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走私1859-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中。皇帝印自然是最高级别的,只要加了皇帝印。那就是一路同行,是最高优先级别。

    中华帝国的皇帝印只有一个,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天子二十五宝之类的,就只有一个用繁体印刻了“中华帝国皇帝大印”八个大字,周围还有繁复花纹的黄金制备的印玺。

    之所以没有用玉,而是用黄金,是因为相比玉器而言,黄金更不容易损坏,而且这个印本身也不大,可以随身携带,随时用印。

    另外,关于中华帝国皇帝印玺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并且是写入最高法的宪法里面。

    比如皇帝印玺都有什么职责,哪些功能,假冒皇帝印有什么处罚等,都有详细的法律条文规定。

    因为这个皇帝印可以用在各个场合,几乎是万能的,所以又被称之为万能印。

    但也正因为皇帝印几乎是万能印,事关重大,所以对于假冒方面的惩罚力度也就格外重。

    根据最高法规定,假冒皇帝印者,罪同谋逆叛国,所有相干人等不问身份,不问缘由,验明正身之后,在判决生效之后的三日之内斩立决。

    与此同时,罪犯家属在九族之内也要全部抓捕,进行严格的审问,并根据知情多少,判处斩立决或者有期徒刑二十年以上的处罚。

    换言之,你如果是假冒皇帝印的罪犯九族内的家属,哪怕不知情呢,也要最少判二十年有期徒刑,除非你在正式抓捕之前提前向国家告密,才可以被判无罪。

    可以说,这是相当严格的处罚了。

    连皇帝都这样了,下面的各级官僚也是一样,通常一个位子只有一个官印,也就是万能印,并且宪法也都给各级官僚的官印规定了详细的法律条文,以法律的形势,赋予了不同官印以不同的权力跟义务。

    换言之,偷盗官印假冒官员的事情,风险变的更大了,而官印的地位也被拔的更高,而去除各种乱七八糟的印,只有一个万能印,这也能够加快一点行政效率。

    言归正传,就政府层面而言,皇帝之下,最有权力的就是首相了,在没有皇帝印的情况下,加盖了首相印的文件就可以说是一路同行的最高通行证。

    虽说根据宪法规定,最高法院跟最高元老院跟国务院平级,不过面对内阁成员,特别是首相而言,除了皇帝可以任命与罢免,其他任何机构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对内阁首相进行指手画脚说三道四,顶多只能去监督一下你的行为,然后搜集证据,找皇帝去告状。

    这是因为要罢免内阁首相太难了,首先你要搜集到足够的证据,提交众议院,众议院再正式召开听证会,进行讨论并通过弹劾议案,才会让众议院议长向元老院提案。

    然后元老院收到弹劾议案,还得再召开一个听证会,再进行一番讨论并通过。再提交弹劾议案去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经过正式的开庭审判,经过法庭答辩,最终也判决有罪。然后就会提交判决书给皇帝。

    皇帝这边看了最高法院的判决书,也通过了,会再下达行政命令,先罢免内阁首相的身份以及一切特权,再送还给法院,以一介白身,也就是普通老百姓的身份接受起诉。通常会跟着各种刑法、民法之类的各种罪名,让你锒铛入狱甚至被判死刑。

    以上。就是以程序正确的方法去扳倒内阁首相的方法,可想而知这里面的难度有多高。

    当然,问题其实也可以很简单,那就是直接找皇帝告状。假设皇帝看你不满,要罢免你,那么通常会让你自动辞职,你要不识抬举,要走程序那也很简单,皇帝只要透露个意思,所有程序都会一路同行,不会有半点难度,而且要什么罪名给什么罪名。

    从这一点来看。虽然中华帝国搞了个皇帝之下的四府分立,相互约束,但本质上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独裁统治。依然还是人治。

    不过呢,要说李永吉搞的这套制度也有好处,那就是从程序上设置了障碍,一旦皇帝的权威没有李永吉这么强大,那么四权分立的作用就会正式显露出来,这样一来。哪怕李永吉的后代不成器,也不会影响帝国的运转。起码保持帝国的体统。

