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清楚,这一次赌注一旦失败,就算辛氏不亡,也将会遭受四面八方的压力与打击,让辛氏一蹶不振。
对于这一点,辛评心里一清二楚,故而,这一次他开口直白而简单。
……
“仲治兄所言甚是,这个天下正在酝酿着一场大风暴,而韩国与大公子首当其冲,稍有不慎将会国灭身死。”
郭图眼底掠过一抹凝重,看着正襟危坐,仔细倾听的大公子袁谭,一字一顿,道。
“如今君上北伐大幕,凯旋而归,二公子,三公子皆在邺城,只有对大公子不闻不问,由此可见在立储之上,纵然君上没有决定,也已经有了偏向。”
“更何况大公子最近这些年,战功赫赫,稳定地方,可以说是威望与功勋皆诸公子之首。”
看着脸色变得越发难看的袁谭,郭图一字一顿,道:“既然这样,君上都未曾有丝毫的动容,由此可见君上的态度,况且大公子作为君上嫡长子,哪有嫡长子过继一说。”
“从君上最近的举动来看,对大公子可以说是风雨欲来,若是再不采取行动,恐怕将会沦为别人的阶下之囚。”
……
郭图的话没有丝毫的转圜,他直接将袁谭的处境一一点出,同样让袁谭直面袁绍的态度,让他清楚郭氏与辛氏的重要性。
这一番话,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郭图为了郭氏,也为了袁谭,可以说是拿出了真本事。
“君父以袁尚美貌及对姨娘刘氏的喜爱,本就占据巨大的优势,这一点就算是我与二弟皆不可争!”
袁谭眼底掠过一抹幽深,他看着辛评与郭图,冷冷一笑,道:“君父好谋而无断,耳根子极软,有了姨娘在耳边吹风,就算是本公子几下汗马功劳,也不及万一。”
“两位先生都是当世大才,袁谭心有不甘,恳请两位先生助之!”
袁谭站起身来,朝着辛评与郭图深深一躬,道:“若是能成大事,本公子必以两位先生为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画大饼!
这是一个政客最应该掌握的技能,很显然袁谭此刻就炉火纯青,因为他清楚,如今他能够依靠的就是身边的所有力量。
只要能够击败袁尚以及袁熙,袁谭不介意给辛评与郭图画下大饼,因为只要他成功,自然有能力兑现承诺。
他可是清楚辛氏以及郭氏,在这河北之地,到底拥有怎么样的恐怖能量,就算是不如当初四世三公的袁门,也相差不远了!
特别是如今的袁门,经过袁绍与袁术的分离,再也不复当初之势。
“公子以国士待我等,我等必以国士抱之。”
辛评与郭图跟随在袁谭身边,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袁谭感受到他们的重要性,从而拥有从龙之功。
因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家族兴盛一世,在袁谭一代也能继续兴盛不衰。
……
“大公子,根据我等的消息,君上身体抱恙有段时间了,这一段时间的舟车劳顿,将会进一步加重。”
郭图脸上露出一抹狰狞,看着上首的袁谭,道:“大公子应该立即前往邺城,唯有如此才能在最新的局势变化下,率先夺得先机。”
“如果继续滞留青州,一旦君上发生意外,恐怕将会让三公子捷足先登!”
……
“嗯。”
微微颔首,袁谭也清楚郭图的话有道理,沉默了一会儿,道:“郭公所言甚是,只是君父未召,本公子该以何理由前往邺城?”
袁谭心里清楚,当初由他担任青州刺史之际,韩公袁绍曾叮嘱,若非重大事件,不得擅离职守。
他可是清楚韩公袁绍对于韩国的掌控,只要袁绍不死,就算是他再如何挣扎,也无济于事。
如果说秦国是秦王嬴斐的一言堂,那么韩国就算是不同也相差不远。
“君上漠北大捷,凯旋而归,这便是最大的理由,公子为何视而不见!”
