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走私1859-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看见事情似乎要坏,李永吉干脆摆摆手,“不就是两百亩地么,我还赚了呢,那就这样。齐掌柜,这是一千两的银票,你给我四百两,咱们这就银货两讫!”

    “痛快!”听见李永吉这么说,看见孙旺放手,那姓齐的掌柜对李永吉一拱手,说起了场面话,“李公子,就冲您这番气度,我就不得不说个佩服。不过说实话,这事儿您也没吃亏,那宅子其实很多都是新房,当初花了不少钱,您要是肯继续花点心思,宅子绝对是个好住处。至于那地皮,其实也不是真的荒,要是肯下点功夫,以后的产出可也少不了,要不然,我们家老爷当初就不会买下那块儿地儿。”

    “说的可真好。”孙旺在一边冷嘲热讽,“真那么好,你们怎么自己不留着?”

    “呵呵。”齐掌柜根本不理会孙旺,继续看着李永吉道,“李公子,不,您现在可是有地有宅的人了,以后我可就得称呼您一声李老爷了。”

    也是托这个时代的福,并未规定未成年人不得买卖房屋的情况,所以李永吉当时是写了自己的名字,而不用借自己老爸的名义。

    而用这个时代的观点,李永吉有了自己的房子跟土地,已经是可以被人称为老爷了。

    但是,齐掌柜现在这么说,分明是有一股子讽刺,或者说得意的意味在。

    “李老爷,你是做大事的人,肯定目光不会那么短浅,要不也不会这么急来找我买了,对不?”

    “别说没用的,赶紧找钱。”李永吉淡淡的道。

    “啊,好,我这就给您找银票,您稍等。”说完,齐掌柜就反身回房找钱去了。

    “李,李老爷,这事儿我,我……”看见对方接过李永吉的银票,回去换银票,孙旺有些不好意思,并且也暗自佩服,佩服人家这么小,做事儿就这么沉稳大气,哪怕吃了这么大亏。

    “算了,没你什么事儿。”李永吉笑了笑,“这事儿不怪你,是我强拉着你来的,也是我没看清楚就买的。不过,其实在我来说,多了这么多地皮,这不是坏事儿。好了,不说那么多了,等下还有要麻烦你的呢。”

    其实李永吉之所以能这么沉得住气,完全是因为看这事儿的角度不同。如果单纯从多占土地多缴税本身,他看似是吃了亏,但如果从李永吉要发展的角度,土地多了其实是好事儿,更方便他做事情,至于多交的田赋银,这个么,其实他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虽然如此,但李永吉心中却再次警醒,不断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再小看这时代的人,毕竟这次怎么说,自己也是上了一个当,哪怕这个当其实自己很乐意上。

    也就是通过这两次事儿,让李永吉真实的明白到,古人是一点也笨,也绝对不是温良谦恭的君子,他们随时都在施展着自己的小诡计,随时都在想办法赚你的便宜,一不小心就会上当,也难怪这个时代的洋人都说中国人狡猾了。

    其实如果这事儿李永吉是交给自己那便宜老爸去做,肯定不会吃这些小亏,但问题就在于,他不能等李正祥那个便宜老爸回来再做,那样主动权就不在自己手中了,会增加许多掣肘。

    说白了,作为一个穿越者,李永吉对这一世的父母并没有多少感情,他既不想矫情的玩什么亲人剧情,也不想多费口舌去解释啥,加上穿越后由于能预知一些未来,让他总有一种焦虑感与不安全感,都迫使他想尽快凭自己能力开一片天地,这也是为何他要急急忙忙做这些事儿的根本原因。

第十五章 在晚清买奴婢的门道() 
齐掌柜去找银子的时候,孙旺还在不停自责:“李少……老爷,我,我这事儿没办好,您看我这……”

    “都说了不怨你。”李永吉笑了笑,“你只要办好接下来我要你办的事儿就行了。对了,别叫我老爷,还是少爷,老爷听着别扭。”

    “是,李少爷。”孙旺如今也看出来了,这个李家二少爷虽然年龄小,但真有些不简单,虽然他不知道他究竟卖了什么给汪家,但能让汪家少爷请客的人,可没有一个简单的。当然,就算没有这些,能吃了这么大亏还如此沉得住气的,光凭这份气度,以后就不会是个简单人物。

    “其实,土地增加了也是好事儿,我的施展空间也大了。”李永吉笑了笑,“你也知道,我们家本就人丁单薄,我买了那么大个宅子,也不可能一个人过去住?所以想买些下人奴婢什么的带走,也就是想买些下人,不知道这个章程又是怎么样呢?”