    比如说宪法里就有一条,一旦元老会觉得皇帝不称职,甚至有叛国嫌疑,就可以提交弹劾皇帝的议案,当然这个弹劾皇帝的流程就更复杂更难通过了,但终归是有这么一条。

    换言之,李永吉搞的这套制度,既可以玩君主**式的独裁,也可以玩君主立宪式的民煮,运用之妙,全看时代的发展。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首相的权威才十分的重,除了皇家禁卫军、议院、法院这几个系统之外的一切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都由首相说了算。

    那么,一旦首相昏庸怠政,国家很多的政令就必然会陷入停滞,无法顺利执行,而这也是王韬最为看不惯的。

    说首相权力大,最简单也直观的一点,那就是首相卡着经费。

    虽然帝国有财政部掌管帝国的财政审批与预算,但除了规定的官员薪水之类固有支出外,如果索要额外经费,那就必须找首相签字用印,否则你就要不出钱来。

    王韬现在正在到处推广科举改革,到处兴办新式学校,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可这时候财政部告诉他不能给钱,因为没有首相同意。

    而当王韬去找首相沈世明要经费的时候,沈世明倒是听了不少,可最后就只是一个再议,完后就没音信了。

    这么一次两次三四次之后,王韬的也沈世明搞的越来越上火,后来干脆就想到了告御状。

    告御状现在也不容易,李永吉目前并不在永华宫,依然在虎丘的虎穴中练兵,平时根本见不到人,要找也只能通过无线电话。

    问题是,目前国务院里面,除了首相拥有可以直接拨打给李永吉本人的直通电话外,其他人打电话,只能先打到内务府的皇家秘书处,然后你把你的留言告诉秘书处的值班秘书,值班秘书再转告给皇帝,皇帝再根据秘书的汇报情况,选择跟你直接通话,或者通过秘书转达命令,甚至搁置命令也有可能。

    换言之,目前国务院中除了首相大人,其他人都无法直接跟皇帝通话,只能通过值班秘书转达,而皇帝如何跟你联系,那全看皇帝的心情以及对你的重视程度。

    好在王韬身份特殊,怎么说也是当年李永吉亲自提拔的大员之一,还算印象深刻,所以他一次两次三四次的告状,加上他还联络了其他阁员一起告状,终归也起了点作用。

    就是说,内阁成员的集体告状,终于让皇帝李永吉也无法忽视,并且开始直接打电话问沈世明最近的工作情况。

    “让你低调做人做事,可不是让你怠政。”李永吉直接道,“让你以学习为主,也不是让你什么事情都不管,你看看,才上任多久?就有这么多人告你的状,你是怎么做事的?”

    对此。沈世明只是恭敬的回答道:“陛下,臣承蒙皇上厚爱,怎么敢怠政呢。现今这个情况,实在是另有原因。”

    “哦?什么原因,我倒是想听听。”

    “陛下且先宽心,请容臣慢慢禀报,其实就算陛下不问,臣最近也要抽时间跟陛下汇报一下最近的心得的。”

    紧接着,沈世明就开始一点一滴的针对告状内容做起了解释。不过说是解释,但因为引申的东西更多。说的也更详细,不如说是一种工作汇报。

    按照沈世明所说,他当上首相之后,虽然是按时上下班。但其实都是拿着资料与文件回家,回家后也依旧研究学习个不停。

    由于从不见客,也不去跟人打交道,这让他有了充足的时间去学习与了解帝国目前的行政机构,到如今,他已经基本掌握了政府的官僚体系以及运转程序,并且还从中发现了许多问题。

    他之所以不怎么召开内阁会议,找其他内阁成员开会,是因为他觉得暂时来说。开会意义不大,纯粹是浪费时间。

    因为现在帝国的行政机构只有一个基本框架,但各方面都严重缺人。很多位子都是只有官位却没人上任,所以就算开会讨论出一个章程,具体到下面的实施,也不会有多少效果。

    毕竟中华帝国讲究依法治国,按照沈世明的理解就是**家,所有官员的行政作为都有法可循。虽然没具体的法律条文,但什么级别的官能管多大的事儿。还是有明确规定的。

    比如市长就管本市的事儿,市警察局长就管本市的警察局,市财政局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