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走私1859-第7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时的中国,直呼其名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如果是当事人主动让你直呼其名,那就有放低姿态主动示好的意味。

    石达开在过去的时候,之所以让别人对自己直呼其名,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恭顺,免得被人拿来做文章,毕竟他是一个降将,而且是个地位不低,拥有巨大影响力的降将,身份特别敏感。

    不过,随着李永吉的青睐有加,石达开在帝**内部重新崛起,慢慢的,大家也都不敢称呼他的全名了,而是转而称呼他为石大人或者石将军。

    李永吉身为皇帝,按说可以继续直接称呼他的本名,但李永吉为了表示亲昵,平时私下里都是称呼他老石,毕竟从表面看,此时的石达开在年龄上要比李永吉大,而很显然,老石这种称呼,带有明显的现代气息,是李永吉在现代社会带过来的个人习惯。

    对皇帝的这种俗气很重的别样称呼,石达开其实也很受用,毕竟能跟皇帝亲密一点总不是坏事儿,尤其是当石达开的眼光彻底开阔之后,就更加如此。

    “启禀陛下。”石达开规规矩矩的双手抱拳躬身行礼,“除了彭玉麟的部队,其他人已经全部准备好了撤离准备,随时可以乘船南下。”

    “嗯,很好。”李永吉点点头,背着手来回走了几步,“老石,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了,有没有觉得舍不得啊?”

    “舍不得啊,那倒没有。”石达开摇摇头,“相反,能早日回家,微臣心里欢喜的紧。”

    “你啊。”李永吉指着他摇摇头,“男儿志在四方,你就这点出息?这可不像我认识的那个翼王啊。”

    “陛下使不得,翼王不过是个伪号,又怎么能当真。”

    “我说能当真,就能当真。”李永吉眯了眯眼,“怎么样,你想不想当王?”

    “这……”石达开皱起眉头,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放心,我不是试探你。”李永吉连忙道,“你也知道,我建国之初就曾经说过,要当王可以,但必须在外开疆拓土,只能在殖民地封王。

    嗯,实不相瞒,我有意在这里弄几个海外殖民地,以附属王国的形式分封出去,作为帝国的拱卫,为帝国的核心领土保驾护航……所以说,我很郑重的再问你一遍,你到底想不想当王啊?”(未完待续)

第四五六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从李永吉的房间出来后,石达开的脑子里一直反复缠绕着一句话:“想不想当王……想不想当王……”

    终于,石达开的脚步一顿,仰头看了看晴朗的天空以及几片悠悠的白云,眼睛一眯,紧紧抿住的嘴角轻轻裂开,做出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当王啊……我当然想,谁不想当王呢?”石达开轻轻的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道,“本来我都放弃了,真没想到,这位陛下的心胸居然如此开阔,投奔他,真的是做对了。”

    的确,作为一个曾经创下过偌大名头的翼王,石达开绝对不是一个甘心平淡的人物,他也曾经有过野心,有过抱负,只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在精武军强势崛起后,彻底变成了昨日黄花。

    石达开刚投降的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做事都是小心翼翼,低调低调再低调,唯恐被新朝算旧账。

    事实上,如果当初是满清来劝降的话,他是绝对不会投降的,因为投降也是一死。而投降同样造反的汉人英雄李永吉,他却能够勉强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他跟李永吉之间没有太大的过节,而且都是汉人,李永吉的风评也不错,所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投降他并不丢人。

    但不管如何,他是个降将,还曾经封过王,有一大票的门生故旧,属于历史问题很严重的那一类人,所以熟读史书的他下意识的低调做人,就怕被人卸磨杀驴,出现韩信之类的悲剧。

    刚投降的时候。石达开早就对名利之类的东西不敢奢望了,只求能在新朝顺顺利利的生存下去就不错了。

    然而,当时的石达开毕竟才三十出头,还属于青壮年,虽然已经下定决心低调做人。但内心的火焰并没有熄灭,只不过是被自己刻意压制住罢了。

    所以说,一来是为了低调,二来也是因为好奇,好奇年纪轻轻的李永吉怎么能够在一两年内横扫天下,因此他投降后。选择了进入国防军,在国防军中当了一个少将师长。

    之所以还继续当兵,是因为石达开要照顾手下人,毕竟他的手下很多都是打了大半辈子仗,除了打仗别的不会。也不想干别的,再加上国防军的待遇也不错,所以为了手下,也是为了自己,他才选择进国防军当少将师长。

