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走私1859-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都是从评书之类的杂书得来的。

    除非他们中有人家境殷实,能得到一些清朝允许流通的史书,否则对中华文明的历史了解很少,能知道汉朝唐朝,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很显然,就算他们得到所谓的史书,由于这时期流通的史书都是文言文,晦涩难懂,没有一定的时间跟知识积累,也是读不了的。

    所以,当这些图文并茂且用白话文写就,显得通俗易懂的历史书呈现在他们面前后,立刻就吸引住了他们那文化**的心,就算没有奖励,他们也会疯狂的汲取里面的知识。

    人就是这样,你压根不认字,从来没读过书就罢了,一旦认识点字,读过书,年龄又不是那么大的话,那么对文化的渴求就会无比强烈,只要看到点文字就会扑上去反复的读,那种文化**,在信息社会是无法想象的。

    不过,毕竟这批人之前的受教育程度不一样,有的认字多,有的认字少,就算这些小册子都是白话文,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全看懂。因此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加上也是出于管理的需要,所以李永吉就把这批人按照中小学的班级管理体系一样,分成四人一组。

    每个小组都会选出一个认字最多的人当组长,然后读书的时候,各个小组就按照分组集中在一起学习,通常都是由认字最多的组长来阅读以及帮其他人解惑,而如果小组长也遇到不会的,可以询问其他小组的组长,进行组与组的讨论。

    简单说,就是把这批人分组,以小组为基本单元,而小组长就是这个单元小集体的首脑,小组长不但要领衔读书,组员的吃饭住宿等问题,也要小组长来安排。

    这样一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分组读书不但给这些人有了事儿做,打发了时间,不至于无聊生事儿,还学习了更多的文化知识,且分组过程中自然的形成了基层组织。

    比如读书组长在领衔读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建立了权威,实际上就是以后的下级军官,方便了以后的管理,以后进行重新编军制的时候,就可以从这批小组长里直接提拔更上一层的军官。

    很明显,李永吉就是拿后世初中新生的组织原则来安排这批人,并不是按照军队的规矩来,且以利诱为主,之所以这样来,是因为李永吉暂时还缺乏有效的威吓手段,所以只能这样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效果么,是显而易见,十分有效。

    当然,由于时间太短,彼此的熟悉程度还不够,目前只有最基本的四人小组,更高一级的管理建制还没出现。

    也就是说,那两百人中,能称为领导的只有小组长,再上面就直接是李永吉以及他的下人李进宝,中间缺了几层领导层,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以后肯定会在这个小组的基础上,用军事建制来重新安排。

    另外,这些分组看历史小册子的方法,只是针对的是那两百个粗识文字的壮丁,对于那些身份是李永吉奴婢,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人,则另有安排。

    奴婢中的中年女人跟成年人,由于素质实在太低,他们都被安排成了杂役,平时就是负责洗衣做饭这些事儿。

    而那些孩子们,则被李永吉单独安排在一个院子里,也是四人一组,目前由李永吉亲自教导文化课,用的就是小学一年级课本,只不过把简体字换成了繁体字,其他都是一样。

    总之,不管是不是临时应急,李永吉都秉持一个理念,那就是没有文化的手下不是好手下,所以一开始就狠抓手下的教育问题。

    现在的这种类似后世中小学的组织制度,只不过是个尝试,连个雏形都不算,他打算以后把这种教育机制继续完善,结合实际,再加入军事化管理,从而形成一种军事化教育制度,简称寓教于军,也就是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强制接受李永吉推行的文化教育。

    在新的形势发生变化之前,这种寓教于军的方针,估计就是李家军,起码是李家军主力的传统了,效果如何还不知道,但想来不会太差,应该比湘军之流要强。

    由于齐掌柜办事儿效率太高,很快就拿到了团练资格,以至于李永吉搞的这些章程才开始不到五天的时间,由于时间短,一切都显得十分仓促生涩。比如孩子的汉语拼音才刚开始,那些壮丁搞的分组学历史,也只学到了先秦时期,离开入门还差老远呢。

