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胡德与彭伯顿的这种四面围困的方式,等于断绝了孟菲斯城的粮食渠道,只要对方无法重新打通这条渠道,早晚会因为没吃的而无奈投降。
当然。这里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陆路方面联盟军可以控制,但密西西比河这条水路却无法掌握,所以他们才要花费重金收买彭玉麟,就是希望彭玉麟切断这边的水面交通。
对此,彭玉麟没有同意。但却同意彭伯顿军团的人进入孟菲斯港,并且说,只要他们不来打扰孟菲斯港的远征军营地,他们就不会有任何异动。
说白了,这就是在刻意偏袒了。因为一旦被彭伯顿军团的人控制了孟菲斯港除远征军军营意外的其他地方,在彭玉麟军不加干涉的情况下,基本也就等于切断了孟菲斯城的水上交通。
就这样,当四面合围行动顺利成功之后,胡德跟彭伯顿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彻底相信了彭玉麟的说辞,认为他们是真心的两不想帮,这才真正的发力。开始对孟菲斯城发动了持续进攻。
为了给城内守军施加压力,彭伯顿拿出了所有的火炮,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炮击。比当初格兰特还狠,毕竟当时的格兰特至少还给彭伯顿留下了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炮击只是二十三小时不间断。
本来呢,胡德跟彭伯顿都意气风发,觉得在这种四面合围,又遭到中*队抛弃的情况下。对方肯定承受不住,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崩溃。
谁知道孟菲斯的守军居然相当坚决。至少在目前来看,丝毫没有动摇的迹象。防守方面打的相当不错,彭伯顿的几次试探性进攻,都被毫不犹豫的打退了。
这个现象让胡德跟彭伯顿都相当不解,毕竟以联盟军的作风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大多都是士气低迷才是,更何况对方还大都是刚征召的菜鸟兵。
不过,不管对方打的多么好,胡德跟彭伯顿一致认为这种情况不会持久,时间一长,早晚会崩溃。
毕竟孟菲斯城的军队属于孤军,没有任何的援军,也没有任何的帮手,再加上大义方面也不占优,用不了多久,等里面的人承受不住了,早晚会投降的。
想到这里,胡德跟彭伯顿为了速战速决,开始改变了攻城方式。
胡德以两万人为一个攻击群,一共组织了四支攻击群,然后这四支攻击群分开,每一个攻击群单独在火炮的配合下攻打六个小时,一旦六个小时一过,就退下去,由第二支攻击群接手。
就这样,四个攻击群不停的进攻,就形成了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攻击,是典型的车轮战。
这样做的好处是,四支部队连续进攻,能对守城方造成持续的压力,而己方却可以轮流休息,目的么,自然是让对方造成持续的精神与*的双疲惫,削弱对方的守城意志。
当然,这样做也是相当大胆的,摆明是欺负对方不敢出城野战,所以才这么玩,因此也是一种属于强者的游戏。
然而,他们这么做,虽然可以轮流休息,但自己也不可避免的积累了大量的疲劳,再加上四支部队轮流攻击,攻击是犀利了,但衔接过多,防守方面难免就有了太多漏洞。
最重要的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为了便于指挥,减少车轮战的衔接问题,尤其是害怕被对方利用内线优势来个各个击破,所以胡德与彭伯顿放弃了四面合围的方法,而是逐步把主力部队都集中在了一个方向,这样就能让部队集中,不容易被对方打个反击。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怎么的,彭伯顿军团的主攻方向,正好处于昆山号护卫舰的舰炮轰炸范围!
就这样,联盟军的彭伯顿军团连续攻击了十天,固然孟菲斯城的守军变的疲惫不堪,已经是摇摇欲坠,好像下一刻就要破城投降一样,可相应的,作为主攻放的彭伯顿军团也相当不好受,同样积累了相当大的疲劳跟疲惫。
换言之,攻守双方都已经疲惫不堪,只不过攻击方略强而已。
在这期间,彭玉麟其实一直跟孟菲斯城内的约瑟夫。约翰斯顿有联系,毕竟孟菲斯城内是有远征军的特派联络员的,而联络员手中有远征军的大杀器,无线电通话器!