……
随着韩公袁绍的班师回朝,韩国内部的斗争彻底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前的隐晦,彻底爆发了出来。
这一刻,不仅是长公子袁谭在青州刺史府密谋,同样的二公子袁熙,三公子袁尚都在各自的府邸密谋。
因为他们都清楚,韩公袁绍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
幽州刺史府。
袁熙望着蔚蓝的天空,心中念头闪烁不定,他心里清楚,自己既不是长公子,又不得袁绍的疼爱。
他对于自己的处境了如指掌,幽州虽然兵众,但是他无世家大族鼎力支持,更没有谋士出谋划策。
正因为这一点,反而让他将整个韩国风雨欲来风满楼的局势一眼洞穿。
袁熙心里清楚,随着韩军在大幕上凯旋而归,这意味着储君之争将会达到白热化的阶段。
不管是蠢蠢欲动的长兄袁谭,还是恃宠而骄的三弟袁尚,都不可能看着袁绍一天天变老,而无动于衷。
“风雨欲来风满楼,韩国这艘大船在这茫茫乱世,又该何去何从?”
袁熙心里清楚,在长兄袁谭以及三弟袁尚两个人兄,他必须要选择一个,亦或者彻底置身事外。
……
心中念头闪烁,袁熙望着邺城的方向,他想不通袁绍心中的定计,他不相信君父袁绍会连这一点都看不到。
国之储君乃稳定国家的必要,当初席卷天下的大秦帝国,就因为没有早立太子,才给了赵高可趁之机。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这一刻的韩国,一如当年大秦帝国,储君的人选,牵动着各方势力的心,无数利益的划分。
这一刻,突然间袁熙感受到了袁绍的无奈,也许并不是袁绍不想早立太子,而是他左右摇摆,一时间忌讳重重。
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袁绍之忧()
朝南而望,袁熙看到的不仅是繁华壮阔的万里河,还有那隐藏在空气中的凛冽杀机。
他相信,随着君父这一次大捷,邺城之中,将会爆发出惊人的动荡,到时候韩国的储君人选,也将会在重重迷雾之中,大白于天下。
只是袁熙心中热血尚未沸腾,就已经彻底变得冷却,因为他心里清楚,不论如何,太子之位都轮不到他。
毕竟立嫡立长都有长公子袁谭,而三公子袁尚有袁绍的偏爱,他袁熙除了手握幽州军政之外别无其他。
这样的他,拿什么来争!
……
“二公子,君上给你安排了一门亲事,乃中山甄氏!”
……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袁熙嘴角微微抽搐,整个人看起来有些颓废,从一开始,他就清楚他的婚姻,只能是利益的结合。
但是他没有想到会是中山甄氏,由此可见,袁绍对于他的不在意。
中山甄氏虽然是东汉太保甄邯的后代,家中世袭二千石俸禄的官职,甄逸更是官至上蔡令。
但是在这个时候,甄逸已经亡故,甄氏早就没有了太大的影响力,他们虽然富甲天下,但是他想要上位,富甲天下并没有大用。
只有政治家族的联合,且其中有人在韩国担任三公九卿之职,唯有如此,才配的上他,配的上袁氏。
如今韩公袁绍这样做,根本就是在侧面暗示,让他绝了争储君的心思,安分的做个好人。
只是袁熙心里清楚,自己有什么资格安分守己,不管是长兄袁谭登基,还是三弟袁尚上位。
自己都将会是最先打击的那一个,毕竟他身体里与他们留着同一样的血,那个位置他们能够坐上,袁熙也有资格坐上。
不争就意味着死亡,袁熙不是傻子,自然清楚皇室宗族里面的龌龊。
他还不想死,只是不想死,他有没有丝毫破局的能力与策略,一想到这里,袁熙就感觉到头疼。
“甄氏……”
……
邺城。
韩|国之中风雨欲来风满楼,作为韩|国的实际掌控者,韩公袁绍自然而然感受到了。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韩公袁绍一清二楚,他心里清楚,自己年过不惑,再加上连年征战,身体伤痛累累。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不支的地步。
……
韩公袁绍比任何人都清楚,如今关东诸国以及秦国内部和谐,一心恢复国力,意图争霸天下。
不管是秦王嬴斐还是魏公曹操这些大敌都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心逐鹿中原,但是他后继无人。
这些年,他将袁尚待在身边,袁谭,袁熙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