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中华-第8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哈哈大笑,这话中所指,都是心知肚明,现在的情况虽然不能说很糟糕,但是这件原本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挑明后反倒是变得十分的奥妙,若是人人都装糊涂,那些后党请太后训政数年,倒是没人跳出来反对,那也就变成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现在,这边提前发难,把这大清祖制的东西搬出来,现在让慈禧听政可就变成了违背大清祖制的事情,现在后党那边似乎也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情况,所以帝党这边自然是大喜,人人都感觉胜利在望。

    翁同龢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推动此事,一旦皇帝亲政,他这个帝师那才是真正的帝师,否则也就是教太子读书的闲官。

    出席这si宴的都是清流大佬和重量级的人物,除了秦铠和左宗棠外,翁同龢还请了户部尚书李鸿藻、兵部shi郎许庚身、shi郎宝廷、大学士潘祖荫,这些都是极力支持光绪亲政的官员,很显然,今天这si宴不简单。

    翁同稣才敬了两轮酒,果然就迫不及待的抛出了惊人的话题,“昨日皇上看了徐桐的折子,十分震怒,之言这些luàn弹琴的jiān臣luàn我大清祖制!”

    李鸿藻早接上话头,“诸位,现在的朝堂之上,jiān佞小人可不再少数,毫无礼义廉耻可言,不思如何报国,眼睛只盯着宫里面看,见风使舵之徒尤为可恨”

    这两位的把话题扯起来,自然是想要这些位表个态,秦铠看了看居中而坐的主人翁同龢,这老家伙说光绪骂jiān臣,这话自然不可全信,不过光绪从四岁登基,至今已经12年了,时时刻刻生活在慈禧的yin影下,自然早想摆脱这位“亲爸爸”的掌控,这倒是事实。

    他琢磨着,光绪估计那是胆量也不大够,而这位帝师自然是要为自己的学生皇帝壮胆,所以才迫不及待的要拉上一票人,现在朝堂上自然没有人会出声反对光绪按时亲政,那玩意是违背大清祖制,这罪名谁可都背不起,所以后党那票人打的是继续听政的旗号。

    而今天来这里赴宴的,早都猜到了这码事情,自然都是大谈皇帝亲政的必要,就连秦铠也是夸夸其谈,唯有左宗棠并没有急着发表看法,一轮谈下来,他这个大清军机大臣的意见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都等着他发表看法。

    “叔平,我虽然也附议了尽早筹办皇帝亲政的大事,不过此事有三个坎要迈过去,一是宫里面的想法,皇上自己可有决断,太后那边还是个大问题,其二是醇亲王可有决断,若是明日醇亲王奏请太后继续听政,咱们也无需在这里闲聊此事,其三,九mén提督和拱卫京畿的中堂大人是何想法。”

    左宗棠说的不快,不过这里的大佬可都是明白人,都知道这都是关键之处,虽然翁同龢、李鸿藻之流都相信,若是明年皇帝下诏亲政,西宫也未必有什么大动作,但是,这样冒险的行动,谁也都无法预料具体的结果,稳才是官道的根本。

    “醇亲王那边,不瞒诸位,半个月前我就去见过王爷了,这件事情上,他顺势而为的可能,原本判断该是五五之数,不过至今他未曾上奏太后亲政,我想王爷那边也是在等机会吧!”秦铠喝了口小酒,先爆了个料。

    听到秦铠竟然已经si下就这件事情谈听过醇亲王的意向,这让翁同龢信心大增,他立刻接上说道:“皇帝聪明睿智,而且为人果断,这件事情上绝对不会有丝毫犹豫的,烈风这消息甚为重要,明日,我就去拜访王爷!”

    “不可!”左宗棠忽然开口阻止道,“叔平,此事我看只可顺势而为,若是宫里面少有局面失控之感,只怕辛酉年的祸事不远啦,九mén提督毓朗可是太后手里的红人!”

    一旁的许庚身chā话道:“毓朗与我有旧,我到可以去探知一二,以为想来,天大地大,那还是要看皇命才行,毓朗乃是黄带子、爱新觉罗的子孙,还是可以一试的。”

    这件事情谈到这个程度,欠缺的只是行动了,众人各抒己见后,很快朝堂上近日的内幕、宫内的消息很快就成了谈论的主题,而这个刚刚16岁的光绪小皇帝的心思,无疑是这些大臣们最关心的事情,这位皇帝若是个杀伐果断的人物,很显然亲政的可能xing就大增,毕竟所谓清流只是个完全松散的官僚团体,就是西宫一道谕旨就可能让清流彻底败退。

    宴会后,众人告退之时,翁同龢却冲着秦铠招招手,“烈风,我这边还有一些小事,想要委托与你,随我去书屋小坐吧!”

