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走私1859-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大人少安毋躁。”那名把总陪笑道,“神机营的大将军炮太过笨重,移动不便,正在紧张配备中,想必很快就能装好,您稍等片刻。”

    忽然,就听到身后轰隆一声巨响,然后很快就看到对面城墙上暴起一团烟尘,似乎是遭到了重炮的攻击。

    “看,大将军炮发威了!”看到这里,那名把总立刻大喜,“大人赶快发兵进攻,有神机营的大将军炮在此,破城之日就在此时!”

    刚说到这,后面又一阵更大的轰然巨响出现,还没等那名把总继续拍马屁呢,就听到后面一阵鬼哭狼嚎:“炸膛了,不好了,来人呐,大将军炮炸膛了!”(未完待续)

第一四三章 淮安保卫战(五)() 
由于前线总指挥官袁甲三的坚持,清军这次的攻城行动相当坚决,从早上开始,整整打了一天,直到天色黑了下来,才因为不擅野战而暂时停了下来。

    仅仅一个白天的时间,清军就损失了超过四千人,也就是说有四千人失去了战斗力,其中有三千人都是在攻打西门的时候损失掉的,全部都是袁甲三的本部兵马,或者说是苗沛霖的兵马。

    当然,相对而言,淮安守军的损失也不西门守军因为有冯子才的妥善安排,损耗并不大,但因为是清军主攻方向,所以伤亡也超过了两百人,损失数目是南北两门加起来的总和。

    也就是说,在一个白天的防守作战中,淮安守军的伤亡数目超过了四百人,其中大半是被流弹流矢以及清军的炮火所伤。

    所幸的是,精武军的伤亡中大部分都是受伤,当场死亡的很少,死亡总数不超过三十人,至于伤者,则因为有更好的医疗体系,或者说有更好的消炎药、止血药以及绷带,再加上是守城方,能及时抬下去救治,所以基本上都留了一条命,因此实际上精武军真正的损失并不大。

    反观清军,虽然也是伤多死少,但因为是攻城方,死亡比例却很高,而且清军的医疗体系十分简陋,重伤的基本没管的,轻伤的则只是简单一包扎,就放到后面不管,所以总起来的损失率很高。

    第一天就打的这么火爆,这是双方统帅都没有料到的,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战场,攻城战少有在第一天就打的这么激烈的。因为按照惯例,第一天一般是试探作战,是试探守城方的虚实,同时也对应的调整自己的部署,所以第一天往往没有出死力的。像这样一上来就下死手,搞的死伤这么大,这在清军近年来都是很少有的事情。

    要知道,清军现在整体而言**不堪,八旗兵早就不堪用,绿营兵也好不到哪儿去,三十万大军真正能作战的连一半都没有。就清军目前的整体态势,能打成这个样子,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特别是袁甲三所部的苗沛霖,他本部兵马不过三万人。第一天就损失三千人,伤亡超过十分之一,已经可以说是伤筋动骨,也的确是让他十分的肉疼。

    如果按照正常来说,袁甲三已经用这种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忠诚,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不需要再这么卖命下去了。事实上他也没法再继续保持这种攻击强度了,毕竟苗沛霖所部伤亡惨重,要还是逼迫下去。苗沛霖弄不好当场就反了,而其他人看到这个情况,也肯定会有畏难情绪,根本无法继续下去。

    所以。原本袁甲三是想就此歇下来,继续搞围困战术,可谁知道这次惨烈的攻城战却让僧格林沁知道了,这又触动了他的某根神经。这让事情又有了变数。

    僧格林沁知道了袁甲三的勇猛后,大为振奋,再次调了三万人给袁甲三。还亲临袁甲三的行辕,一边嘉奖他的勇武,一边激励他再接再厉,并且还把自己的营帐射在你袁甲三这里,要亲自指挥攻城。

    主帅亲临前线,还发布了总攻击的命令,还用重赏重罚激励全军,其他各部也没法继续磨洋工,特别是那些被点了名的军官,为了自己的官帽子,也都不再管自己手下兵丁的死活,开始为第二天的总攻做准备。

    就在清军开始在晚上趁机调整部署,重新激励士气的时候,淮安城中的王三武也在跟自己的副参谋长商议今天的得失。

    在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参谋部虽然是精武军内的常设军职,只要是营级别以上的作战单位都有参谋部,比如营参谋部,团参谋部等。

