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皇子们都知道李越前现在是朱元璋面前的红人,是以一个个也对他笑脸相迎,谁也不敢将他看成一个下人,甚至太子也不例外。当太子得知李越前也是宋濂的学生时,则更显亲近。李越前并不知道太子是想拉拢自己,只是觉得太子对自己很好。
现在李越前正在御书房外侍值。今天下午以来朱元璋的脸色很不好看(上午他并没看见朱元璋,也不知道朱元璋去了哪里)。而自从那个太监出去之后朱元璋的脸色就更为难看,而且看李越前的眼神也显得十分古怪。他只依稀听到那个太监说什么:“那个姓吴的后生好象很厉害,侍卫们都说不是他的对手,谁都没敢出手,因此没能截下他们来。”李越前听着总觉着好象是在说大哥吴天远,可是大哥怎么会与皇上身边的侍卫争斗?李越前有些想不明白。只是他看着朱元璋一直沉着脸,因此也不敢与朱元璋多说话,而是离得远远的。
平日里,朱元璋批阅奏章累了的时候,总要将李越前叫到身边来,聊上几句,顺便考考李越前的功课。可是今天朱元璋却一直坐在那里批阅奏折,甚至没有抬头看李越前一眼。李越前看着朱元璋,心里觉得奇怪,天底下哪里来这么多的奏章?自己明明天天看着朱元璋批阅奏折,可是每天还是有这么多奏折放在这里,好象永无止境一般。本来李越前一直认为当皇帝是天底下最轻松惬意的事情了,可是入宫之后才知道,当皇帝远不似他想像中的那般轻松快活。单是每天看这么多奏折,他李越前干不了,更别说批阅了。
突然间,朱元璋将一本厚厚地奏折扔到了地上,并厉声吩咐身边的太监道:“快把茹太素给我宣过来!”
那太监与李越前都被朱元璋这突如其来的发怒吓了一跳。那太监哪里还敢耽搁?一路小跑便出了御书房,宣茹太素去了。没过多久,茹太素便被带到朱元璋的面前。
茹太素在来的路上便从太监那里得知朱元璋大发雷霆的消息了,可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干了什么事情惹得皇上如此生气。他一见到朱元璋,便诚惶诚恐地行了君臣之礼,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却听得朱元璋吩咐人道:“来人啊!把茹太素拖下去,先给朕打五十大板!”
茹太素莫明其妙地被挨了五十大板,只被打得皮开肉绽。打完板子后,连路都走不动,被人抬着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看到茹太素这副惨相,仍是余怒未息,指着茹太素鼻子喝问道:“你可知道朕为什么要打你板子?”
茹太素自然不明白了,可是他还不敢说不知道,只被吓得全身发抖,连声道:“微臣罪该万死!微臣罪该万死!……”
朱元璋眼见茹太素被吓得体似筛糠,心里这才觉得舒服了一些,命太监将地上的那本奏折捡起来,放到茹太素的面前,道:“你上的这《陈时务书》写了多少个字?你是不是想把朕累死?”
茹太素跪在那里,脸色苍白,一句话也不敢说。朱元璋这时又向李越前道:“李越前,你来看看这奏折,能看懂不?”李越前本来见朱元璋发怒了,便想躲着朱元璋。可是谁成想,他越是要躲着朱元璋,朱元璋偏偏越是要找他。
李越前以为朱元璋这是在考较他的学问,没办法,只有将茹太素面前的那本奏折捡起来,翻看起来。这本奏折上的字可真多哇!李越前只觉得自己以前看过所有的字加在一起,也没有这本奏折上的字多。上面竟写了些“之乎者也”之类的东西,天知道上面说的是什么意思,比起大哥写的《武学心得》来深奥十倍也不止。
李越前只看得头晕脑胀,只得向朱元璋道:“微臣学问不够,看不懂这本奏折。”李越前见朱元璋面上怒容未退,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生怕朱元璋一气之下,也下旨打他五十大板。虽然李越前身怀上乘内功,板子打在他的身上不啻于为他挠痒。可是自己这么大的块头,被人按在地上打板子,也太令人难堪了。
岂知朱元璋并没有责怪李越前,而是从李越前的手中夺过那本奏折,重重地摔在茹太素的面前,道:“你看看,李越前刚才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你写了些什么东西,其实你这开头最起码有一万多字都是废话!而真正有用的也不过只有五六百字而已。你倒是说说,你写这么多废话是干什么?是不是想在朕的面前卖弄才学?如果每个臣子给朕上奏章都如你一般卖弄才学,那还不得将朕累死?你说朕打你板子冤不冤?”
