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就要彻底失败了。
然而,虽然中国人凭借良好的组织跟超强的火力,及时稳住了自己的阵线,但整个局面依旧十分险恶。
毕竟美国人的人数太多了,不管是正面的攻击部队,还是暂时被压制的那支从后偷袭的部队,人数都远远超过中国人,只要有一个方向突破,等待中国人的,就只有灭亡一个途径。(未完待续)
第三九二章 谁说皇帝就不许上阵厮杀?()
美国人的这最后一击,也就是三面强攻加一面偷袭的战术,的确给远征军士兵造成了重大的打击,不过,这里面最大的打击,还是对中国人的士气方面的打击。
李永吉之前做的安排其实很多,但他犯了个战术性的大错,那就是太迷信自己的火力优势,另外就是他把战争当游戏打,习惯玩类似塔防一样的固定反守的战术。
不能说这样的战术没错,这种修好工事,玩塔防一样的办法,在掌握了绝对火力的时候,的确可以给火力不占优的一方造成重大杀伤,然后等敌人因为损失过大,超过了临界值的时候,自然就会撤退。
但是,千算万算,李永吉却没算到美国人如此凶悍,居然拿三十万人硬冲,另外他也没算到这个固守不出的战术,对己方士兵在士气方面的打击。
打游戏的时候,防守的官兵其实都是一些数据,他们很少会有情绪的变化,但在现实当中,士兵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情绪是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的。
李永吉这种放弃外围,固守一处的战术,虽然让自己的防御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并且能更好的使用自己的火力,但也给对方包围自己提供了便利,一旦形成了包围,其实本能的就会对己方的士气产生一定的影响。
?
此外,连续的作战,虽然李永吉也让防守的中国人轮流休息,可这种天天处在紧张战斗中的情况,对中国人的压力可也不小,一连几天的积累下来,那也是相当疲惫,尤其是精神上的疲惫。
现在,当看到漫山遍野都是数不尽的美国人,哪怕守军的火力再强。也会产生一种杀不尽的感觉,这会进一步削弱守军的抵抗意志,而到了这个时候,营地后方再出现被偷袭成功的情况,慌乱的情绪肯定就会蔓延出去。
如果不是中国人的火力依旧犀利,部队的组织性很强,官兵的经验丰富,加上具体到组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让整个部队慌而不乱,换了别的部队。恐怕只是这么一下子就要被打崩溃了。
当然,美军这个偷袭战术除了对中国人的心理产生了很大打击外,就现实意义来说,最大的一点好处就是他们迟滞了中国人的炮兵支援。
要知道,远征军之所以打到现在都不落下风,甚至是吊打美国人,关键靠的还是他们那猛烈犀利而又连绵不绝的炮火,至于那些什么狙击部队啊,机枪啊。56冲啊,虽然作用也不小,但就杀伤力以及震慑力来说,跟炮兵就相差很远了。
远征军的炮兵现在主要分两块。一个就是陆地炮兵,也就是那些迫击炮火箭炮之类的,另外一个就是特混舰队的舰炮了。
陆地炮兵,其实都是团属炮兵部队。在梦之师建军之初,之所以没有特别设置师级直属炮兵,只在团下面设置直属炮兵。是因为只靠团级炮兵就可以吊打美国人了,而每个团设置直属炮兵,也可以充分发挥摩托化部队灵活机动的优势,
但是在目前这种机动车辆大部分失效的情况,灵活机动的情况无法发挥,所以李永吉就把三个团的炮兵都集中了起来,全部放在安稳的后方,也就是靠近港口的地方。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火炮,既可以分散照顾各自所属的部队,也可以集中起来攻击一个目标,要比分散在不同地方要更加的灵活。
当然了,由于美国人表现出一股三面合围的态势,所以为了照顾不同的防守方向,集中起来的陆地火炮都有自己的火力覆盖区域,并且还有自己专属的炮兵侦查部队,为的就是一个方便灵活,除非是李永吉专门下令玩集火,否则这些陆地火炮依旧是各自打各自的。
