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念皱起了眉,直到10秒倒计时结束,她的眉头都没松开。
结果出来了。
吕林兰是布,陶念是石头。
吕林兰胜。
第5章男人就要爷们点5
吕林兰知道陶念从一开始就怀疑她,肯定不会相信她的话,所以她故意将自己所出手势告诉她。果然,陶念一定是认为她出的是石头或者剪刀,所以她自己出石头最为稳妥。
比分变成了四比二。
关键的第七次依然毫无停顿地在五秒的间隔之后开始了。
两人再度将手放在了挡板之下,吕林兰依然笑着说:“这次我出的是石头。”
陶念紧张地盯着吕林兰的表情,看得出来她在纠结到底要不要相信吕林兰的话。
吕林兰微笑。
陶念一只纠结到了倒计时结束,双方的手势都显露出来。
吕林兰是剪刀,陶念是布。
吕林兰胜。
比分变成了五比二。第二局结束,吕林兰又拿下一局。
第193章 都记住了()
来宾们跟掌门在寒暄的时候,时间稍长,就不能一直盯着对方看。眼睛自然就会望向其它地方。有时候,就会望到吕林兰。
男多女少,万绿丛中一点红,倒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并不怎么重要。
对于凡人世界的军营来说,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那是因为士兵有强烈的荷尔蒙。
现在,来宾是修士,而且还是高阶修士。荷尔蒙极少,或者说基本没有了。因而“万绿丛中一点红”什么的,也就是留下一点视觉上的印象。并不会直接刺激出喜欢。
——
所以,多数来宾,仅仅是知道乘风派这边,接待队伍里有个女子。
在这里,知道,还不等于记住。
眼睛一看,神识一扫,非常复杂。说个简单的,那就是拿相机照了一张。
也就是说,来宾们眼睛一看,神识一扫,就记屯几亿相素。但是他们心中关注的,可能一个相素都没有。如果有需要,他们翻看自己的忘记,倒也能记起来。但此刻,多数来宾并没有主动去记住吕林兰。
多数没有,对立面,就是少数有。
说少数有,其实这个比例也大了点。因为一般说多数少数,都是三七开。
所以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多达三成的少数来宾去记住吕林兰。
但是,却有多达三成的来宾去打量吕林兰。
为什么打量呢?第一动因,还是因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第二个动因,恐怕就是吕林兰所站的位置了。
吕林兰所站,是记名弟子的最前面。再进一步,就是亲传弟子了。那么,吕林兰会再进一步吗?
判断一个人会不会再进一步,依据通常是这个人以前的进步情况。
倘若吕林兰最初成为记名弟子的时候排列在最后面,共有二十名记名弟子,吕林兰每年上升一位。那么,二十年之后,吕林兰就站在最前面。朝此速度,下一年,那将会成为末位的亲传弟子。
但实际上,此前若干次门派高层聚会时,都没有吕林兰的身影,同时也没有听说过吕林兰这个人。她一出现,直接就站在了记名弟子的最前面。于是乎,下一次,就算吕林兰站在亲传弟子的最前面,那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两个动因,让那三成来宾打量了一下吕林兰。
修士的打量,绝对不是看五官看相貌看风情,而是看修为,和看与修为有关的其它。
看修为,吕林兰是金丹大圆满。这个修为,只能说不输于男弟子,并不算多么出奇。于是乎,这一项,就忽略了。
与修为相关的其它——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练气期,那绝对是资质。
筑基期以上,就变为悟性、毅力、心性等各方面。对这个,每个修士的看法还略有不同。
但现在,吕林兰就站在那里。来宾们只能远观,还不能久看。匆匆打量几秒,能看出什么来呢?
