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也该着手准备些东西过冬,便在街上买了几个大竹框拖到无人的地方收进背包,然后拖着布口袋在各处摊贩三两斤的买米买菜卖肉。
同一家她只敢买一次,挨着太近的也不敢买,然后还要躲开人群收起东西,真是劳心劳力。
看看时辰不算太早,反正一口气也买不成个胖子,便收手了,想着在那书店学习了好几日了,也该再意思意思,便在点心铺包了两包栗子,又要了葫梨花醉,去了知味书斋。
到了书斋,墨七七把酒孝敬给掌柜的,两包栗子侍墨和侍笔一人一包,天气渐寒,店里头也燃了火盆,恰逢这会没客人,掌柜的把酒放在火盆边上温着,招呼他们三个过去烤火。
四个人围了火盆一圈,掌柜的小口小口的抿酒喝,侍笔和侍墨两人剥栗子吃,墨七七拿着书,握着笔,翻了新页,请教他们新字。
每个字的边上被鬼画符的糊了一堆除却墨七七自己个旁人谁也看不懂的东西,侍笔和侍墨一开始还苦口婆心的劝她要爱惜书本,莫要再上面乱写乱画,后来见她屡教不改,就歇了那份心,全当没瞧见。
墨七七标了一个字,又念了几遍,把书低了侍墨跟前:“这个呢,是什么?”
侍墨瞄了一眼,含糊不清道:“十,欢实的食。”
第15章 下雪了()
“什么???”
掌柜的赏了他一个响枣。
他忙咽下嘴里的栗子,重新说了一遍:“职,官职的职。”
标完这一页的最后一个字,她就停下了,今天一下午都没两个客人,侍笔侍墨一直都不忙,她逮住机会,一直不住的问,都标了十几页,洗了笔墨,把今天学的新字念了两遍,看看天色,不早了,便同他们道了别,自回家去。
今天瓦罐里的粥比平时要少了一半,不知是什么原因,不过她并不在意,把粥往汤罐里一倒,洗了瓦罐放在墙边,粗略数一数粥,都攒了有满满四五罐。
系统送的馒头和乌鸡汤她都吃完了,除却这几罐粥和今天买的菜、米、肉,背包里再没有什么余粮了,她琢磨着,改日是不是该买些卤肉烧鸡什么的放着。
把背包一整理,银两、剪子、碎布头、杂七杂八的东西放在一个大框子里,成了杂物筐。
今天买的米、罐子装的油盐、放在一个框里,成了粮油框。
肉和菜放在一个框里,成了菜筐子。然后用具占一个格子,空下的框子篮子占一个格子。
她性格谨慎,总是习惯把东西整理好,格子空着,免得哪天万一需要用到时,格子却空不出来,弄出什么不好的状况来。
这几日阿南起早贪黑的上了几次山,砍了不少茅草和柴火回来。在棚子四周加了几个稍微粗些的柱子,顶棚上还用树皮多盖了两层,棚子的三面用累磊到顶的一尺多长的柴火各磊一面,既挡风,又不占地方。
反正她一个人住,不用太宽敞的。至于棚子的门帘,则多加了几层茅草,这么一来,确实要暖和许多,起码不漏风了。然后用细竹子扎了两个排床,底下横几根木头,上头厚厚的铺了一层草,竹排子压上去还有些软,比直接在地上铺茅草好多了。
第五日时,阿南给她送来了衣服,一个大布包包裹着,有了新衣裳,她把身上就这亵衣裤换了下来,每天晚上洗、洗了烘干、然后又穿,穿了又洗,这棉布本就容易烂,让她这样折腾,早叫唤着要罢工了。
烧了热水,蹲在桶里美滋滋的泡了个澡,然后把今日学的新字又默读了一遍,就上床睡觉去。
第二日早起,觉得气温比往常要更冷些,撩了帘子一瞧,外头白茫茫一片,一夜间,不知不觉,雪就下了有两寸深。
一群起得早的孩子们乌拉拉的在雪地上跑来跑去,白净的雪地顷刻间就被印上许多脚印,大人们则拿了扫帚铲子扫了雪到河里去,必须早早把雪铲了,大家住的都是草棚,不铲雪,雪一化水流到屋子里来,更没法住了。
小孩子们却是不懂的,只怨父母把雪铲走了没有玩的,嘟嘟嚷嚷的不依,个别的还在地上打滚耍赖。
墨七七在家门口这片雪地上来回溜达了几圈,满足一下自己的童心,就找了个木面子去铲雪。
