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他将袁尚待在身边,袁谭,袁熙二人分镇幽州与青州,就是为了培养他们独镇一方的能力。
曾经他以为在有生之年,一定会看到天下一统的局面,但是他没有想到,秦王嬴斐恐怖如斯,中原大地上的每一个枭雄,都不是易于之辈。
这个时候,韩公袁绍心里有一种感觉,有生之年,他是看不到天下一统的局面了,正因为如此,立储君成了韩|国迫在眉睫的事情。
“王成,以你之见,孤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那一个可为储君,为韩国撑起一片天?”
……
面对韩公袁绍的询问,王成眼底掠过一抹凝重,他没有想到袁绍居然向他询问立储大事。
他比任何都清楚,在立储这件事情上,就是一个死结,不参与其中,将会被一朝天子一朝臣淘汰。
但是如果参与其中,无疑将会犯下大忌讳,特别是一旦站错队伍,将会遭受对方雷霆暴雨一般的打击。
心中念头闪烁,王成沉默了一会儿,方才迎着韩公袁绍灼热的目光,道:“禀君上,臣以为长公子武功方面是最高的,在君上平定河北的过程中就屡建战功,后来也自己南征北战,拿下整个青州。”
“在三位公子中功劳是最大的,可惜有一点桀骜不逊,不过这都是武将的通病,不足为奇!”
“二公子生性谨慎,颇有英雄之气,但其在朝中无支持的大臣,是三位公子里面根基最弱的一方。”
“至于三公子深受君上喜爱……”
……
王成也是一个妙人,他心里清楚韩国立储绝对不能由他来建议,故而只是说了一些三位公子的优劣。
颇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王成,韩公袁绍眼眼底掠过一抹幽深,一字一顿,道:“孤给熙儿许配了中山甄氏,足以补足妻族的力量。”
“王成,立即下令,二公子袁熙与中山甄氏之女甄宓尽快完婚。”
“诺。”
点头应诺一声,王成连忙转身,他想要快一步逃出这个是非之地。就在他刚要离开的这一瞬间,袁绍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同时传令丞相,军师以及鞠义三人前来大明宫!”
……
闻言,王成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他心里清楚,韩公袁绍心中感觉到了迫切与强烈的不安。
正因为如此,韩公袁绍才会如此急迫。
……
“哎!”
叹息了一声,韩公袁绍眉头大皱,经过这一次的北上大幕,让他见识到了此刻秦国的强大。
他心里清楚,秦王嬴斐正值壮年,魏公曹操虽然年长,却太子曹昂早立,只有他太子之位悬而未决。
感觉到身体逐渐不支,健康状态不好,袁绍不得不为韩国的未来打算。
他要早立太子,避免袁谭三兄弟争权,使得诺大基业分崩离析。
……
“我等见过君上!”
不一会儿,田丰与沮授,鞠义三人联袂而至,朝着王座上的韩公袁绍躬身行礼,道。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坐。”
左手一挥,韩公袁绍看着三人,道:“三位爱卿,今日孤召集尔等前来,是为了太子之事!”
说到这里,韩公袁绍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死死的盯着三个人的神色变化,道:“三位爱卿以为,袁谭,袁熙,袁尚三人之中,何人可立为太子?”
韩公袁绍的话说的直白无比,根本没有丝毫的隐晦,他直接当着田丰三人的面,将心里话问了出来。
因为他想要综合众人的建议,选出一个最合适的太子,保证韩国的未来。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各执一词,各有千秋。()
“三位爱卿,以为袁谭,袁熙,袁尚三人,何人可为太子?”
这一次,韩公袁绍问的很直接,一点也没有忌讳,因为他清楚韩国当下的危机,更加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
特别是从大幕上撤军南下,他已经感觉到了身体的变化,韩公袁绍心里清楚,相比于秦王嬴斐,他更应该考虑后事了。
……
面对韩|国之外关东诸国以及秦国的虎视眈眈,以及韩|国内部已经风起云涌的诸子夺嫡。
这让韩公袁绍一时间感觉到压抑,感觉到了心惊胆战,因为他清楚这个时候,到了韩国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
是鼎立一方,还是成为秦国统一的垫脚石,都需要他做出最强硬的选择。
立储!