能够看出的,无非就是一个人的神态和气质。
——
前面说了眼神、神态和气质。到这儿,变成神态和气质。是因为角度不同。
前面三个,是吕林兰展现出来的。后面两个,是来宾打量时会注意到的。
实际上,在那些来宾心里,自认为注意的,并不是神态和气质,而是气度。
但气度又是什么?此处不要看词典。
真正答案是:气度,就是来宾们的自以为。
这样的误解很多。譬如:修为高了,学问也就高了。
所以,在吕林兰静止,来宾们又只能匆匆打量几秒钟的前提下,实际上来宾们注意的,并不是气度,而是神态和气质。
眼神呢?因为不能对视而忽略。想想吧,如此场合,如此高端的来宾,一来,就跟接待方站在后面的女弟子对视,那将会多么荒诞。
于是乎,来宾就读取了吕林兰神态的温和和气质的温暖。
两个都带温字,但却是一个让人亲近,一个让人保持距离。
那绝对是违和的。
因为违和,所以就记住了。倒也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理由。
再所以,记住吕林兰的来宾,是少数,却高达三成左右。
现在进入猜拳模式。此模式是玩家和次世界本土人物之间的对决,每人每次出“石头”、“剪刀”或者“布”,石头战胜剪刀,剪刀战胜布,布战胜石头。每个次世界本土人物的性格不同,猜拳的方式不同。此模式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至少猜拳五次,先赢五次者赢得此局。】
系统声音完全落下的时候,吕林兰发现自己又和陶念一起到了全白的房间里。
只不过这回两人之间并没有长条形的桌子,有的只是一块及腰高的圆形木板,下方用一根棍子支着,而她则和陶念一人一边相对站着。而这一次,陶念跟吕林兰第一次做主线任务时的表现有些许不同,没当时那么僵硬了,脸上也多了点表情。
木板中央依然有一个液晶屏幕,此刻白底屏幕上显示的黑色信息总共有两行,第一行是:第一局,第二行是个数字:135。
有了上回的经验,吕林兰立刻就明白了,135是个倒计时。也就是说,第一局她跟陶念有135秒的时间分出胜负。
而在两人的身前,各有一快单向移动挡板升了起来,稍稍向两人那边倾斜,而挡板下方有一个拳头的图案。这块区域是让两人提前将手放上去,做好手势后等挡板变成全透明的,就可以看到胜负了。如此一来,两人动作快慢所导致的投机行为也被阻止了。
猜拳这项活动,历史悠久,玩法简单,风靡全世界,最早却是起源于中国。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手势令的记载,石头剪刀布的猜拳游戏应当可以追溯到那时候。
很多人觉得猜拳游戏的胜负靠的只是运气,但吕林兰却认为,猜拳是一种博弈。通过上一次两方的出手判断对方这次会出什么,充分考虑到对方会有的同样想法,自己的出手又该怎么选择,而对方要是同样考虑到自己这边的想法,也会做出相当的应对,那么自己这边又要多考虑一步。
简单来说,甲方上次出剪刀,乙方这次会想出石头,而考虑到乙方的想法,甲方会想出布,乙方如果想到了甲方知道了她的想法,就会出剪刀……绵延下去是无穷尽的。这样的策略大多数人都懂,吕林兰以前玩猜拳的时候,除了这个策略,还会结合对方的眼神,动作,神态来综合判断,综合下来胜负在八二开,她胜得多。
很快,倒计时开始了变化,从135开始变小,而与此同时,这个数字旁边出现了一个小一号的红色数字10,同样开始变小。
吕林兰猜测红色倒计时结束就要开结果了,便立刻把手放到了单向玻璃挡板下方。这单向玻璃挡板从她这边看是透明的,而当她看向陶念那边的单向单板时,又是不透明的,什么都看不到,她想陶念看她这边,也应该是一样的。
倒计时变成5的时候,吕林兰摆了个布。第一轮,她对陶念的猜拳方式毫不了解,只能靠概率。一般来说,剪刀石头布里面,剪刀这个手势相对最麻烦,一般来说人们会避开它,大多数人会以石头或者布开场,而不管是哪一种,吕林兰出布是不输的局面。
当倒计时变成1后,下一刻却跳成了5,字号相同,颜色换成了绿色。而与此同时,挡板变成全透明,两人都能看到对方的手势了。
吕林兰是布,陶念是石头。这轮吕林兰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