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后,吕林兰还试了火法术。是专门挑选的一种威力较小的法术。但实施起来,威力依然太大。
再往后,吕林兰就没有试验发术了。主要就是学习法术的手法。
学着学着,吕林兰突然想到,这今后,要是再布下个禁灵大阵,斩杀元婴,应该不在话下了。
这属于不应该出现的额外念头。
吕林兰立马驱除,再次约束心神,专心学习法术。
不过,这样学下去,基本上就相当于数量的积累了。当然,也有手法上的熟练度。
这种数量的积累,自然是非常枯燥的。
吕林兰就在这种枯燥的学习中,度过了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时间,倒不光是学会手法,肯定也熟练了一下手法。多的不敢说,至少,今后想要调用某种法术的时候,不至于想不起来。
——
量变质变规律,相信是家喻户晓的。
现在,吕林兰学习法术手法,就是一种数量上的积累。
当数量上的积累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某一刻,突然就产生了质量上的变化。
呃,这儿说的,并不是吕林兰的手术突然就升级了。
而是说,吕林兰突然联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比较研究。
早在练气四五层的时候,吕林兰就进行过比较研究。
当时主要比较的,是符箓和法术。
某个符箓符号,等于法术上的某种手诀。
最后,吕林兰虽然没有取得大成功,但还是取得了小成就的。
小成就是,凡是符箓有的,吕林兰都能够用法术,施放出来;凡是法术有的,吕林兰都能够绘制成符箓。
这样的小成就,并没有促使吕林兰修为增长,也没有造成吕林兰法术威力增大,但却让吕林兰战斗手段奇多,屡屡使用针对性手段,杀敌建功。
——
现在,促使吕林兰想起比较研究之事的,是数量积累,是法术手法的数量积累。
而这个混沌法术手法,却是周德整理过的,非常有规律。
吕林兰猛然想到的是,以前,混沌模式下,自己的混沌之力总是发不出去。现在,有了这些手法,能够发出去了。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发出去的呢?
答案是现成的:就是第一个手法。
吕林兰回顾了一下,混沌传承的所有法术,第一个手法都是相同的。因而吕林兰猜想,这个手法,就是调用混沌之力的关键手法。
这是可以验证的。
吕林兰切换到传统修炼模式,并把丹田的灵力灌满。起身,施展除开第一个手法之外的后续混沌手法,结果,法术发出了。
是水法术。其效果,比以前手法的,略强,但也有限。
换成火法术。吕林兰再次施展除第一个手法之外的后续混沌手法,法术也成功发出去了。
效果也是略强。
效果略强有限,相当于在说,这套手法比以前的手法高明,但高明得有限。
然后,吕林兰静静地站了片刻,先内视了一下,记清两个丹田的灵力多寡;接着又确认了一下自己肯定处于传统修炼模式,最后才施展混沌手法调用法术——这一次,是包括了第一个手法的。
结果效果巨增。是七倍还是十倍,暂时不清楚,但绝对不是略强有限了。
吕林兰默查了一下身体内部的情况,发现,尽管自己处于传统修炼模式,但刚才这一下,调用的仍然是混沌之力,而不是传统模式的灵力。
验证成功!
第一个手法,就是调用混沌之力的“打招呼”手法。
早在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吕林兰就想过,火球术前面的指诀,大致有两个功能,一是向天地规则打招呼,要发火球术了;二是向体内灵力打招呼,火属性准备好,按照既定的轨迹运动吧。
而火球符,后面多出的那部分,相当于把火球术保存起来,并留出激发开关。前面多出的那部分,则相当于向天地规则打招呼,要画火球符了,不是立即发出,要暂缓。
现在,混沌传承法术的第一个手法,就是在向天地规则打招呼:调用混沌之力了!
第84章 别与师父试招()
混沌法术手法,周德是整理过的,很规律,很系统。
当然,在这个修仙世界,混沌功法是周德创立的。先有周德,然后才有混沌功法。这么去看的话,倒也的确不是整理,而是创建得非常有序。
但不管是什么,现在就当作整理。
为什么要强行当作整理呢?那是因为,吕林兰的“比较研究”,只能说是整理。
两个都是整理,然后才方便进行对比。
——
这两者进行对比。很明显,吕林兰的整理,囊括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功法、法术、符箓,甚至还包括了炼器和炼丹的手诀在内,数量更大,范围更广。
不过呢,再怎么大怎么广,也还是量变质变规律中的量变层次。
现在,被混沌手法一刺激,质变就产生了——吕林兰突然想到,该不会有那么一套专门向天地规则打招呼的语言吧!
——
于是乎,接下来,吕林兰就往语言的方向,重新进行了研究。
半年之后,吕林兰得到了一套不完善的语言。
该语言的基础表现形式,也就是吕林兰认为最接近本源的表现形式,是手印。
其它的,诸如手法、指诀、符号乃至出言(类似言灵但又不是言灵,而是“言出法随”中的出言。通常起到确认和增强的作用),则是手印的转换形式。
组成该语言的基本单位,并不像汉语那样,是字;而是像英语那样,是词。当然,字母是肯定不存在的。
汉语的总字数,没有权威统计说明,据说大概有十万个。但汉语的常见字,无非就三千个左右。
汉语的常用词有多少个,同样没有权威统计说明。据说,也就五百个左右。
吕林兰研究出来的这套向天地规则打招呼的语言,肯定远远赶不上汉语。当前研究出来的词汇,也不过在一百个上下。
但是,有些内容,是不需要用这套语言去表达的。譬如:吃了吗?
这套语言,主要集中在与修炼相关的事宜上。如:隔断、连通、召唤、隐匿、禁止、恢复、成形、崩溃等等。
因而,这套语言用于日常生活,肯定远远不行;但用于修炼,却也基本够了。
——
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说的是,通过无数的实践,逐渐有了体会,有了感觉。然后把这些体会和感觉进行归纳整理,上升为一种理论。最后再用该理论,却指导下一步的实践。
现在的吕林兰,就是这样。
通过接收混沌传承,激活了以前做过的比较研究。两者参照,就有了感觉。继而归纳整理出一套语言。最后,再把该语言去应该于实践。
是的,接下来,吕林兰要做的,就是“把该语言去应该于实践”。
不再是混沌传承里面规定的手法。
先,明确那种手法要达到什么目的。然后,再用整理出来的语言去描述。描述的手印,动作大了,就翻译为指诀。这样一上一下之后,动作更加精简,效果更加强劲,吕林兰也更加快乐和高兴。
吕林兰结束闭关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
先跟陶念打招呼。
这是因为,吕林兰知道,陶念的修为远胜自己。想想吧,她足以保护自己到飞升,岂不相当于即将飞升的自己都打不过她。
不过呢,陶念没什么兴致说话。打招呼就仅限于打招呼了,未能熟络一下关系。
吕林兰想,反正时间还长,拉拢关系不必急在一时。接着就去找邱书仪了。
找邱书仪,不是因为她是侍从,而是因为她是结拜的妹妹。
如果是前世,有人服侍,是比较重要的。今世,不吃不喝,做清洁也有法术了,有没有人服侍,就不重要了。
所以闭关之前,吕林兰有个选择,就是辞退邱书仪。
吕林兰没有选择辞退,而是选择了结拜,从心里讲,是要带上一个拖累的意思。
带上拖累,通常不是好事,但特殊时期,也未必就不能变成好事。
人生于世,修士奋斗于世,都要做事。倘若什么事都很简单,什么事都很顺利,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厌倦,感到无聊、没意思等等。
有了拖累,做事就困难些了。克服困难,把事做成,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