这样虽然灵活了,但集火的力量就略有不足,但是不要紧,李永吉还有停泊在港口的舰队,这些战舰因为封冻的缘故都不能动弹,完全可以当固定炮台。
也就是说,陆地炮火虽然集中在一起,但他们平时都是各自为战,至于那些舰炮,则是李永吉的集火重炮。
就是靠了这些陆地火炮以及舰炮,加上李永吉不断的利用及手指补充弹药,这才在之前的日子里打的那么热火朝天,打的那么有底气,换一个人过来,被三面包围,压根不敢这么打。
其实伯恩赛德的b计划之所以要花费七天的时间,只在最后一天发动总攻击,除了有疲惫敌人的目的外,也有消耗中国人火力的目的,因为他每次都让人分散佯攻,每次都能吸引到中国人大量的炮火攻击。
可惜的是,中国人的炮火虽然每次都中招,每次美国人派出佯攻部队,都能吸引来中国人大量的炮火,但这种炮火攻击的强度根本就没有一丝的减弱迹象,这也是让伯恩赛德下定决心在最后一天发动总攻的根本原因。
然而,不管中国人如何应对,人数少是硬伤,而且持续六天的防守,很多人也都疲惫不堪,最后伯恩赛德趁着夜色发动大规模的夜袭,还派了滑雪部队通过俄亥俄河从背后偷袭,一下子就让双方近距离接触,让中国人的炮火失去了作用。
简单的说,陆地火炮都集中在港口,而舰炮也在港口,所以港口这里就是中国人的炮兵阵地。
本来港口这个地方是很安全的,但被美国人那四万滑雪部队一个偷袭,虽然还没有对这些炮兵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可却打断了这些炮火的攻击,让他们无法对前方进行有效的支援了。
这样一来,前面被炮火压的抬不起头的美国步兵就得到了喘息之机,再加上后方的催促,以及看到中国人营地后面的火光,以为偷袭成功,结果就加速向中国人的阵地冲去。
此消彼长,就给了当面防守的中国人很大压力,再加上后方的混乱,结果美国人的偷袭部队阵地冲进了营地。跟冲乱了了营地的后方。
后方一乱,炮火支援被打断,导致前面三个阵线的美国人又加大了压力,终于还是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纷纷冲上了中国人的阵地,开始跟中国人短兵相接,紧接着,他们仗着人数优势,冲锋并不停歇,而是留下一部分人清理一线壕沟的中国人。其余人继续向中国人阵地的纵深冲锋。
美国人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通过不间断的冲锋,彻底冲垮中国人的阵地,把中国人切割成一块块不能连接的小块儿,大家一起玩乱战,让中国人的火力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幸好的是,中国人的阵地设置相当科学,一环扣一环不说,而且还有许多可以360度开火的碉堡。可以充当一线阵地临时的避难所,也叫支撑点。
除了这些支撑点式的碉堡,中国人的火力依旧相当强悍的,基层军官的素质也高。所以在发现自己的阵地被冲破后,他们并没有蛮干硬拼,也没有因此而向后溃逃,而是撤退到那些碉堡中。然后依托碉堡的机枪以及自身的自动武器继续向周围开火,以大量杀伤美国人。
也就是说,表面看。一线阵地已经被美国人给占领了,且还在向纵深冲锋,但其实防守在一线的中国人除了一开始有些倒霉蛋出现了伤亡外,其他人大都退到那些永固碉堡里,然后继续向周围收割美国人的生命。
这些可以360度开火的碉堡都是用水泥跟冻土制作而成,外面淋水成冰,不但坚固耐用空间大,还滑不溜丢,美国人短期内根本就别想占领这些固定支撑点。
所以说,看起来美国人声势浩大,中国人的阵地岌岌可危,但其实因为那一个个支撑点碉堡的缘故,中国人的损失微乎其微,并未伤筋动骨,相反,冲进来的美国人却在这些支撑点的强大火力下流血不止,损失比之前要大的多,只是暂时没显现而已。
“陛下。”苏荷看了看刚在12个人的帮助下,才穿戴完那全套重型合金盔甲的李永吉,面色担忧的问,“既然前线还撑得住,您何必要亲自出马?留在这里坐镇指挥不是更好么?”
“你不懂。”李永吉对着大镜子左右看了看身上的那套全身合金盔甲,又握了握手,活动了一下关节,感受了一下这套合金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