茹太素听到这里才搞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连连向朱元璋磕头谢罪。朱元璋又将茹太素数落了好一阵子,这才放过茹太素。而李越前也是头一次体会到“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好容易李越前熬到了当值结束,他赶紧拜别了朱元璋。他刚出宫门,便被久已等候在那里的丁怀忠和数名李越前不认识的武官拦了下来。丁怀忠向李越前笑道:“李大人到任以来一直在皇上的身边,下面的兄弟虽然想结识李大人,却一直也没有什么机会见到您。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凑了个公份,想请李大人过去饮一杯水酒。万望李大人赏光。”而丁怀忠身边的那些武官面上皆流露出诚惶诚恐的神色,眼巴巴地望着李越前,害怕他出言拒绝。
本书起点首发,正在参赛,请大家投票支持.谢谢!
第七章 大闹青楼(六)
李越前这个官当得的确是与众不同,他从来没有去过自己所在的衙门办公,也不知道在哪里。所认识自己的僚属也是极为有限的几个人,可以说除了丁怀忠、楚春城和虞五常这些人外,其他同僚他基本上不认识。可是他的这些下属却知道他们的这位新来的“仪鸾司”副使是皇上面前的红人,而且听说他这个人又没有什么心机,因此谁都认定这个李越前比楚春城好巴结些,根着李大人说不定比跟着楚大人升官还要快些。因此众位“仪鸾司”的武官们请丁怀忠出面来邀请李越前赴宴。
李越前本来急着回去听宋濂讲故事(这些天他听宋濂说故事已经听上瘾了),可不想同这些武官一道去喝什么酒。只是他一时间也找不到什么借口,便道:“这事情我得同紫妹说一声才行。”
丁怀忠却道:“李大人放心好了,我这就让人去会知柳小姐一声。”说完他便吩咐身边的一个武官去办这事。李越前见这情形也知道这顿酒自己是非喝不可了,当下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只得跟着丁怀忠等人去了。
丁怀忠等人则欢天喜地地拥着李越前来到秦淮河畔一家名为“醉仙楼”的酒家。酒楼并不大,李越前进门一望,里面已是座无虚席,满目所见尽是仪鸾司与亲军督卫府的武官。看来今天“仪鸾司”是将这座酒楼给包了下来。而丁怀忠一进门便高声嚷道:“今天老丁我厚着脸皮总算是将李大人请来了!兄弟们,平日里你们总说想看看李大人是位什么样的少年英雄。现在李大人便在你们的面前,今天你们每个人都得陪着李大人好好喝上两杯。”
丁怀忠一边说着,一边拥着李越前上了楼,坐在主桌上,便吩咐酒菜上桌。席间丁怀忠与众武官一个劲地吹捧李越前,并一个劲地给他灌酒。李越前被众人捧得头晕脑胀,一时间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只是一个劲地咧着大嘴傻笑。而众武官们都知道李越前现在也算是皇上面前的红人,经常得到皇上的赏赐。而这些武官们虽然没什么学识,却一个个深明为官之道,那就是:自己干得再好,皇上不知道也是白干。而如果有人能在皇上为自己美言上两句,那情形可就大不一样了。因此谁也不愿放弃这个难得的巴结李越前的机会,也是纷纷移到主桌前向李越前敬酒,只盼着能与李越前多说上两句话,让李越前记住自己的名字,日后只要李越前能在皇上面前提到自己一个好字,自己升官的可能性便大了许多。
李越前纵然十分聪明,一时间又哪里能记住那许多名字?只是他食量大,酒量也不小,酒喝得十分爽快,当真是杯到杯干,碗到碗干。大家伙看李越前喝得这么有兴致,更是频繁地敬酒,这样一来李越前也没过多久,便微有醉意了。他的个头大,视线也比旁人广得多,无意间却依稀看见“道仙”宫异鸣和“鬼仙”元异常二人进了对面的“依翠楼”内。
李越前以为那也是一家酒楼,却不知道那是一家妓院。而李越前这时只顾着喝酒,也没多余的脑筋想其他的事情。李越前带领着整个酒楼的武官们拼命地将酒水往自己的肚子里灌,酒量浅的没几碗便醉倒了,而酒量大的与李越前较量了几个回合之后也纷纷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