对于当下的韩公袁绍,以及韩国文武而言,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
正因为如此,韩公袁绍对于田丰与沮授,鞠义三个人充满了期待,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三个人就是韩国最大的支柱。
只要立下太子,再有田丰,沮授,鞠义等三人鼎力相助,必然会让韩国鼎立于河北,至少三十年内没有后顾之忧。
一念至此,韩公袁绍心中涌起一抹热切,他望着沮授与田丰等三人,眼神之中充满了期待。
……
闻言,沮授与田丰三人眉头轻轻的皱在了一起,他们都是中立的臣子,亦或者说是忠诚于韩公袁绍的。
他们都是一个时代的天纵之才,自然也清楚介入诸子夺嫡,将会让他们涉身危险之中。
如今的韩国朝廷,就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旦涉入其中,将会无法自拔。
……
如果不是韩公袁绍今日要他们三个人表态,他们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会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想法。
三个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了一丝凝重,田丰作为韩|国丞相自然需要第一个表态。
“禀君上,自古以来立储当以嫡以长,或者以贤,如今长公子袁谭战功显赫,威望著于诸公子。”
“三公子尚幼,不足以拖以国事,臣以为二公子袁熙稳重以立事,或可以托付大事!”
……
田丰清楚三个人的才能以长公子袁谭最强,袁熙并不拔尖,但是袁熙有一点其他人不能比拟的优势,那便是性格坚毅,能够容人。
面对当下的局势,韩国不需要一个武夫当国,更不需要一个仗着君上喜爱的公子,而是一个性格坚毅,能够容人的继承者。
在田丰看来,二公子袁熙就是最佳人选,有道是矮子丛里拔大个,袁熙就是最适合韩国的继承人。
“呼……”
面对田丰的直言不讳,韩公袁绍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心中有着复杂,他没有想到三公之首丞相田丰,居然看中的不是长公子袁谭,也不是三公子袁尚。
而是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二公子袁熙,心中念头闪烁,韩公袁绍忍不住朝着沮授,道:“军师,你以为谁有资格立为韩|国太子?”
闻言,沮授脸色微微一变,从韩公袁绍刚才的一系列反应,就可以看出,袁绍对于二公子袁熙是放弃的。
一念至此,沮授朝着韩公袁绍,道:“禀君上,长公子长于军事,二公子默默无闻,三公子自幼跟随在君上身边,熟悉朝廷运转。”
“深得朝中诸将与大臣之心,臣以为三公子贤明孝顺,当为太子。”
……
“嗯。”
不得不说,沮授跟随着韩公袁绍时间最久,他自然清楚韩公袁绍的小心思,袁绍一直以来,不公布太子人选,不是他拿不定主意。
而是他想要扶持三公子袁尚继承韩公之位,但是天下悠悠之口难堵,始皇帝立幼以亡泱泱大秦的例子就在前面。
就算是以韩公袁绍的嚣张跋扈,也不得不小心谨慎忌讳良多。
……
看到这一幕,袁绍眼中掠过一抹凝重,田丰,沮授,鞠义三个人已经有两个人表态,他也不能顾此失彼。
况且鞠义作为当下韩|国第一大将,对于韩军影响极大,太子一事在于文武,他必须要得到鞠义的鼎力支持。
“鞠义,对于立储之事,你有何看法?”
面对韩公袁绍的目光,鞠义眼底掠过一抹凝重,心中念头闪烁,沉吟了良久,方才朝着袁绍,道。
“禀君上,当今之局战乱纷纷,秦王嬴斐以一己之力镇压天下,关东诸国纷纷图强求存。”
“面对外敌环伺,我韩国必须要有一位强势之君,唯有如此,才能让韩国继续鼎立河北。”
说到这里,鞠义朝着韩公袁绍,道:“君上,臣以为长公子战功赫赫,威望冠于诸公子,又是君上嫡长子,不论是立嫡立长,都应该是长公子。”
……
随着鞠义的一番话出口,顿时让大明宫中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