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中华-第1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突然出现在港口外的中国战舰,两艘老掉牙的俄国巡逻艇显然完全没有搞清楚状况,冒着黑烟慢吞吞的试图过来检查。不过,看到南江、北江舰上多达十多门的火炮转向过来,这两艘俄国巡逻艇都没来得及挂白棋,就在猛烈的炮击中化成了画面上两个大火堆。

    随后,两艘巡洋舰对俄国港口附近的一处十分陈旧的露台炮台进行了炮击,出乎意料的是,驻守炮台的俄军竟然至始至终没有进行反击,扬州号、苏州号驱逐舰率先突入港口,结果发现这边的俄国人根本没有任何的战备,慌慌张张赶来港口的。都是些当地的武装农夫之流,在舰炮和机枪的扫shè下。不到十分钟就崩溃了。

    战事打到这个程度,已经是毫无悬念了,在战舰的引导下,大批陆军进入港口直接登录,在港口内根本没遇到任何形式的反抗,不过,在稍微远离港口的城内的地区,俄国人组织了小规模的巷战抵抗,不过很快在猛烈的战舰炮火和随同陆军推进的迫击炮火的支援下被击溃。

    激战到傍晚时分,整座城市都被占领,唐青山立刻登陆在庙街城内建立指挥部,除了向海参威发报报告进度外,立刻派出军队沿着黑龙江沿岸开始搜索周围俄国残余部队,巩固这座作为整个北方包围网的重要据点。

    10ri下午,海参威方面已经获悉了北上的舰队控制黑龙江入海口庙街的消息,章奎立刻将消息转送正在沿着北上公路向达利涅列琴斯克进军的五镇刘永福,急令刘永福部按照事先计划转进,必须在十天内完成准备。

    10ri夜,秦铠已经获悉了北方大包围网作战计划已经实施,歼灭海参威的俄**队,北方的战局已经毫无悬念,必须在俄国人能够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最大程度的扩大胜利果实,这一点,早就是参谋司的作战指导思路。

    在没有铁路资源的情况下,内陆河道无疑是军队大范围机动的最好途径,所以这一次北方大包围网,就是以黑龙江在阿穆尔行省的延伸段为基础的突袭,按照估计,目前北方军队的对比上,新军占据了绝对的是优势,而且,战略上而言,俄国人也毫无继续作战的可能了,所以,现在自己要考虑的是,如何将那片领土以外交的手段纳入国家的版图。

    整整半个月内,滨海、阿穆尔行省的消息一直都处在一个谜团之中,这其中,俄国公使喀西尼自然是最着急的一个,不过,海参威的电报线一直未曾通畅过,而俄国人秘密派往北方的船只,无一例外都失去了联系,更让他着急的是,从阿穆尔行省重镇尼古拉耶夫斯克拍发出一封半吊子电报,据说遭到不明的袭击,此后,再也没有消息。

    当然,除了喀西尼意外,各国公使也是十分的关注北方的战事,英国公使鲍尔、海关税务司赫德、德国公使施莱尔都秘密拜访过了内阁总理李中堂、军政部总长秦铠,不过,他们除了获得了一些暗示外,并没有明确的消息。

    25ri,秦铠忽然秘密约见了英国公使鲍尔,向他传递了中**队已经击溃北方俄**队的消息,不过,他并没有具体说明滨海、阿穆尔行省的具体局势,只是比较含糊的告诉鲍尔,俄罗斯军队的主力已经被全部消灭,中**队正继续向北挺进,消灭任何对抗的残敌。

    这消息让鲍尔公使也是大为惊讶,英国方面对于中俄之间的地面战争也是进行过评估的,根据伦敦方面提供的消息,帝国陆军方面进行的推演结果表示,即便是中国新zhèng fu投入超过俄**队3倍以上的兵力,滨海的战事也将会持续半年以上,一旦进入漫长的冬季,中**队要进行持续作战的可能xing将降低为零。

    届时。封锁xing的海上战略将成为中国人唯一的选择。当然。对于无法得到俄国本土增援的远东俄军,英国人还是认为,如果俄国在一年内无法打通远东的补给通道,远东俄军将不可避免的失败,所以,伦敦高层的意见,都是尽量向后拖延与中国新zhèng fu的签约,那样或许能获得更加优厚的政治回报。甚至还能从俄国那边获取额外的补偿。

