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中华-第10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高关税,并无助于解决百姓的需求。尤其是在现在”

    李中堂显然认为亚洲各国并不具备欧洲国家进行关税壁垒的条件,欧洲列强的关税显然并不足以说明问题。

    翁同龢显然对于这种关税问题了解并不多,除了他手头搞到的那些资料外,他这方面的知识并不足以展开和李中堂的辩论,所以,他立刻甩手把问题抛给了这会儿正看热闹的秦铠,“中堂,这泰西诸国的事情。我看秦烈风应该更清楚吧,这关税关乎国家财政,我自然不能坐视英国人掏空咱们的银子!”

    秦铠知道这两个老滑头迟早会把自己扯进去,他微微一笑,朝两人拱拱手,“两位大人所说的自然都在理,现在其实可以作为参照的只有欧洲国家,现在我们与各国重新修订旧条约,这其中的重点只有两条,一是领事裁判权、二是关税,当然,对英国人还有个鸦片问题,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秦铠今天来就是打酱油的,与列强们展开这旧条约的修订,他早就知道这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甚至于很难取得成果的事情,历史上,明治维新后的ri本,尽管国力逐年壮大,但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直到明治天皇挂掉的前一年才完成就条约的废止,历时整整四十二年。

    而这时代,亚洲各国普遍都沦为殖民地,根本不具备可参照xing,荷属东印度更是关税壁垒的极品,平均关税超过60%,对于荷属东印度所产的香料、咖啡、可可等产品,更是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彻底将英国人在当地做贸易的希望破灭了,

    其中,似乎唯一可作为参照的,到是旁边那个维新快20年的倭国,这时代,虽然ri本人通过维新,取得了不小的经济成果,但是,这时代ri本zhèng fu事实上并没有关税的控制权,列强与ri本zhèng fu签署的条约,事实上也是不平等条约,ri本的关税也是5%。

    不过,历史在这里有了一个小小的变化,随着尽在咫尺的南洋工业体系的崛起,这不平等条约的获利者除了列强外,南洋体系也在其中瓜分了大大的一块蛋糕,大量初级工业产品、比如成衣、棉布、糖、食用油等产品通过那些影子公司被销往ri本,而ri本的低关税,使得南洋体系的商品在价格上彻底的压垮了ri本本土的产业。

    两个老滑头一听小滑头的话,都知道这个秦烈风根本不想在这上面作出任何明确的表态,不过,这改约之事,事实上最早的推手还不就是在这个小滑头,若非福建新报、广州新报等媒体的宣扬,新zhèng fu的重头戏显然会更偏向于宪政的内容,而不是立刻转向和英国谈判。

    当然,谈判开始前,李中堂显然对于英国zhèng fu还抱有一定的幻想,至少对方可以部分满足自己的要求,事实上,面对巴夏礼这种老牌殖民分子,谈判的难度大大增加,就连鸦片的问题,也是一波三折,而关税和领事裁判权根本就是谈判禁区。

    但是,现在举国上下都在关注这个问题,使得谈判的进程倍加艰难,中英草约中取得了一点点进步,可以说已经是非常的困难了,但根本没解决实质纯在的根本问题,废止这不平等条约可谓是举步维艰。

    内阁会议的磋商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还是没能就中英草案达成一致,三巨头中,翁同龢是表示明确反对,李中堂自然是会希望能通过,而秦铠则肯定了在鸦片贸易上去的谈判成果,但认为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的谈判也必须列入谈判内容,并且要有具体的结果很显然,他也不否决了这项提案。

    第二天进行的内阁成员会议上,对条约的投票结果也是一面倒的情况,13张票中,8票反对,仅有淮军体系的4票同意,而秦大总督投了弃权票。

    消息传到英国领事馆,此刻驻华公使巴夏礼也刚刚收到英国内阁的答复,对于中英草约的内容,格莱斯顿首相表示了严重的关切,要求进行更加深入的谈判和探讨后才能重新签署两国的外交协议,同时,保障英国在远东的贸易,成为了谈判一个要求,很显然,英国zhèng fu也关注到了远东的变化,对于远东中国出现的新zhèng fu,他们也报以了谨慎的态度。

