嫁妆么!

    柔然使者还真就图这嫁妆,不死心的说:“陛下若实在没有公主,不如从宗室出一位贵女封为公主如何,我王诚心和谈,也愿以阏氏之位相待。”

    见柔然使者姿态放的如此低,朝中一些爱沽名钓誉的大臣也不由有些意动,其中一个大臣更是对赵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