    但实际上由于精武军内部大多数的主官都是清朝人转变而来,思维还是古人的方式,所以他们大都把参谋部当作幕僚班来对待,而把参谋长当成军师来看,也就是说,一般团级以上的参谋长,大多是团长的私人亲信。

    不过,因为后来开始军衔制改革的时候,李永吉顺便进行了一系列的内部改革,其中一个,就是总参谋部的改革。

    过去,总参谋部的参谋长是张威,但自从张威独领一个师之后,就卸任了总参谋长一职,总参谋部也开始成为了李永吉的直属单位,只为李永吉个人服务。

    相对的,各级军队的参谋部,比如师、团、营级的参谋部,也开始垂直受总参谋部的领导,而像各级部队的参谋长,任命权就只能是总参谋部,所以说,像司徒和这个师参谋长,实际上是属于总参谋部的空降干部。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各级参谋长实际上类似于中央的空降干部,有点像古代的监军。

    各级参谋长虽然在作战方面只有建议权,实际的作战命令要听从各级部队长官的,比如营长团长之类的,但他们却可以完整的获知各级部队的所有情报,然后及时向总参谋部报告,以方便总参谋部及时了解底下各部队的情况。这样一来,既方便总参谋部统一协调统一指挥下面各部队,也能有效的避免拥兵自重的情况。

    不过,作为交换,过去各级部队长官私人任命的参谋长,可以继续留在参谋部,当副参谋长或者普通参谋,薪水还是由精武军总后勤部的财务处统一发放,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让各级军官跟参谋部能够更好的磨合,不至于互相对立互相牵扯,影响各部队的作战力。

    也就是说,目前第二师的正牌参谋长司徒和,实际上是总参谋部刚下派过来的空降干部,来了还不到俩月,而现在跟王三武关起门来聊天的这个第二师副参谋长林咏叹,别看职位比司徒和真正的私人军师。

    说起来,林咏叹今年已经三十二岁,是常熟人。还是个举人,他是在王三武坐镇常熟的时候找到的私人幕僚。

    这种寻找私人幕僚的情况,在精武军内部很普遍,不止是王三武这么做,其他只要有独自领兵机会的高级军官,基本都有招募私人幕僚的行为,比如张威就有自己的私人幕僚,甚至周达、林春生等人也都有自己的私人幕僚班子。然后,这些人就组成了一个个的亲信小圈子,小圈子再组合。就成了一个个的派系。

    比如说精武军内部吧,目前内部实际上有三个派系,第一个派系是以王三武为主的武派,第二个派系是张威为主的威派,第三个则是新晋崛起的以俞鸿瑞为主的学院派。

    其中,王三武跟张威的派系都是老派系了,手中各自都掌握一批自己的门生故旧,至于俞鸿瑞,则同时身兼总参谋长以及青浦军校校长两个职务。是李永吉新提拔的新晋派系。

    当然,这是其中内部比较公认的三个强力派系,其他还有一些次派系,比如周达就有自己的一个圈子。林春生也不含糊,大多数的炮兵几乎都是他带出来的,因此精武军内部的派系问题也是十分复杂,只不过呢。因为李永吉的强势,再加上通信系统过于先进,这些派系问题还没有对精武军产生什么负面影响。至少不会出现见死不救,或者违抗命令之类的事情。

    总之,第二师虽然参谋长是司徒和,但师长王三武的真正亲信确实副参谋长林咏叹,这也是王三武的真正军师。

    林咏叹别看自己只是个举人,但他家里却世代为官,他爷爷就曾经做过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他父亲最高做过通判,可惜到他父亲那代,家道中落,林咏叹自己曾经为了谋生,当了一名状师,但很快凭着聪明才智闻名四方,所以才被闻名而来的王三武请去当幕僚。因为王三武出身衙役,他对那些官老爷本能的不信任,反倒是对这些状师之类的人很是信任,他认为这些人才是真正隐居民间的大才。

    也算王三武撞了大运,林咏叹还真是鬼点子不少,至少到目前为止,王三武所执行的所有策略,几乎都是林咏叹帮忙谋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