    刚进国防军期间,他还是分忐忑,不知道新朝会如何对待他们这些降兵降将,以为对方会以养闲人一样的方法把他们圈起来。这也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对待降将的办法。

    可谁知道,上面很快就派来了很多军事教导员以及宪兵,随着这些外来军事人员的入驻。新的军服跟武器也随之而来,薪水发放也足额足量从不克扣……总之,他带领的新师,除了多了一些教导员外,似乎一切都跟普通的国防军一样,既没有特殊优待。也没有特别虐待,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

    从那个时候起。石达开就开始正经起来,不但自己兢兢业业。认真的跟教导员学习新战术跟新思维,还约束自己的手下,让他们严格按照教官的规矩去重新训练。

    当时的石达开是这么告诉手下人的,说让他们一切从头来,不要拿自己的过去摆谱,这既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大家的未来。

    就这样,从石达开以下,所有的人都摆正了姿态,从头开始学国防军的训练方法,不管是列队打靶,还是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都非常认真,属于太平军降将中学习最认真,姿态也最低的一个群体。

    在那段重新学习的日子中,石达开的眼界开始越来越宽,他终于明白自己这些人为什么失败了,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视野太狭小,还在遵循老一套的作战方法,而李永吉带领的部队呢,人家的战术方法已经是真正的跟国际接轨,甚至达到国际领先了。

    不说国防军的武器远超他们太平军,就连国防军内部的组织形势,或者说军制体系,看似稀奇古怪,但其实都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目的。

    帝**的体系中,不管是禁卫军、国防军,还是更差的国民警卫队,都十分注重基层军官的训练跟小团队配合,力求中远距离就大量杀伤敌人,尽量不跟敌人贴身肉搏,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己方的火力优势。

    换言之,帝**的战术思想,跟太平军以及清军这些军队有本质的不同,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以远程伤害为主,要在贴身肉搏之前就结束战斗,彻底奠定胜利。

    而清军跟太平军呢,虽然也装备了很多火器,可最终决定胜利的,还是贴身肉搏。因此,在过去太平军跟清军的战斗中,士气是第一位的要素,人数是第二位的,至于武器的好坏,只能排第三位。

    本来石达开对帝**的强大还有些模糊,一直觉得带兵打仗最关键的是人多士气高,再加上一点点谋划,也就是俗称的兵法,但当他亲自接触了国防军的武器装备之后,他的思想终于变了。

    在他看来,帝**打仗的战术根本谈不上什么惊才绝艳,甚至称得上刻板,但就是这种刻板的战术,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一开始,他不明白,后来等读书读多了,他才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战争的真谛。

    原来,战争的根本,或者说战争的核心,还是国力跟技术,国力指的是战略层面,技术则指的是战术层面。

    在战略层面上,如果国力强盛,有钱有人有粮食,能够远超对方的话,那么就拥有更强的持久力,能靠深厚的底蕴压死对手,这就是以势压人。

    在战术层面上呢,归根到底还是看武器的先进与否。因为武器先进到了一定程度,与对手形成技术代差之后。那么在战术上就能取得压倒性优势,只要双方实力差距不是太大,武器先进的一方总是能够取胜。

    甚至是,所有的战术性兵法谋略,其实根本上都是围绕武器装备来展开的。战术兵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好自己的武器优势,抵消对方的武器优势,从而以最大限度杀伤敌人,取得战术性胜利。

    战略跟战术是相互影响的,战略布局能够左右局部战术。局部战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