    ………

    上海公共租界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夹角处,是同治二年合并英租界、美租界后而成的一块四方土地,而毗邻的黄浦江就是这时代上海滩最繁华的的码头,江面上悬挂着各国旗帜的商船来来往往,周边的码头上更是人流攒动。

    码头上,一身灰sè西服、戴着一顶草黄sè窄边绅士帽的李东来趴在江边的围栏上眺望着西面的出海口方向,他身后,四五个伙计模样的年轻人则看似轻松的来回走动,他人自然不知道,这几个伙计的来历可不简单,都是正儿八经经过特战旅的锻炼,而后在情报司供职两年以上,战斗技术、军事素质过硬的才够格来上海滩干活。

    作为现在上海滩大亨级别的人物,李东来自然不是来码头看风景的,何况,这时代的外滩,只是个大型的货运码头而已,除了往来的货船,实在难有所谓的风景

    大半个月前,他就接到两广总督府拍发过来的密电,将有一批新青年社的成员到上海,其中还有部分成员,转道长江航道向去内陆各省,这自然需要手上掌握大量资源的他来进行协调,不过,他本人并非新青年社的成员,但他是听说过这个在两广几乎已经是半公开的组织,听说,那主要是军队、军校生为主(。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681章 东北光复() 
李东来听到这些年轻人的消息时,还是挺吃惊,对他而言,从根子上来说,他这个福建何家的子侄,jing力主要是放在对上海滩商业力量的控制上,事实上,借助纺织协会、茶品协会等等行业组织,加上南洋体系庞大的工业能量,现在上海滩上,他早已是洋人也不敢轻视的庞大势力,而他则小心翼翼的把触手开始渗透到这座中国最具商业活力城市的各个角落。

    说实话,他对于两广总督府郑重的让他来亲自处置这件事情,多少还有有些奇怪的,毕竟接接人这种事情,他身后这些情报司的jing英们,随便派一个都能稳妥的完成,当然,行事谨慎的他自然不介意亲自来处理

    闲得无聊正在胡思乱想之时,派去接人的手下已经匆匆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七八个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岁左右的年轻人,领头的年轻人穿着一身长袍,辫子早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军队的板寸头,而其他人的装束也是各异,不过显然也并没有太多特立独行的地方。

    “欢迎你们,”李东来笑呵呵的走上前去,向走在最前面的年轻人伸出了手,“我是李东来,负责你们之后的安排,有任何要求,你们都可以向我提出,我想出发之前总督府应该已经说清楚了吧!”

    排在第一位的年轻人显然并没有听说过李东来的名字,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身份都并没有必要体现出任何与南洋体系的关联,这也是秦铠刻意安排的,不过这握手的礼仪,早就在两广普遍了,他放下手中抱着的一个小箱子,两只手握住了李东来,“李先生,我叫胡邦胜。是南洋大学84届的毕业生,我需要尽快进入上海新学校担任教师之类的职务!”

    “哦这个不难,我与格致学堂马先生很熟,将会尽快安排!”李东来虽然不清楚这其中的始末缘由。不过他接到的任务就是全力配合。

    “我希望进入上海滩的工厂江南制造局这种大工厂那就更好了!”另外一个年轻人握手之后也是迫不及待的说道。

    “江南造船厂就不错,虽然现在已非江南制造局管辖需要去其他地方也完全没有问题,我尽快安排!”李东来拍拍这个年轻人的肩膀,南洋体系已经在上海参与了大量纺织厂、各类加工厂的运作,这点要求显然毫无难度。

    “”

    几天之后,这第一批的年轻人非常迅速的融入了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而李东来则不断接到来自两广总督府的密电。一批批年轻人不断来到上海,这其中的一部分青年就在上海滩落地生根了,而更多的青年人,他们原本就来自国内各地到广东求学,而现在也是他们回去发展的时刻了。

    而上海,在这一场润物无声的运动中,显然担负着一个中枢中转的作用,不论是由南而北。还是由东向西,横跨中原的长江航道显然依旧保持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承接这南来北往的年轻人。李东来很快就斥资在公共租界旁购买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