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家人自然对齐方问长问短,齐方也一一仔细的说给他们听,当然是尽挑些好听好玩的说,他老爹、老妈原本听说齐方去当了乡勇,多少有些担心,现在听到齐方把马尾船政说得跟天堂似的,倒也放下心来。
“小方,你们这个秦大人,照你说起来,那可不是青天大老爷嘛回头我可要去土地庙为你们秦大人上柱香,”齐方妈嘀嘀咕咕的念叨着。
“那是咱秦大人,就是天津卫的李中堂大人听到了,也要挑大拇指赞上几句,”齐方扒拉完饭,乐呵呵的说道,然后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包的紧紧的布包。
他把那个粗布包包放在桌子上,认认真真的打开死结,里面是一张红色的纸头和三个小布包,他拿起那张纸头,递给他老爹,“爹,这是章教官发给我的嘉奖令,知道不,全保安团四百多号人,就我一个拿到这嘉奖令,当着几百号人念上一遍那”
听到齐方的话,他老爹虽然不明白这劳什子嘉奖令是个什么官职,那听起来可不一般,忙接过去仔细看了看,可惜上面的字认识他,他可不认识字,不过下面那个红彤彤的方印,他也知道那是官老爷的印信,齐云也好奇的拿过来看了看,不过齐云下地干活早,也不识字。
“小方,你给我们读读,这什么嘉奖令”
“行我读啦,你们听好嘞……马尾船政嘉奖,保安团队员齐云训练刻苦,且在执行任务中表现突出,特通令嘉奖”齐方洋洋得意的念了一遍,然后把那张纸递给他老爹,“爹,替我收好罗”
齐方他老爹立刻把那张红纸小心翼翼的接过去,转头眼光在房间里转悠半天,匆匆跑到自己唯一的一口木头箱子旁,打开箱子把这嘉奖令放了进去。
齐方又低头开始解里面的小布包,等三个布包打开了,却突然发现家里安静的有些过分,抬头一看,一家四口大人,各个眼光发直。
“爹、妈、大哥、大嫂,怎么啦,这是我在保安团里今年挣的,都是正经的来路,这8两是饷银,这5两是年底教官给的红包,这10两那是秦大人嘉奖令给的奖励一共二十三两”齐方咧着嘴,看着桌面上的银子,眉开眼笑。
齐方妈伸手放在嘴里咬了咬,这才确信不是在做梦,忙转头对齐方爹说道:“老头子,小方这下算是有出息啦,咱家这几年欠邱老爷家的谷子和租佃明个儿就去还了,这剩下的还能帮小方张罗个媳妇”
“不行”齐方马上跳了起来,“妈,我后天就要回船政去,咱章教官说了,当兵就不要婆婆妈妈,等我当完兵回来再说”
齐方妈乐呵呵的看着长大了的儿子,说道:“依你……依你”
这一个春节,是齐方记忆中最快乐的一次,他看到大哥这些时候闲着,想到听秦教官提过的什么牙膏加工机,看来回保安团了,就去找章教官问问这事,多少能让大哥多挣些个补贴家用。
这一年春节,四百人的返家团在福州周围百十里地的村镇中绝对引发了一场大地震,这些出去时候还是标准泥腿子的队员,带回来的是身上的自信和骄傲,两天时间,凡是家里有保安团的人家,那乡里乡亲的上门就别提了,就连媒婆也瞅准了机会见缝插针。
两天后,当保安团的队员们回到火炮局时,作为他们的教官,周瑞东和章奎都看到了一丝奇特的变化,这些原本老实巴交的队员,现在身上除了自信外,竟然还带着一丝骄傲。
“这帮小子,”章奎不怀好意的暗中嘀咕着,然后大吼一声,“集队,十分钟后开始二十里拉练”一旁的周瑞东也只能摇摇头,集队完成的队员们迅速跑动起来,冲出了火炮局的大门,门外一堵墙壁上刚刚刷好大字——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马尾船厂西北角新建船坞里,巨大的501铁甲舰正安安静静的端坐在船坞之上,负责船只整体改装的是来留美学童王睿杰,一旁的德国人安德鲁正在通过传译跟他交谈。
安德鲁显然对于中国人拆除这艘德国船尾的两个单管发动机颇有异议,“王主管,这两个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作的单管蒸汽发动机技术上非常完美,可以轻松将大型战舰推动到14节的速度,为何要拆卸下来?”
