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琅华仔细地想着来龙去脉。
应该是裴杞堂故意激怒了皇帝,现在皇帝的注意力都放在裴杞堂身上,想方设法地要惩治裴杞堂,自然就会暂时将顾家抛之脑后。
裴杞堂到底说了什么话,会让皇帝如此愤怒,竟然亲自问案。
顾世衡知道琅华在想什么,低声道:“听勤政殿那边的内侍来说,裴杞堂指责皇上是个昏君。”
顾老太太忍不住惊呼一声。
琅华虽然能够保持镇定,却也心里一颤。
顾世衡道:“我也吓了一跳,不过仔细问了问才知道,原来……皇上的意思是……要……要将琅华送去家庵。”
顾老太太这次变得讶异起来:“这跟我们琅华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将琅华送去家庵?我们家孩子犯了什么错?”
顾世衡也很委屈。
怎么会有这种事,皇上就因为那些传言,非要逼着裴杞堂说出琅华来,然后以不顾礼数来惩办琅华。
如果非要讲礼数,为什么朝廷命琅华带着人去太原卫所,琅华在卫所为伤兵治病就不是不顾礼数,不守妇道吗?
用得着的时候就一切都好,一旦用不着就拿来诟病,这样的朝廷怎么能让人信服。
如果当时他在场也一定会为琅华辩驳,只不过不敢向裴杞堂一样直接谏言皇帝,不要做个不辨是非黑白的昏聩君主。
顾老太太半晌才道:“这么说,他是为了保护我们顾家,护着琅华才会如此?”
顾世衡点点头:“没想到裴四公子能够这样做,我还以为……最多他就是不肯接受皇上的赐婚,想方设法地和皇上周旋,等到裴大人回京之后就可以上下打点,毕竟皇上还是信任裴思通的……”
琅华眼前浮起裴杞堂在亭子里见到她时,脸上的神情,那么的坚定,目光清澈见底,仿佛要将整个人都敞开,让她看个清楚。
他是什么时候下定决心要这样做的?有没有仔细思量前后的结果?是一时的冲动,还是之前谋算错误。
琅华心中已经肯定了答案,裴杞堂听到了消息,就安排好了整件事,所以才会让小内侍将她带到亭子里见面,因为他知道,他会被留在宫中,很难能走出宫门。
琅华脖颈微微瑟缩,她忽然感觉到了恐惧。
她虽然知道裴杞堂的厉害,可是最难掌控的毕竟是人心,皇帝真的不在意被文武百官议论,不顾及裴家,一怒之下将裴杞堂正法……
琅华深深地吸了口气,还好这样的事没有发生。
皇帝还没有成为一个不管不顾的疯子。
顾老太太沉着眼睛:“倒也难得他有这份心思,这可不光是关乎于他的仕途,弄不好就会有性命之忧。”
说到这里,顾老太太转头看了看身边的琅华。
琅华不知道在思量些什么,她的手指微微蜷缩,细细地捻动着裙子上的丝绦,她还从来没有见过琅华这样的神情。
是因为裴杞堂吧!
“琅华,”顾老太太不禁道,“你心里怎么想?”
事情已经闹出来,最终一定要有个解决的法子。
琅华道:“皇上盯上的是顾家,我当时为了救父亲,先进宫求的太后,所以才皇上那里顾家和慈宁宫是永远扯不开关系的。”
不像是徐谨莜,徐谨莜不过是被太后喜欢,从来没有为太后做过任何事,徐松元又是有名的直臣,所以很难会招来皇帝的忌惮。
“我也想到了,早晚都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陆家上门道歉,她就察觉了异样,她提醒裴杞堂不要大意,有裴家这层关系在,皇上不会对裴杞堂如何。
哪知道会直接扛上了他的婚事。
他真的一步也不肯退让,硬是将皇上和他自己都逼到了悬崖上。
“父亲,”琅华看向顾世衡,“您现在要做一件事,主动请辞皇城司之职,既然传言已起,我们不能当做没有发生。”
顾世衡点点头。
“我们现在要跟裴家是同样的态度。”
跟裴杞堂同仇敌忾,只要朝廷一日不查清,我们顾家绝不会善罢甘休。
这是顾家应该有的态度。
顾老太太点点头:“应该这样,裴四爷虽然护着顾家,我们却也不能永远躲在人身后。”
琅华道:“顾家和裴家主审曹嘉等人的案子,如今两家人同时出事,这就给了刑部、大理寺一个信号,只要沾了这桩案子,恐怕谁也不能善终。因为皇上毕竟还是护着赵家的,至于方家那边,我们也撤了诉状,父亲不去上衙之后,就在家中闭门不出。”
“我也一样,抱病在床,不去慈宁宫也不会再去药铺走动,家里上上下下准备搬迁回杭州,京中的药铺也开始盘点。”
顾世衡惊讶:“我们真的准备回杭州了?”
