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中华-第10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英国人向中国倾销洋布、洋绸以的危害,他这个掌握着淮军钱袋的红顶买办可不是瞎子,只是毫无办法,只能顺其自然而已,之前在上海金融危机中,北洋旗下的轮船招商局和唐胥铁路股票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好在他当时见机快,转入广州证券交易市场后,这两家官办产业因为底子厚、利润稳定,这几年间又颇受追捧了。

    而将视野转向广东之后,那里ri新月异和广州证券交易所渐渐有了替代上海金融市场的作用,让他也是暗暗吃惊,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南洋银行已经在短短几年前成为了中国银行界的翘楚,而他现在想建议的,自然是要和南洋联起手来一起和列强来讨价还价,这样无疑的最佳借力的办法,只是,这到底是他的一厢情愿,还是周郎妙计,那可就难说了!

    李中堂拿起桌上秦铠和张佩纶送来的提案,打开了有看了看,他和这两位年轻督抚的想法自然并不相同,在他看来,竟然新zhèng fu成立了,依着自己体系的庞大影响力和自己的领导力,他自然希望在旧体制上脱胎换骨的打出一片新天地,做了大半辈子的糊裱匠,现在终于有机会自己来粉饰一番,他胸中可有着不少想法

    而秦烈风、张佩纶、张之洞这些年轻督抚,显然想的和自己颇有差距,就拿开新政来说吧,依照当初三巨头协商的规划,内阁对新政的推进,主要是在宪法、政体上,而自己的推行的新政,还是粗线条的东西,到了各省督抚那里,再按照协商的细则推行下去。

    当然,在淮军官员体系控制的直隶、四川、陕甘等地,他推行的是循序渐进的模式,就的体制都被基本保留了下来,而淮军体系内的官员迅速取代了满人清退后留下的位置,从而迅速控制了当地的民政,军政方面,则有军政部统一规划,目前那秦烈风也没有伸手到自己地盘的意思,只是下放了一大批搞巡捕局的人员在各地组件这以维持治安为主的机构。

    可以这么说,现在九大督抚控制的地方,各地的新政都是千差万别,当然,这些各地新政施行,都获得了内阁名义上的支持,这也是当初督抚齐聚běi jing所分得的权利之一,而总体上来说,现在覆盖全国的新政,其实分为了大的三大类,南洋新政、北洋新政和湖广两江新政,倒是颇有些百家争鸣的味道,而事实上倒是有三分天下的意味。(

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 
李中堂正在举棋不定之时,杨士骧已经转身拱手说道:“中堂,盛大人所言有些道理,不过我却以为,未必要拉上这秦铠和张佩纶联合zhèng fu宪章的进度已经完成了大半,而根据宪政实施计划,宪法完成后,就应该国会和议会,而这次与英国人的谈判,正是我们拉拢人气,展示实力的大好机会,若是还让他们分一杯羹,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杨士骧之言自然是有些道理的,如今虽然内阁总理是李中堂,但是在内阁之中,淮军体系能够控制的只有至多4席,而九大督抚加上三巨头那可是12个位置,而且,东北的战事正紧,若是的东北光复,那边免不得至少要挪出一个督抚的位置来,很显然,短时间内,东北那边肯定是南洋系的天下。

    所以,淮军体系内事实上现在也是颇有一些危机感的,尤其是现在新军在北方高歌猛进之时,现在淮军体系内也出现了对ri后发展路线上分歧,要知道,整个淮军体系盘根错节,这其中的都是上官、下属、同乡、同僚的关系,官员体系内更是如此,虽然现在淮军体系正向着北洋体系转变,许多并非淮扬的官员也投入其中,但是,李中堂才是这体系的真正支柱。

    目前体系中对于推新政的观点也颇有些不同意见,周馥、杨士骧是极力推崇在稳固淮军官僚体系的基础上推行新政,而且新政的范围也被限制在淮军控制的省份,这倒不是这两位担心新政对国家体制的冲击,而是考虑到新政施行之处,肯定有大笔银子的投入,这肥水不流外人田,那可是祖宗的规矩。

    而山东布政使薛福成、淮军的大财神盛宣怀、威海卫总办戴宗骞等人则是希望全面引进南洋体系的工厂和机器,在直隶、上海大幅度增加官办产业的数量,从而获取更多的收益!不过这些后来看起来应该是淮军体系发展的最佳方案。却没有能够说服李中堂。

