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蒋琬神色微怔,因为他没有想到秦侯嬴斐前来扶施县,问的第一件事情不是韩侯袁绍称公立国的事,而是变法推行的情况。
心中念头闪烁,蒋琬沉思了一会儿,道:“禀主公,变法一事尚可,在四州之地基本上算是平息了下来。”
“嗯。”
微微颔首,秦侯嬴斐并未多问,转头向身后的大军,道:“入城。”
“诺。”
秦侯嬴斐心里清楚,在城池之外,并非谈话之所,有些事,有些问题根本就不能暴露于大众面前。
一个势力成长到秦侯府这样的地步,必定伴随着太多的黑暗,在这个世界上终究是有太多的潜规则。
有些东西是不能暴露在台前,明面下的肮脏,只能隐藏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秦侯嬴斐能够一步一步崛起,走到如今自然对此知之甚详。
秦侯府中。
秦侯嬴斐高坐上首,整个书房中只剩下蒋琬郭嘉等寥寥数人。在场的几个人都清楚,接下来的话题,必将会涉及称公立国一事。
“李法。”
“主公。”
心里沉默了一会,霸道威严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划过,最后落在了李法的身上。
因为相比于长史蒋琬,李法才是变法的第一负责人,对于凉并益汉四州之地变法的推行情况,了解的更为确切。
目光如刀,秦侯嬴斐死死盯着李法,一字一顿,道:“本侯南下这段时间,四州之地变法一事如何?”
闻言,李法心中一震,从一开始当他踏进书房的那一刹那,他就清楚这一次秦侯找他一定是为了变法一事。
因为除了他之外,书房中的每一个都是秦侯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只有他一个是后起之秀。
心中念头闪烁,李法在心中思考了一下,将关于变法一事的推行,向着秦侯嬴斐禀报。
“主公,第一阶段的变法已经基本完成,只需要持之以恒,主公的意志不改变自然可以使变法根深蒂固。”
说到这里,李法眼珠子一转,望着秦侯嬴斐,道:“主公,如今军事方面的改革已经几近完成,但文官方面依旧层差不齐,政令不曾统一。”
“只有加强法令,才能做到四州百姓淳朴,声乐雅正,服饰肃净,人人敬畏官府而顺从,进入刺史官府,役吏严整肃然,人人恭俭敦敬,忠信尽职,毫无不良陋习。”
“进入国都,士大夫忠于职守,出私门入公门,出公门归私门,不因私事行旁门左道,不拉帮结派,不朋党比周,办事为人无不明通而为公。”
李法目光如炬,死死的盯着秦侯嬴斐一字一顿,道。
“秦侯府,朝议有序,听诀百事无所滞留,运转井然宛若无任之治。臣请主公下令修律法,改革文官体系,以正视听。”
“嗯。”
点了点头,秦侯嬴斐双眸微微闪烁,他清楚李法说的这番话出自荀子的强国篇,是荀子初次入秦的所见所闻。
那时候的大秦帝国正是威严如日中天的时候,当时始皇帝之威霸绝八荒**。
第九百三十一章 三公九卿的人选()
当年的大秦法令严明,作为中原大地的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始皇帝嬴政的赫赫威名,盖古凌今,这样的盛况更是空前绝后。
秦侯嬴斐心里清楚,就算是自己一直向前,终其一生也未必会让中原九州繁华兴盛,能够与始皇帝比肩,他心里清楚,哪怕他是穿越者也不行。
在这个历史的天空下,有着太多的精才艳艳的人雄,秦侯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甚至于后世的太祖,但是纵观古今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与祖龙秦始皇比肩。
大秦始皇,号称祖龙,更是功过三皇,德盖五帝。这样的盖世枭雄,万古唯一!
