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是在指点我们,看来进入雷鸣谷之后,麻烦事还少不了。”旺达释比叹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似乎在回味咀嚼这几句话背后代表的意思。
我们几人的心没来由地更加沉重起来,尸鬼婆婆是名副其实的高人,一言一行都似乎有着深沉的涵义。而且她是传说中能够看到“命运线”的人,放在古代那几乎如同是“先知”一般的存在,估计见了皇帝都不会参拜,反倒是要帝王执弟子礼,尊为国师一流的人物。
可惜生不逢时,在科技昌盛的现代社会,不被打为宣扬封建‘迷’信的巫婆神汉一类,就要万幸了。
“那几个发病的村民,我想见见。”旺达释比突然说道。
“其中一个你们不是见到了么,张顺,张铁柱的堂兄,上次领你们到我家那个。”村长说道。
这个时候我才想起先前见到张顺的时候,他身上的不对劲来。当时身材魁梧壮硕的一条汉子,才二十几天就瘦了一大圈,现在回过头想想,的确是大有古怪。
说出了我的看法,旺达释比沉‘吟’了一阵,然后说:“我大概知道当初秦峰从那养蛊的坛子里放出的是什么东西了,幸好有尸鬼婆婆出手,要不然这个村子,怕是真的会毁了。”
村长脸‘色’大变,他一家人甚至许多亲戚都是本村的人,如果整个村子都毁了,对他家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秦峰也一脸凝重地说,虽然是受到那中年男人纸条的指引,毕竟是他亲手挖出的藏有蛊虫的罐子,如果村子真的因此毁掉,他心中的自责,自然可想而知。
“那东西是蛊,又不完全是蛊,真要说起来,是存在于古蜀王朝时期的一种受到祭祀的神虫死后的怨灵所化。”旺达释比仔细地斟酌着字句,缓缓说道。
“神虫死后的怨灵?听起来倒是有点意思。”乌‘蒙’在一旁大为感兴趣地说。
“古蜀时期,以蚕为百虫之首,而蚕中最为尊贵的,就是金蚕。蛊术中也有金蚕蛊为王之说,其实就源于此。但就算是金蚕,也不是让古蜀人崇拜的神虫,传说,神虫其实是长在天神的眼睛里的。”
“长在眼睛里的虫子,那是结膜吸‘吮’线虫吧?从猫狗身上传染给人的一种寄生虫”敖雨泽“噗呲”一声,笑着说道。
旺达释比淡淡地看了她一眼,没有理会这个科学的设定,继续说道:“在古蜀的一些隐秘的传说当中,纵目是一种极为神秘和罕见的现象,而最终造成纵目现象的,就是神灵眼中的虫子下降到凡间,被凡间的王者所俘获,从而使凡间的帝王具备纵目的神奇能力,能够拥有部分神眼的功能,近可以看透人心,明辨忠‘奸’,远可以看透过去未来,看穿时光长河中最为神秘莫测的命运。”
“看穿命运拥有纵目的人,能够看透命运线?尸鬼婆婆?”敖雨泽惊呼道。
“可是我们上次见到尸鬼婆婆的时候,她的眼睛很正常啊?”我不解地问。
“就算你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可也不会每时每刻都会使用吧?”旺达释比反问。
我马上反应过来,旺达释比的意思是说,具有看透命运线的人,同时也是拥有纵目的人,而纵目现象的发生,只有在他们需要看透命运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平时他们的双眼其实和正常人无异。
“好吧,接着说那个跑出来的蛊虫,你的意思是说,那放出来的蛊虫,就是只有一种能够寄生在人的眼里,让人具备看穿命运线能力从而获得‘纵目’的神虫死后变化的?”敖雨泽问道。
“是的,神虫的怨灵所化的蛊虫,介于虚实之间,它不会具有生前让人看透命运的能力,但却会吸收新的寄主身上的‘精’血,让其快速消瘦下去,最后成为一具皮包骨头的干尸。不过幸好,尸鬼婆婆眼里应该寄生着还活着的神虫,自然也有对付神虫怨灵的办法。”旺达释比很是羡慕地说。
“我想我越来越感觉雷鸣谷中藏着的墓‘穴’,是和蚕丛有关而不仅仅是古蜀的丛帝开明帝了,只有埋葬蚕丛的地方,才能得到同样死去成为怨灵的神虫。而作为神虫,以巴蛇神的神力来作为催化的力量源泉,也完全说得过去了。”我感叹道。
