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光闪烁,蔡邕走出三公之列,朝着秦公嬴斐,道。
“君上,书籍乃国之重器,不可轻传,况且当今天下未定,书籍这等教化天下的神器,绝不能传出去。”
“要不然关东六国大兴,将会对君上的大业产生太多变数,还请君上收回成命。”
……
“嘶。”
……
蔡邕的话,让秦公嬴斐心里变得沉重,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他有点疏忽了,小觑了书籍在这些人心中的重要性。
对于读书人而言,书籍不吝于天下神器。
……
心中念头闪烁,秦公嬴斐心里有些犹豫,看到以蔡邕为首的三公集体反对,他也是意识到了这样做的不妥。
因为一旦书籍流传出去,必将会引起天下人才大兴,英才辈出,特别是关东六国地大物博,对于秦国将是一个大威胁。
这一点,不得不重视。
……
“治粟内史。”
“君上。”
深深看了一眼糜竺,对于这个最开始投资自己的恩人,秦公嬴斐一直以来照顾有加,他更是清楚此人的商业才华。
“召集秦国境内的商贾,以秦酒为资与其合作,孤要粮草与钱货。”
“诺。”
……
最终在三公集体反对下,秦公嬴斐不得不放弃以书籍易粮草的打算,无奈之余,只好将秦酒搬上了桌面。
秦酒虽然不错,但与书籍一比,它的价值就显得弱了许多。
“诸位爱卿,秦酒行天下,借助商贾之力,足以稳定秦国根基,只是二十多万大军战死,抚恤将会让秦国府库空虚。”
秦公嬴斐眼中掠过一抹凝重,深深地看了一眼底下的文武百官,道。
“尔等乃我大秦栋梁,安抚天下百姓之事,孤就交给尔等了。”
“诺。”
……
“太尉,丞相,军师留下,其余人退朝。”
……
最后秦公嬴斐在心底沉默了片刻,随之朝着未央宫中的文武百官,道。
“诺。”
……
望着其他人离去,秦公嬴斐双眸微微一闪,文武百官皆在的时候,人多口杂有些事情不能明言。
心中有顾虑,秦公嬴斐只好将三公留下,从而缩小范围。
……
“君上,留下我等是因为……?”
心中不解之余,太尉徐庶眸子微微一闪,忍不住朝着秦公嬴斐,道。
他心里清楚大朝之后,秦公嬴斐留下自己等人,肯定有重要的事情,只是此刻双方皆未开口,徐庶只好先行问到。
……
闻言,秦公嬴斐微微一笑,道:“孤这一次留下诸位,乃有事相商,朝议之时人多口杂,并非最佳之地。”
随意解释了一句,秦公嬴斐望着蒋琬等人,一字一顿,道。
“孤决定将书籍传于天下,从而使秦国国力大增,英才名士辈出,对于此,尔等以为何?”
书籍之事,乃秦公嬴斐布局筹划许久的一记大招,他不想因为忌惮流出去,就置之不用。
从后世而来,秦公嬴斐心里清楚教育才是一个王朝大兴的根本。
如今书籍在手,他想要借机将天下读书人收于掌中,在这个人治的年代,掌控了读书人,就等于掌控了天下。
这也是一国丞相能够与手握重兵的太尉相抗,甚至于有时候威逼君上的实力,这一切都是来自于掌控了天下读书人。
……
“君上,这是打算置书籍于秦学,从而引天下学子皆入秦学?”