。。。。。
秦侯嬴斐心里清楚,在久远的大秦帝国,制造工艺已经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就连后世的流水线作业都开发出来了,更有大秦箭阵威风赫赫,杀敌匈奴望风而逃。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大秦帝国的法制,以及政治的清明程度,都是华夏历朝历代从未达到过的高度,而且自秦之后,两千年的历史中都是以秦制图存。
由此可见,大秦帝国深入人心。
。。。。。。
“呼。。。。。。”
深深地吐出一口气,秦侯嬴斐将脑海中的念头晃掉,四百年前的大秦,太过于神秘强大,太过于震撼人心,留给后人太多的遐想。
他心里清楚短时间内自己与秦侯府根本就达不到那种境地,大秦帝国的六世积累,留给了始皇帝太多的宝藏,尤其是自己恐怕一生都没有可能企及。
“关于修订律法之事,就由李法主持,由韩文等人协助,适当的减轻一下刑罚。非造反大罪不得株连九族。”
“诺。”
秦侯嬴斐心里清楚乱世用重典,只有严刑峻法才能让治下之民,不敢犯事。他心里清楚内圣外王的道理,但是从后世而来的秦侯嬴斐心里清楚法制才是发展的潮流,哪怕这股潮流太迟。
在他看来治理一个国家就要法律森严,上层极度集权,对于民众在法律准绳之内给予自由,唯有这样的才能长治久安,让大秦帝国亘古长存。
望着李法转身离去,秦侯嬴斐方才将目光重新落在了蒋琬等人的脸上,沉默了片刻,在心中酝酿了言辞,道。
“韩侯袁绍称公立国之事大家想必都清楚了,本侯这一次想要问的是,对于此事本侯应该如何做,此刻只有我等三人,奉孝与公琰直言便是!”
对于自己的这两个心腹重臣,秦侯嬴斐没有一丝的隐瞒,因为他清楚称公立国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这件事关乎整个秦侯府。
虽然自己乾纲独断,也能够将这件事决定下来,但是称公立国事关整个秦侯府,他不能让跟随他文武寒心。
。。。。。。
“主公,韩侯袁绍称公立国已经打破了中原九州明面上的平衡,有了韩侯带头,天下诸侯势必会纷纷称公立国,真正的进入战国乱象。”
说到这里,蒋琬望着秦侯嬴斐一字一顿,道:“臣以为,主公当学韩侯称秦公,建立大秦。”
这一刻,郭嘉与蒋琬两个人目光有些热切,因为秦侯嬴斐称公立国,他们就是开国功臣,一直跟随秦侯嬴斐,为的不就是这一刻么。
一想到心中的抱负即将会实现,蒋琬与郭嘉心中激动不已,毕竟大势所趋,时机已经成熟。
“臣以为公琰所言甚是,主公当称公立国,建立大秦。”
。。。。。。
“恩。”
见到麾下的两大重臣纷纷劝谏,秦侯嬴斐自然清楚自己称公立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对于郭嘉与蒋琬的心情他能够理解,人臣跟随人君,为的不就是这一天么。
“公琰所言有理,本侯称公立国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三公九卿的人选,你二人可有推荐?”
闻言,郭嘉与蒋琬神色一顿,彼此对视一眼,双眸之中精光亮如星斗。只是他们心里都清楚三公九卿的人选,在秦侯府想要找齐并不容易。
抛除九卿人选不谈,三公毕竟是一个朝廷的面子,秦侯府的众人都太年轻了。就算是最年长的蒋琬也不过是刚过而立之年。剩下的郭嘉等人更是只有二十五六,根本就不足以有担任三公重臣的威望。
心中念头闪烁,三个人在书房中彼此沉默着。希望想到一个很好地解决之策,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这件事拖不了太久,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
。。。。。。
郭嘉眼珠子一转,抬起头看着秦侯嬴斐诡异一笑,道:“主公,臣有一个人选可以担任三公。”
听到郭嘉的话,秦侯嬴斐深深地看了一眼郭嘉,道:“奉孝认为谁可以担任三公,直接说出来就是,不必忌讳。”
在秦侯嬴斐与长史蒋琬的目光下,郭嘉眼中掠过一抹笑意,道:”臣以为,当由蔡公担任御史大夫,公琰担任左丞相,元直担任太尉,如此一来三公重臣具备,至于右丞相,臣找不到人选。”
“恩。”
点了点头,秦侯嬴斐心里清楚郭嘉的建议无疑是最正确的,相比于后来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他更喜欢大秦帝国的中央官制,其实也就是三公九卿制的前身。
秦侯嬴斐喜欢大秦帝国的中央官制,并不是盲目崇拜大秦,而是他从大秦度过的中央官制上看到了军政分离的苗头。其实大秦帝国的中央官制,更像后世的三权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