王睿杰对于这德国中年男子的技术还是非常钦佩的,他笑了笑,“安德鲁先生,您应该知道的,作为东方最具活力的研发机构,马尾船政一向在技术上都会有创新,这次换装的是我们刚刚研发的Hw-1型汽轮机,我们认为这代表着最先进的蒸汽传动理论。”
安德鲁对于汽轮机自然明白,这被拆卸的单管发动机也是汽轮机的一种,虽然蒸汽效能的转化率不算高,但是技术最成熟,即便是德国最先进的战舰也还是沿用这类成熟技术比较多的。
“王主管,对此我深表怀疑,德意志的工业基础,你们马尾船政还是无法追赶上的,”德国人有些倨傲的说道,不过出于对雇主的职业道德,安德鲁还是非常仔细协助吊装运来的两台汽轮机。
这两台巨大的汽轮机设计方面明显有别去单管发动机,具有多个带转页的滚轴,从裸露的部分的加工看来,这做工还是非常不错的,以德国人挑剔的眼光判断之后,这加工工艺也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自然这是凝聚了汽轮机研发小组太多的心血,由于秦铠的一再要求,机器的制作都是由中国技术工人独立完成的,在工艺上感到有缺陷的地方,工人们便把零件拆开了,去找德国技师学习,终于按照秦督办的要求,每个零件的误差率都低于千分之三的标准。
这时代精密仪器加工还都处于原始阶段,若非秦铠非常意外的发明了游标卡尺,马尾船政的技术工人估计还将用原始的铁尺继续工作到下一个世纪。
这两台汽轮机的块头明显比原有的单管发动机要大的多,所以船员们先对船尾的动力舱门进行了处理,不能不说,德国人的工艺确实很精湛,动力舱上铺设的锻造铁甲耦合度非常的高,几乎没有缝隙。
若非有安德鲁在一旁解释这些铁甲的组合方式,王睿杰估计至少也要浪费几天时间,才能吃透德国人的技术,由于动力舱的整体改动,这些锻造铁甲被暂时拆下来,这相应位置绘制成数十份图纸,这由马尾最专业的绘图人员黄兴和孙翔担任了,他们现在在马尾船政可是赫赫有名图纸达人。
很快新测绘的图纸被送到马尾炼钢厂,十几块厚度达到300毫米的锻造甲需要进行形状的调整,负责复合装甲的钱青立刻组织人力,单独熔炼了一炉高碳钢,轧钢成型后,转交火炮局,通过70吨的气锤反复敲打定型后才能送回船坞。
而秦铠此时正陪着丁日昌在炮厂观摩复合装甲生产,由光脑提供的复合装甲资料,提交王飞带领的研发小组后,经过上百次的试验,这玩意完全白手起家,虽然有秦铠提供的资料,但是首次锻造钢甲,对于王飞来说完全是摸石头过河一般。
王飞有事没事就去找安德鲁聊天,打听德国炼钢产业的一些情况,好在安德鲁倒也见多识广,炼钢厂也实地考察过,倒也说得出一些东西,这些杂七杂八的线索,确实给了王飞不少启示,倒也给他琢磨出一些道道。
他将整体钢甲的锻造过程分解成多道工序,按照这个工序的流程,就能顺利的生产出钢铁复合装甲的所有组件,最后的装甲通过300吨水压机处理后,就形成了符合要求的成,而王飞设计的这个流程,秦铠稍作提醒,就演变成了流水线式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当然,今天把丁日昌请来,自然是要以看炮的名义啦,有时候秦铠还真怀疑,这老丁莫非是某个未完整穿越的灵魂,就爱好大炮和大船,今天要进行试炮的是11寸280mm26倍口径的后装线膛炮。
由于采用了后装发射,这么巨大的11寸大炮的发射速度提高到了2分半钟一炮,想比以往的三四分钟一炮提高了至少两成以上,而且11寸的大炮按照大清的传统算法,那可是超过500磅的超级重炮了。
试射完成后,丁老头走到巨炮旁边,乐呵呵的抚摸这火炮冰凉的铁管,这依旧是双套筒的重炮,不过考虑到炮弹的威力,底部进行了三层的套筒处理,另外在炮管受力的重要部位,同样进行了第三重的套筒加固,整座巨炮显得威武而又完美,漆黑而光滑的外壁闪耀着淡淡的光芒。
当然管壁厚度、受压的位置,都是秦铠在光脑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