她毕竟人小,也没有趁手的工具,忙活了一早上,才把周围这一小片地方的雪铲走,下了雪就容易冻手,她怕手冻伤起冻疮,忙搓热了收,用热水又泡了泡,抹上些前几日买的雪花膏。
喝了罐粥,估摸了下时辰,便决定今日上午不去书斋了,因为路太远,下了雪就更是难行,万一过去了,那掌柜上午不开张,她就该郁闷了。
在家里的小桌子上摊开纸笔,开始一笔一画的练字,说是小桌子,其实就是两边一摞砖头,中间横一块木板子,凳子是别人锯下的树墩子,都是捡来的。
她这个读书写字的任务的进度条已经走到了三分之一,其实这本《千字文》上的字,她已经认了有五千多个,之所以进度条才这么点,是因为她没写。
读书写字,认字占一半,写字占一半,她如今的字并不好看,虽然比之刚开始要好许多,起码不会再叫人认不出来,不过也不急,先全认完,然后等字好看些了,再将它抄一遍便是。
午时,她上酒肆打酒,恰逢今日新上了羊羔酒,许多人在买,她便也要了两斤,又在旁边的食肆买了一只烤鸭,再上零嘴铺子包了一包松子糕一包花生米。
到了知味书斋,掌柜的眯着眼,冬眠一般无精打采,和侍笔侍墨三人正围着火盆烤火,果然,侍墨告诉她,掌柜的觉得下了雪,天气太冷,决定每日只午时到申时开三个时辰的店。
墨七七让侍墨帮忙抬了小几过来架在火塘上,然后把羊羔酒、烤鸭、花生米、松子糕一一摆上,再取了个酒杯来,给掌柜的满上一杯酒。
闻见酒香,掌柜的这才活过来般,拿起酒杯抿了一口,砸吧了嘴道:“下雪天最适合饮羊羔酒,滋补暖胃。”说罢,自己又满上。
侍笔和侍墨还有墨七七就在边上吃烤鸭就花生、松子糕。
吃上一会东西,墨七七便拿了《千字文》出来,继续一个字一个字的请教,拢共剩了一千来字,她打算一次学完,然后再买上几本字帖,回家自己练字,她的鞋子是布鞋,下了雪,来来回回的赶,底子都有些湿,怪是难受。
天将要黑的时候,墨七七才完成今个的计划,侍墨不解:“又不是明个不能学,哪里要这么用功。”
墨七七咧着嘴,伸个了懒腰,打了个哈欠:“明个我不来,都认了回家去自己练。”
今个认了一天字,有些头晕脑胀。
“为什么不来?”侍墨看了看外头的雪,敲了敲自个的头,反应过来:“啊,也是,下雪了,路不好走吧,那你等雪消了再来罢。”
也相处了这些时日,他两还真有些舍不得这个小不点,特别是舍不得她的零嘴儿。
墨七七在店里买了几沓子宣纸,又挑了两本所谓名家的字帖,同侍墨和侍笔道了别,又去同掌柜的道别,掌柜的只“唔”了一声,表示听到了。
说来这掌柜的也确实是个奇人,竟一次没问过她家住何处,是谁人家的孩子,搞得她编了一肚子的对策没地使。
第16章 《普华经》()
回去的时候路过熟食铺子,她又顺带买了两只卤猪手、一只小油鸡。
这些日子她就跟仓鼠囤粮食过冬似的,一点点的往回买东西,已经买了满满一箩筐的烧鸡、烤鸭、卤肉、猪手各种熟食,反正放在背包里既不会坏也不会凉,这东西,什么时候都能吃,她也就来着不拒。
回了家,吃完饭洗漱好,把今日学的字默读一遍,便上床睡觉了,这会的蜡烛和油灯都是昏黄昏黄的,她怕弄坏眼睛。
第二日起来,外头的雪正飘,估计是下了一夜,又厚了一寸多。
她将火塘里的火烧得更旺了些,在边上煨了瓦罐热水,又取了砂锅出来,放了洗干净的排骨进去,用火钳架在火上煲。
这儿的排骨竟然比肉还要便宜许多,只五六文一斤,她每日都买上几斤,让屠夫给剁开,如今都积攒了半框子的排骨、大骨。
这的锅都是老大一口的厚实铁锅,买来她也不方便用,尚不如买了砂锅,弄些汤煲,好吃又方便。
将砂锅放好,她又取了些干笋子干蘑菇出来泡上,然后将那本《千字文》取出来朗读了两遍,再在小桌上铺上纸笔,摊开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