所以说,彭玉麟跟约瑟夫。约翰斯顿一直都是亲密无间的关系,孟菲斯城的约瑟夫。约翰斯顿一早就知道彭玉麟的计划与安排,正因为如此,他的防御才那么坚决,没有因此而颓废丧气。
否则的话,要是没有彭玉麟的保证跟计划,面临四面合围,加上远征军背叛的情况下,以约瑟夫。约翰斯顿的脾性,他早就投降了。因为那是属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而约瑟夫这个人是绝对不会做无用功的,而早点投降的话,至少还能保护一下军民的安全,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至少也有个保障。
当然了,实际上对于彭玉麟的计划,约瑟夫。约翰斯顿还是相当不满的,毕竟这是拿他们当消耗品,换了谁都不乐意。
不过人在屋檐下,目前的约瑟夫。约翰斯顿孤立无援,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驻扎在这里的远征军,所以他不得不听从对方的安排,乖乖的当诱饵。
就这样,疲敌计划执行的很顺利,而当彭玉麟听到孟菲斯城内的守军士气十分低落,防御已经摇摇欲坠,无法再支持下去,而对面的彭伯顿军团也同样疲惫不堪之后,彭玉麟不再迟疑,终于决定出手了。
第四八二章 全歼彭伯顿军团()
由于是早有预谋的行动,因此彭玉麟选择的攻击时间点,是凌晨四点钟,正是天色刚刚开始亮的时间。
正常来说,凌晨这个时间点,正好是人最困最累的时间,虽然彭伯顿军团分成了四支部队轮换攻击,理论上说是24小时不停,但实际上也是有区别的。
简单说,在凌晨时分最累的时候,联盟军的彭伯顿军团大都是磨洋工,主要以火炮轰击为主,至于攻城的步兵则主要是接近后呐喊一番,连续开一阵排枪就算完。
也就是说,凌晨时分的攻城部队是力量最弱的,只有到了上午十点,或者下午五点左右的时候,彭伯顿军团的攻城部队的攻击力才是最强的。
为了保证这次战役的胜利,彭玉麟已经让自己的士兵提前睡觉,深夜两点就起床,然后又吃饱喝足,养精蓄锐,检查武器装备,每人还带上三天的干粮,就等着攻击时刻的到来。
与此同时,不但彭玉麟的步兵团全部整装待发,孟菲斯城的约瑟夫。约翰斯顿也特意提前组织了一支两万人的精锐,同样提前养精蓄锐,准备反攻的时候一来,就配合彭玉麟的部队一起杀出。
看这个架势,彭玉麟与约瑟夫的这次联手,很明显是一个大阵仗,大有一鼓作气把对方全歼的意思,与彭玉麟一开始的计划并不符合。
实际上,彭玉麟这次的确是有一网打尽,一劳永逸的想法,只不过之所以如此做,也是他考虑再三的结果。
一开始。彭玉麟的确是想按照之前的计划,只是用突然袭击来击退对方,然后像赶鸭子一样不停的驱赶对方,再在最后关头放对方一马,这样大概就能完成李永吉那个给对方个颜色看看。又不能跟对方结成私仇的命令了。
然而,这个想法是很好,可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彭玉麟忽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之前的想法有些太过想当然,可一旦大家开战。就等于撕破了脸,要想不结仇,那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这样做的话,会给人一种背信弃义的形象。
所以彭玉麟后来仔细想了想。发觉自己似乎走入一个误区,干嘛非要什么事情都自己单干,把目光都吸引在自己身上啊,完全可以拉着别人一起干,然后把过错推给别人,把自己变成一个受害者,为自己的武装干涉行动找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
这个思路一出来之后,彭玉麟迅速就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打还是要打的,偷袭之类的战术也不妨碍用,但一定要拉一个盟友一起干。然后一次过把对方打疼,最好能全歼。
之后呢,只要自己是胜利方,彭玉麟就可以把这次战争的主要胜利者推给别人,都推到约瑟夫。约翰斯顿身上,而己方则变成一个辅助参战者。
当然。就算是辅助参战,也要有个理由。不妨就学皇帝陛下当初对美宣战的理由,把自己变成个受害者。然后不得已发动反击。
换言之,彭玉麟打算以受到对方的无故攻击,然后不得不发起反击为理由,加入这次反击战,而反击战的主导者呢,则送给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