    虽然如此,但就李永吉这几天的观察,这批人对目前的生活相当满意,而且也没有出现什么桀骜不驯或者不服从管教的情况,似乎在他们跟李永吉签订了雇佣合同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真真正正的拿自己当下人,拿李永吉当老爷看待了,是真正从内心里的服从。

    对此,李永吉只能在私下里说,这大清朝别的不说,奴化教育搞的还是挺成功啊,这要是在现代社会的中国,这么多人在一起,怎么可能这么老实。

    正想着呢,王三武忽然开口问起了李永吉,在确认是不是这里,等李永吉确认后,两人这才翻身下马。

    等李永吉也下马之后,得到门房通报的李进宝也跑了出来,认出了来人是李永吉,二话不说带着身边的一个精瘦汉子一起飞跑了过来。

    “少爷,您回来了。”跑过来的李进宝讨好的笑道,“怎么这么快。”

    “还好,比较顺利。”李永吉点了点头。

    等李永吉说了这话,李进宝才看向正在安抚马匹的王三武:“啊,三爷,您也来了?”

    “嗯。”王三武只是点了点头,却没怎么说话,显然他认识这个李进宝,并且也并没把他看在眼里。

    “赵全!”李进宝忽然高声呼喝了一声,然后等他身后的那个精瘦汉子跑过来之后,李进宝才指着他大声道,“愣着干嘛,还不快给三爷拴马!”

    “是。”那叫赵全的汉子拱手一弯腰,然后就急急忙忙的过去牵马。

    等赵全把马牵走,王三武才似笑非笑的看着李进宝:“呵呵,小宝,行啊,威风起来了啊,自己都能管下人了。”

    “嘿嘿,三爷见笑了。”李进宝摸摸头,“我也不过是个下人,这一切还不都是少爷给的。”

    的确,李进宝作为李家的家奴以及最早跟李永吉办事儿的人,算是绝对的老人了,所以在李永吉人手不足的时候,他就是这里理所当然的二把手,这样一来,当李永吉离开的时候,他在这的权力也就是最大的,可以代替李永吉监管这些人,并一定范围内发号施令。

    比如那个叫赵全的汉子,就是李永吉最早买来的成年人家奴之一,由于眼神跟腿脚都比较好,就被安排了当门房。不过,作为李永吉的家奴,李进宝呼喝指挥起他来是毫无压力,而对方似乎也觉得理所当然。

    这些事情,李永吉并没有特别交代,但自然而然的,大家都以李进宝为这个群体的二号人物,李永吉不在的时候,甭管是不是李永吉的家奴,都会自动的听从李进宝的指挥。

    相对而言,孙旺虽然不知为何还没离开,还在这里呆着,但他由于不是李永吉的家奴,因此大家对他就不怎么待见了。

    所以说,这时代的家奴,那是不可小看的,给点权力就灿烂,拿着鸡毛当令箭,那都是天然属性,丝毫也不会含糊的,而这时代的人,似乎天然就遵守上下尊卑的秩序,一旦自认为下人,就自动根据亲疏远近组成圈子。

    好在,李永吉并不关心这些陈规陋习,而且他本来就缺人,这些陈旧的规矩也暂时有利于权力的延伸,所以他也就默认了李进宝的这些做派。

    这倒不是说李永吉就喜欢这样,而是暂时他能力有限,只能墨守成规,要是以后的话,肯定还是要按照能力高低以及忠诚度来算。

    “进宝。”李永吉不动声色的道,“怎么样,我走的这段时间,人都没事儿。”

    “没事儿,都好着呢。”似乎是由于这段时间的经历,李进宝面对李永吉的时候,总是会自动压低一点声音,并自动放低一点姿态,“早上吃饱了,这会儿都按照您的吩咐,规规矩矩的分组读书呢。”

    “这就好。”李永吉点了下头,“你这就去安排一下,让大家把手头的事儿都停下来,按照原先的安排,都去三号房的大门前列队集合,我等下有话要说!”

    “是,少爷,我这就去安排。”李永吉一弯腰一拱手,然后就回身跑开了。

    等李进宝离开后,李永吉转身对王三武道:“好了,二舅,他们集合还需要点时间,毕竟我刚招人不久,还不熟悉,也没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