    但是,现在的消息却大大出乎了帝国那些所谓军事专家的预料,仅仅一个月,中**队已经取得了决定xing的胜利,虽然秦铠没有明确所有的战果,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失去了海参威港口的俄罗斯帝国,已经难以在远东构成对帝国的威胁,海参威以北的俄国港口。每年的封冻期都长达56个月,根本不适合驻扎任何舰队。

    新的消息。可以说给了伦敦那些选择和俄国妥协的部分高层一个响亮的耳光,但对于鲍尔公使而言,这却是一个极好的消息,毕竟他是全力支持和中国zhèng fu尽快达成新条约谈判协议的,而且,还为帝国争取到了非常不错的回报,还能从原本被俄国占领的土地上获得经济利益的回报,这对于长期与俄国走在对立面上的大英帝国而言,无疑是非常愉快的结果。

    他当即表示,立刻向索尔兹伯里首相秘密报告,敦促伦敦方面尽快批准已经签署的草案,同时由伦敦方面牵头,在合适的时机斡旋中俄之间的外交谈判,支持中国废止不平等条约,收回被割让的国土,当然,大英帝国的付出都是需要合理的补偿

    商谈了整整半天,两人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作为展示他对双方合作的诚意,鲍尔转告秦铠,按照条约交付的第一批物资、包括大批的军械、机床和50名英国工程专家,将在十天内抵达广州,对此,秦铠自然毫无客气的笑纳,然后客客气气的送走鲍尔,对于英国人,他也深知,目前还只能诱之以利!

    而稍后,德国公使施莱尔也应邀而来,获悉北方的消息后,施莱尔倒是并未显露太多惊讶,中国新军的战斗力如何,他确实并非专家,但是,对于这位秦铠将军的作风,他可是一清二楚,没有绝对的把握,这位可绝对不会轻易出手!

    他关心的问题,与英国公使鲍尔并不相同,德国对于开拓海外市场远不如英国热衷,德意志帝国的关税壁垒,为国内工业发展提供了十分强大的保护,而蓬勃发展的德国工业,也同时为德国商品提供了更加强大的竞争力,他们热衷于输出技术类产品,而非英国人热衷的大工业产品。

    对于远东的利益,德国人更加关注的是秦铠提出的合资项目,中国拥有的庞大人口潜力,是现今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存在,虽然,现在整个中国的体制和极低的工业化程度影响了这种潜力的发挥,但是,大量德国技师、工程师参与的两广工业中,施莱尔和德国zhèng fu反馈得到的消息,已经足够让他们相信,现在已经是进入中国发展的最佳时机。

    两广在过去6年中,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6000万人口的巨大经济圈,初级工业产值和对外出口型产业,在这个巨大的经济圈中占有了很大的比例,而传统的农业,已经完全落后于工业化的进度,这意味着什么,施莱尔可是一清二楚。

    光是两广在未来几年间能够提供的工人数量,就会大踏步的赶超德意志帝国,当然,帝国在工业上的成就,可不是按照工人数量来计算的,但是,两广在推行德国式的技术工人培训、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以施莱尔和大多数两广体系内工作德国技师的观点来看,已经远远领先于远东其他国家。

    虽然对于双方合资报以很大期望,但是,现在放在施莱尔面前的这份合作计划,还是让他惊讶不已!

    (。)

第811章 产业的小问题() 
南洋重工在两广工业体系中自然是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虽然在数年发战中,整个工业体系可谓是发展迅猛,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先技术或者达到这时代先进的技术,还仅限于部分的军工和重化工方面,说白了,南洋体系重工业的拳头产品,现在虽然有,却还很有限。

    所以,秦铠一口气拿出橡胶、铜铅锡冶炼、高炉炼铁、造纸、印刷等十几个大型合资项目,他的要求很简单,德方以机器、技术投资和技术培训,中方投入资源、人力和土地,并且提供平稳的发展空间,而最终利润的分成,按照双方谈判最后确定,前五年,南洋体系只拿去利润的40%,五年后利润对半开。。。

    而秦铠出示的一份有南洋体系提供的资源报告,对以上项目的资源、土地、投资都做了详细的说明,也就是说,德国方面只有投入机器、技术和人力,甚至都不用投入启动资金,就能获得整个收益至少5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