“是啊,丛帝墓,看来比我们想象中还要神秘,因为那可能包含着古蜀纵目崇拜形成的原因以及关于神的秘密!”敖雨泽目光中闪烁着莫名的光,看得出她十分享受这样一步步接近神秘事件核心真相的工作的过程。
不过除了我们几个人之外,村长、老姜头和乌‘蒙’,都是听得一头雾水,看我们讨论得兴高采烈,却‘插’不上嘴,估计心中郁闷不已。
按理说,我们先前提到的这些和古蜀金沙相关的信息,都是被铁幕严格要求必须列入保密条例的东西,可当时我们都处于一种十分亢奋的‘精’神状态里,只以为已经抓住了事情的核心,竟然有些忘乎所以地当着好几个外人谈起这些事。
直到这件事彻底结束之后,笼罩在我们身上的命运‘迷’雾才逐渐散开,我们回想起这天晚上的讨论的过程的时候,才有些‘毛’骨悚然地发现,我们犯了多少错误。而那冥冥之中的某个未知的存在,或许也正躲在某个看不见的角落里,正嘲笑着我们此时的意气风发。
第131章 出师不利(1)()
第131章 出师不利(1)第二天一大早,补充的水源、干粮等物资村长都为我们协调到位,仔细打包装好后,一行十六人就准备朝雷鸣谷前去了。。。 。
多出来的一人,自然就是那个为了自己孙儿娶媳‘妇’要豁出老命的老姜头,村子里也就他曾活着从雷鸣谷出来过。
临别的时候,村长似乎有些依依不舍地将我们送到村口,‘欲’言又止,最终只说了句:“你们一路好走。”
这话虽然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可听在人耳朵里却总感觉不太爽利,“一路好走”,这该是形容死人的?难道村长真的是对雷鸣谷畏惧到了这个地步,完全不看好我们此行会平安归来?
不过我们也没有太过在意,我小时候也是在偏远山村呆过的,知道这样的村子里远比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要来得‘迷’信,大概雷鸣谷还有不少不好的传说,村长只是没有给我们细说而已。而这些传说无疑加剧了长寿村的村民对雷鸣谷恐惧,就连村长也不会例外。
雷鸣谷离村子二十里,其实只是一个大概的判断,我们仔细计算了下路程,实际上到达谷口的时候,最多也就走了**公里的样子,如果不算弯弯曲曲的山路,直线距离到村子可能还不到五公里。
在谷口,是一片茂盛的草场,甚至能看到有两个牧童在赶着几头牛吃草。谷口外的草长得十分‘肥’嫩,早晨的‘露’水还没全部蒸发干净,看上去青翠‘欲’滴。想来在这里放牧的牛羊都十分中意这一片只有几百亩大小的草地,也难怪老姜头当年要将羊儿赶到离村子也算有些距离的此处来放牧。
不过几个十一二岁的牧童,大概是昨天晚上听了家里大人的嘱咐,只远远地看着我们指指点点,却没有靠近。
这让我们省了不少事,最后检查了一下形状,清点人数,然后收起手机等电子产,手腕上换上提前采购的高‘精’密的机械表彼此核对时间,每人又分发了一个哨子,约定了一些简单的哨音组合作为彼此在紧急情况下的信号。
准备工作全部妥当,我们十几人就在老姜头的带领下,准备进谷了。
一行人刚走到谷口,谷内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响声,真的体现出了什么叫雷鸣滚滚的气势。而看看天‘色’,旭日当空,连乌云也看不见一丝,雷鸣谷内白日雷动,果然处处透着古怪。
不过周围植物茂盛,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看来这里的土质要比附近的山地好上许多。之前路过村子的时候,我们曾看到村民们在山坡上开出来的田地,可以说十分贫瘠,远远比不上这个地方。我估计正是村民们对雷鸣谷自古以来的畏惧,才让他们不敢到雷鸣谷附近开荒种地,最多只敢在谷口外的草地上放牧。
由于事先村长和老姜头对雷鸣谷的敬畏,让我们进入谷中后随时都保持着警惕,走在队伍前面的,除了老姜头外还有两个雇佣兵,一个是擅长野外生存的“野狼”,另外一个是力气最大的铜墙。
铜墙手里拿着一把看上去十分夸张的开山刀,比一般的开山刀还要重了几斤,但拿在他手里却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