    秦铠自然不便拒绝,也mo不透翁老头想干嘛,这帝师的名头早就让这老家伙有些得意忘形了,竟然在si宴上打探这种敏感话题,虽然在座的未必就立刻把话题传出去,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这里的只言片语难保不被这些shinv、shi卫传出去,虽然不至于招祸,但也大有麻烦。

    等到了书屋,一个漂亮shinv送上香茗后就主动退下了,翁同龢拿出一篇文章递给秦铠,“秦总督,你可是大清少有的洋务能人,看看这份‘洋务新论’,是否有可取之处!”

    秦铠一头黑线,自己这狗屁文章的水平,说白了,去考个贡生都有些个难度,让自己点评文章不过现在可不能说咱八股文水平太次!接过稿子,好在文章用词断句倒也不难,也没有引用什么太深奥的古论,有一两处他没看明白,不过全文的意思却是看懂了。

    很显然,这是一篇讨论如何在大清体制下推广洋务的评论,其中至少有十余处提到两广、闽浙的一些新政,不过文章的重点还停留在兴办新学和开办产业的内容上,对于大工业时代的理解显然也有些片面,认为应重点筹集钱银,引进机器,这样在十年内定能赶上欧洲。

    秦大总督很奇怪在保守派出身的翁同龢手里看到这么一篇文章,要知道,清流一党和搞洋务的李中堂整天为了洋务吵吵闹闹,虽然因为清流干将们,如张佩纶、张之dong,也开始搞起洋务来,而且搞的有声有sè,颇为清流长脸,现在在这方面并不像当初那般当面抵制。

    但是翁同龢、李鸿藻这两个旧派大佬还是一场顽固的坚持自己的看法,对洋务派还是不予认同,不过闽浙和两广新学在教育中也并重了传统儒学的教育,所以他们倒也并非完全反动,只是持保留意见而已,现在却忽然拿出来这文章

    一个念头忽然闪过,能让这位如此看重的文章,那也就只有一个人应该可以,想到这,他自然也想到了翁同龢留下自己,完全不是为了什么事情,而是要明目张胆的拉拢自己!

    “翁大人,此文立意有据,论证得当,而且对西洋之学颇有见解,而且设想十分大胆、超前,十分难得啊!”秦铠笑眯眯的评述道。

    翁同龢听到秦铠的评价,也是十分高兴,“烈风,不瞒你说,这是当今皇上数月前看了你所写的帝国之崛起后所写!”

    他说完之后,笑眯眯的看着秦铠,原本期望这位会有受宠若惊的表情,不过这一点却是失望了,不过秦铠惊讶倒是有的,帝国之崛起这是当初自己送给张佩纶的见面礼,不过是仓促间摘录欧洲诸列强兴衰史而成的小册子,怎么会流到宫里面去了,这小册子的内容并没有付诸刊印,不过其中大部分内容重新编辑后,倒是成为了南洋大学历史必修课的重要内容。

    翁同龢自然也看到了秦铠的表情,哈哈一笑,“烈风定然是意外这书吧,是老夫写信向张幼樵索要你的书籍,这才拿到的,说实话,此书我看了也是大开眼界,谁想到他们一副绅士模样,原来泰西列强的发迹充满了征服和血腥,那日,威妥玛爵士和我聊天之时,我还以此嘲nong了他一番。”

    “”秦铠一头黑线,这翁老头那是没得救了,真是老古董啊,反倒是光绪似乎脑子还好点,懂得看列强如何发展工业,他也不高兴在这里磨叽,便问道:“翁大人,不知道,你所托还有何事?”

    你丫这么多废话,咱可没工夫跟你蘑菇

    翁同龢举杯,撇了撇茶叶,喝了口,然后说道:“明日下午,皇上想要招你进宫请教一些泰西的事情,此外,皇上还让问问,不知道烈风手中的有多少军力,战力如何!”

    前半句话,秦铠倒是听明白了,这光绪皇帝的决断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在这关键时刻招自己进宫,定然是要拉拢自己,前面左宗棠都说明白了,京城内的禁军不掌控,那一切还是都是西宫太后说了算,此外拱卫京畿的淮军,几日内可至的至少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