    “是这样啊。”孙旺笑道,“买下人这事儿要在往年还挺复杂,但在如今啊,就简单许多了。”

    接下来,孙旺就开始跟李永吉介绍起了这里面的门道。

    原来,清朝虽然还是封建社会,阶级划分明确,也允许人口买卖,但官府对人口买卖的管理与限制,相比前朝却是更加严格跟规范的。

    在清朝以前,人口买卖是可以私下进行的,只要双方都认可,官府一般也就认可,但在清朝,特别是雍正帝之后,为了防止卖良为贱,必须让要卖身的良人,也就是自由人先向官府提出申请,再由当地的知**出具保证,然后经官府核实后,在卖身文书上加盖官印,这样买卖才算成立。

    没有经过官府认证的私下买卖,就算你自己认为是卖了自己,在法理上也不被承认是奴,这对作为主人一方的人来说,是很不利的,因为等于他买的奴婢在法律上不被承认,万一逃跑,也没什么办法追究。

    不过,那是在以前,在如今,这四处兵荒马乱天灾**的,活不下去而申请卖身的人实在太多,要还是严格按照这套程序,官府实在忙不过来,所以大多数地方官府为了大家都方便,就会专门划个地方办一个人市。

    所谓人市,顾名思义,就是买卖人口的地方,跟后世人才市场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后世人才市场里的交易双方,只是简单的雇佣关系,就算达成雇佣交易,身份上是平等的,你要不想干了,随时可以走人;而人市中的交易双方,一旦完成交易,就成了主仆从属关系,身份上是不平等的,在没有主人同意之前,下人奴仆是不可能私下走人不干的,那等于是逃奴,抓不到就罢了,被抓到了是要送回去法办的,而这个法,通常指的是家法,也就是私刑,这在清朝是合理合法的。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说的就是这个。

    很显然,朱家角镇所属的青浦县,也是实行这种人市政策的,而本地的人**易政策中有规定,那就是所有的人口买卖行为,都必须在人市里进行,在人市之外的人口买卖都是违法的,不管是买卖双方还是中间人,被官府发现不在人市交易,是要坐牢的。

    同时,官府还会在人市里派遣专门的衙役跟小吏,既是方便维持秩序,也是为了便于管理与监视,尽最大限度防止不法交易的发生。

    当然,这种人市交易,主要是针对那些自甘为奴,或者被家人卖掉的良人,也就是他们在交易完成之前,是自由民,而另外一种身不由己的,本就是奴仆身份的人,就不必非要在人市里交易了。

    这第一种人不必说,在交易完成前,他们还是自己说了算的平民,这种自甘为奴的人,大都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所以价格便宜量又足,但普遍素质不高,人市里的卖身人,主要就是这种人,同样的,官府的所谓管理严格,也主要是针对这部分人。

    第二种人,则是身不由己的奴仆,像李福,陈妈,还有李进宝就是这一类人。这种人自己没有自主权,卖身契在主人手中,所以他们不能自己卖自己,只能由主人说了算,同样,你要买这种人,只需要跟对方的主人谈好就行。比如你去**买个姑娘回来,就是问**子买了对方的卖身契,也是等于买了个奴仆回来。

    相对而言,本身就是奴仆的人,要比一般卖身的平民素质要高,毕竟身为奴仆,一般都是依附大户人家或者专门的机构,比如**。而在这些地方生活久了,这类人多少都掌握一些技能,最起码认字方面比较好。但是呢,这样的奴仆在市场上数量比较少,价格比较高,而且有过主人的,忠诚于可靠性也有问题,市场上这类人的主力,通常都是**里的姑娘。

    总而言之,以李永吉目前的情况,最好还是去人市里买那些价格便宜量又足的良人为奴,到时候在那看上了什么人,对方也乐意之后,那么就可以找在人市里的衙役小吏拿个卖身文书,现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