    其中一个极大的因素,自然是与李中堂的目前希望依靠英国、依靠他所熟悉的赫德等人进行斡旋,以达成英国zhèng fu、这时代最强大的列强对他所领导的新zhèng fu的支持,而对内。他希望借助自己在就官员体系内巨大的影响力,整合这股力量,来完成自己对新zhèng fu的控制。

    他胸中那份“中兴大业”的情感,之前一直都没有放手施为的机会,来自满清上层亲贵和宫内的权势从未让他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办,现在这样的机会就放在面前,他怎么会让机会失去呢?

    而杨士骧之言。倒是十分合他意思,很快他就作出了决定,因为周馥人在天津,所以就让杨士骧牵头,以内阁总理代表的名义与列强们展开谈判,谈判的内容自然还是延续他办洋务的思路,从国外购置机器开办官办的企业,当然。这件事情少不得盛宣怀的参与,虽然这位红顶买办并不中意从这个方案,他倒是更希望能从广州买入更便宜的机器。

    不过。出于对薛福成、盛宣怀的安抚之意,他还是同时下达了准许新任山东巡抚薛福成在山东择一地试行他们提议源自于南洋体系的官办企业,这也算是一种平衡之术吧。

    而与英国人之间的分歧,很快就被李中堂转交刚刚成立的外交部曾纪泽处处置,很显然,这可不仅仅是与列强英国之间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欧洲和美国这些列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早,曾纪泽就出现在军政部,执勤的军官自然认识这位大员,秦铠早就有吩咐。这位大佬来了,尽管先引到里面,而与他同来的,执勤的军官不认识,好在正好亲兵队长洪海路过,他是认识的。这位是李中堂的重要幕僚之一、新任山东巡抚薛福成。

    曾纪泽这段时间可谓是万分用心,他父亲曾国藩一手拯救了这个岌岌可危的旧王朝,却落的个一生战战兢兢、处心积虑对付朝堂亲贵的猜忌,成为大清头号权臣之后却不得不采取告病归隐、民则保身的做法,现在在自己手上,终于获得了重新让国家恢复他父亲所希望的中兴强国的机会。

    所以在新zhèng fu成立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他就抛出了这份反映这时代士大夫呐喊声的中国先睡后醒论,而这件事情中,他也再次为秦铠所展现出来的惊人能力所震动,对于这位秦烈风,他一直来都认为他是个能臣干将,没想到这位竟然对于发动民众、掌握民心有着如此的见识和能耐。

    短短数ri之内,他曾纪泽的声望可谓是如ri中天,而他执掌的外交部也第一次让世人所知晓和认可,对于他来掌管这新zhèng fu对外的重要部门,无疑是南洋、北洋,乃至于淮军、清流多方博弈的结果,而这一次,他的表现,再一次证明了这个选择的正确xing。

    不少曾门故人都纷纷来信支持他的所作所为,更是在各家报纸上撰稿声援,在京“曾门四弟子”之一的薛福成也是亲自登门向与他秉烛夜谈,展望这新zhèng fu的未来发展。

    两人对于强兵、富国之说都是感同身受,薛福成当时就托他向秦铠传话,希望在他所关系的山东之地开新政之时加以援手,他现在也是一省的民政长官,自然知道这开新政的困难,这目前最大的难处自然是银子的问题。

    事实上还有其他更复杂的问题,薛福成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这山东之地可是中原地带,关系盘根错节,这其中的利益牵扯实在太复杂。

    曾纪泽和薛福成都是官场老手,岂会想象不到在这种局面下推行新政的阻力,地方上的阻力若是来自于外部的势力,比如满清遗老遗少,那倒是不难处理,现在的小皇帝也是奄奄一息,这在高层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小皇帝一旦死了,这君主立宪的根本就动摇了,到时候怎么走,那可就得看这宪法和宪政的制定了。

    但若是阻力来自于淮军体系内部,两人都明白一点,中堂大人要庇护的这上上下下遍布全国的淮军班子,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搞新政,小打小闹那是可以的,若是搞得体系内伤筋动骨的,那也绝对不是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