眉头微微一动,军师郭嘉眼中掠过一抹凝重,将心中的猜测问了出来。
“嗯。”
点了点头,秦公嬴斐由于不再朝议之时,说话也就显得更加随意。他对于军师郭嘉的眼光,佩服不已。
自己不过是稍微提及,对方就能够因为一些蛛丝马迹,猜测到了自己的用心,这份敏锐观察力以及眼力劲儿,堪称天下无双。
“丞相,孤打算在秦学中投放书籍,供秦学学子学习,当然了,这一前提是书籍必须严格控制,绝不能流出秦学之外。”
“诺。”
点头应诺一声,蒋琬觉得秦公这样做虽然有危险,却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书籍一出来,他就清楚迟早有一天会大行天下。
特别是秦公嬴斐已经做出了决定,事到如今他也不想反驳,毕竟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对于书籍甚是喜欢。
而且他乃寒门士子,自然清楚书籍流落于世家大族之手,被严格的控制,除了世家大族之外,寒门士子想要出人头地太难。
在心里,蒋琬对于秦公嬴斐的此举,赞同不已。只是作为秦国丞相,他顾忌的东西无疑要多的多。
有时候必须要为秦国考虑,而不是随性而为,正因为如此,蒋琬才会在朝议之时开口反对。
书籍落入世家大族之手,将会形成一大毒瘤,这对于秦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身为秦国丞相,他必须开口劝谏。
那怕为此得罪秦公嬴斐也在所不惜。
……
这便是一个文人的风骨,让人为之动容的坚持,正是因为文死谏,武死战的风气万古长存,华夏文明才会源远流长。
(本章完)
第1067章 孤要天下文明皆出于秦()
秦公嬴斐与丞相蒋琬在对话间,便将这一重大的事情决定了下来,不管是军师郭嘉,还是太尉徐庶都未曾开口。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这件事乃内政,而他们一个乃太尉,一个是军师,在这种事情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秦国之中军人不得干政以及后宫不得干政,这是铁律。任何人都不能触犯,他们可是清楚就连太后荀姬都不例外。
更何况他们对于这件事持赞同意见,书籍入秦学,必将会让秦学大兴,从而令秦国在将来国力强于关东六国。
同为寒门学子,他们自然清楚在这个天下,寒门学子想要出人头地到底有多难。
而天下多为寒门,一旦秦公嬴斐将下令书籍入秦学,必然会令寒门学子纷纷入秦,就像战国之时,有志之士纷纷入秦一样。
到时候借助书籍入秦学之势,便可以凝聚出一股强大的力量,令秦国的底蕴大增。
……
几句话下来,秦公嬴斐与丞相蒋琬将秦学入秦学,秦酒行天下商量妥当,这让在座的三个人心里一松。
因为他们都清楚,这件事对于秦国,以及天下局势的巨大影响。
……
秦公嬴斐双眸闪烁,他决定书籍入秦学,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打响秦学的名声。
一旦书籍之名响彻中原九州,到时候秦学也会传遍天下,随着时间的影响,秦学必将会成中原大地最高的学府。
普天之下所有学子,不分敌我,都会以进入秦学为荣,一旦这样的观念形成,必将会让秦国文化侵蚀四方。
而这一次书籍入秦学一事,就是为了提升秦学的知名度。
……
沉默了一会儿,秦公嬴斐双眸一闪,望着蒋琬一字一顿,道:“丞相,汉州学府建立到了那一步,儒家弟子组织的如何了?”
……
在汉州设立学府,派遣儒家弟子入汉州,这一直都是秦公嬴斐坚持不懈的一件事。
因为他清楚要在短时间内彻底中原化汉州。就必须要下狠手,以二十万外籍军团震慑,以汉州学府教授儒家思想来让汉州百姓加速中原化的进程。
……
心中念头闪烁,秦公嬴斐望着丞相蒋琬,双眸之中不由得露出了一抹热切,因为他想要剑指罗马。
而剑指罗马,就必须要汉州彻底中原化,唯有如此他才能放心以汉州为大本营,部署军事行动,吞并康居以及罗马。
……
闻言,太尉徐庶与军师郭嘉也是眸子一亮,因为他们都听过秦公嬴斐的计划,自然清楚加速中原化汉州的意义。
感受到三个人的目光,蒋琬在心里思考了一会儿,朝着秦公嬴斐,道。
“禀君上,汉州学府以延城为中心,分别设立三处,其中一处为延城,一处为大宛,一处为温宿。”
“其中以延城为主,这些年派遣入汉州的儒家弟子大部分都在延城,而且臣严令学府之中只准教授儒家。”
“这些年来汉州百姓中原化极大,他们已经习惯了穿戴中原服饰,说中原话,起中原名字。”
……
“嗯。”
微微颔首,秦公嬴斐双眸之中掠过一抹精光,望着在场的三个人,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