琅华道:“至少要看起来是这样。”
顾世衡想想皇城司的那些案子,想想养济院的人,皱起眉头:“那不是……要乱套了。”
“就是要乱起来才好,”琅华道,“父亲不要放不下那些案子,您想一想,皇上真的认定了顾家和裴家是太后一党,曹嘉大人和那些被冤枉的朝廷官员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我们没能扭转大局,此时放手,对他们来说反而更好。”
顾世衡喃喃地道:“所以……不查了?”
“不查了,”琅华脸上是淡淡的笑容,“随他去吧!”
他们不再趟这趟浑水了。
………………………………………………
嘿嘿嘿,继续啊。
今天最后一天,求大家投月票给教主,今天还有更新。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一样()
琅华回到房里,老乐和萧邑忙过来回话。
“方家那边怎么样?”琅华问过去。
萧邑道:“方家什么都招了,将整件事说得清清楚楚,已经准备签字画押,这毕竟是个小案子,方家清楚的很,就算实话实说也不能怎么样,我照大小姐吩咐的,跟县衙里的人说了,一切都按照律法处置,我们家不会有异议。”
本来这件事就这样了结了,却又有人节外生枝。
那个人显然是要害裴杞堂和顾家的人,也许许氏就在他们的手里。
琅华抬起头看萧邑:“你今天连夜去一趟九华寺,就说先祖没有被惊扰,感谢九华寺僧人的相助,如今案子已经有了定数,我们准备去祭奠先祖也算有个交代,另外奉上供养,也算是全了我们家的心思。”
萧邑立即应了一声:“事不宜迟,我这就动身。”
萧邑走了出去,琅华看向老乐:“你知道京城中哪里在卖五石散吗?”
京里的一切没有谁比老乐更清楚。
五石散这种东西,既然赵三老爷能拿出来,大齐用它的就不止是赵家人,定然还有其他的达官显贵。
老乐道:“都要查清楚?”
琅华点点头:“不但要查清楚,而且要盯紧了他们的一举一动。”
现在赵家人被捉,已经有风声传出来,那些人一定会将手里的五石散藏起来,暂时不敢动用,若是赵家的风波过去了,皇上明着维护赵家人会怎么样?
上梁不正下梁歪,既然皇上都服食五石散,其他人自然也可以服用,官府的明令约束,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吩咐完老乐,琅华松了口气,抬起头看看沙漏。
又过了两个时辰,也不知道裴杞堂怎么样了,皇上有没有看在裴思通的面子上,让裴杞堂暂时回到裴家等候审讯。
一阵压抑的哭声从房顶上传来。
琅华喊了一声:“吴桐,你下来。”
房顶响过清脆的瓦片撞击声,吴桐从房顶上跃了下来,走进了屋子。
琅华看向阿莫,“去给吴桐端杯茶来。”
“不用了,”吴桐立即道,“大小姐……我……没事……就是被风迷了眼睛,我还得回去守着,您放心歇着,我……我都在……”
说到这里吴桐的眼睛更红了。
“你是在担心裴杞堂?”
琅华问出这话,又觉得自己是多此一举,吴桐当然是在担忧裴杞堂。
吴桐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半晌才道:“大小姐,您别生气,我只是想起我父亲,就伤感起来。”
怎么裴杞堂出了事,吴桐却想到了父亲。
琅华示意吴桐坐下:“那你跟我说说,为什么会这样?”
吴桐吞咽了两口,让自己的心绪变得平静,可仍旧不受控制地耸动着肩膀:“我父亲说过,我们跟在庆王身边,是要弥补庆王的弱点,从前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