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庖牺为此苦恼不已,总是想着要如何避免这些损失,便每日观察星辰的运行轨迹,又查看山川河流走势,以期找到这些灾难发生的规律。但如此庞大的工程岂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转眼十几年过去,庖牺依然毫无头绪。
这日,庖牺又来到洛水之边,打坐静思周天星辰之秘,三天三夜却毫无所得,心中焦虑。忽见有巢氏远远走来,连忙起身相迎。
有巢道:“不必多礼。”随即坐在庖牺身旁,缓缓问道:“你可是在思虑那天灾之根?”
庖牺早已知道自己这位师尊乃是人族三祖之一,神通广大,见多识广,必定会对自己有所帮助,于是赶忙道:“正是,弟子见天灾不断,常自思这天灾发生规律,可每每总无所得,心下甚憾,还请师尊教我。”
有巢见庖牺迫切的望着他,却是缓缓点头道:“也是时候让你了解一下修行之道了!”顿了一顿便继续道:“你既然想了解这灾祸之根,我便对你讲讲这阴阳五行之道吧。洪荒当中,万物都分阴阳五行,五行中,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又有阴阳之分,相生相克,妙用无穷,便是修仙炼道也得根据这阴阳五行来分。盘古开辟混沌,清者化为天,为阳,浊者化为地,为阴,盘古化生万物,则份属五行当中……”
有巢与庖牺直说了一天一夜,庖牺也听的认真,见有巢讲完之后,却是似有所悟,却又总觉得差些什么,于是便把自己的感觉告诉了有巢。
有巢闻言哈哈大笑道:“你缺的却不正是此物!”说罢伸手指向了面前的洛水。
庖牺顺着有巢手指的方向看去,却见洛水与黄河相连的地方,忽然间跃出一只异兽。只见那异兽龙头马身,背上驮有一物。
那异兽来到二人面前,对着有巢与庖牺连点了三下头,沉入水中消失不见,背上之物却是自行飞起落到庖牺手中。
庖牺见那异兽消失,自己手中却多了一图一书,赶忙低头看去。只见那书上排列着无数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那图上,亦排有无数道长短线,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中间为五,十分奇妙。
如果有修道中人在旁边看到,必然要大呼出声,庖牺所得,竟然是那先天灵宝河图洛书。这却是鲲鹏早得了朱厌的吩咐,知道河图洛书关乎伏羲证道,这才派座下龙马将河图洛书借予伏羲。
庖牺一见此物便被其内容深深吸引,却是忍不住直接坐下观看。有巢见状微微点头,静静在坐在庖牺身边,为其护法。
庖牺这一入定却是持续了八八六十四天,六十四天后庖牺醒过来,仰天大笑道:“吾道成也!人族自此无忧矣!”说完,便伸手在地上画出一个太极八卦图,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符号分在八个方位围在中央太极图周围。
此太极八卦图看似简单却是蕴涵大道,取大道至简之意,无论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皆包含于其中,可以用来推算万事万物。最为奇妙之处在于,即使是没有一点法力的凡人,只要将此图所代表的涵义记忆清楚,也可以进行推算。
庖牺大道既成,前世记忆自然恢复,前尘往事只一幕幕闪过,心下叹惜一声,见有巢在旁,便向有巢一拜,有巢见状赶忙避开。
庖牺如今恢复灵智,开启了前世记忆,自是伏羲本人,在没有弄清伏羲的心意之前,有巢却是不愿受这一拜。
伏羲如今找回本我,自是知道有巢在顾忌什么,于是开口道:“人族伏羲谢过师尊教诲之恩!自今日起,洪荒只有人族伏羲,却是再无妖族羲皇。”
有巢氏闻言这才坦然受了伏羲一礼,吩咐道:“如今你已悟得太极八卦至理,大道已成,还是先回陈郡,将那太极八卦传给众民,而后寻找贤人接替共主之位,好早日功德圆满。”
伏羲闻言赶忙拱手称是,再看到手中的河图洛书却是感慨颇多,良久长叹一声,将手中的河图洛书抛入空中,接着便见两物化作一只玄龟与一只龙马,向着北极冰柜山的方向飞去。
北极妖师宫内,鲲鹏轻轻地抚摸着手中的河图洛书,却是不禁眼角含泪,“妖族的大能,又少了一个!”
伏羲既然决定要去传播太极八卦,当下便辞别有巢,往陈郡而去。有巢见伏羲大道已成,却是直接回转火云宫,等待伏羲功德圆满之日。
伏羲回到陈郡后,便宣布自己更名为伏羲,一面传下太极八卦,一面差人打听人族可有大贤之人,如此,十几年时间便一晃而过。
从此,太极八卦便在人间流传开来,又因太极八卦乃是伏羲所创,所以又称之为伏羲八卦。
这一日,伏羲正在处理政务,却见一名长老上前禀报道:“启禀共主,今有烈山部落的首领朱襄用泥巴做成器皿代替葫芦盛水,又筛选草籽作为食物,带领大家种植,很可能便是共主所要寻找的大贤!”
伏羲闻言目露精光,却是赶忙吩咐此人将朱襄的一切细细道来。
。。。
第七十四章:烈山朱襄植五谷()
那长老闻言却是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始介绍起听来的点点滴滴。原来,朱襄所在的烈山部落本是一个小部落,那时候织网捕兽与圈养六畜的方法还没有流传到那里,因此烈山部落的族人经常为了食物发愁。
有一次,年幼的朱襄因为忍受不了饥饿,偷吃了部落的葫芦种子,被父母狠狠的打了屁股。因为那时候部落里没有盛水的工具,只能用葫芦盛水,所以对葫芦种子非常重视,甚至有大人用“偷吃葫芦籽长包牙,就吃不了东西”来吓唬小孩。
朱襄觉得自己很委屈,就想发明一种工具来代替葫芦。小朱襄首先想到的便是泥巴,对当时部落里的孩子来说,玩泥巴是一项难得的乐趣,把泥土用水拌匀,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捏成什么形状就捏成什么形状。
朱襄想到葫芦可以装水,于是便捏了一个泥葫芦,然后便乖乖的等着葫芦风干,心想这葫芦如果能装水就好了,那样就有葫芦籽吃了。
可等葫芦风干后,朱襄的泥葫芦只盛了一会儿水便轰然破碎,却是在水的作用下,风干的葫芦再次被浸湿了。
朱襄是个倔强的孩子,认准的事情从不轻易放弃,他突然想到部落烤肉处的地面似乎有些与众不同,偶尔有水落到上面后也不容易渗透下去,反而向四周流去,仔细想来可能是因为这处地面长期被火焰炙烤的缘故。
朱襄找到了方法便兴奋地尝试起来,经过不断地努力,终于做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件陶器——一个颇为丑陋的葫芦。从此朱襄便一发不可收拾,先后烧制出了容量更大的陶罐以及锅碗瓢盆等物。
朱襄又想到葫芦籽可以吃,那其他植物的种子是不是也可以吃呢?于是便开始了自己的尝试,这一尝试便再也停不下来。经过不断的筛选,朱襄终于选定了几种植物的种子作为食物,却分别是粟、豆、麻、麦、稻,这几种植物被合称为五谷。从此烈山部落的族人不仅可以吃到烤肉和煮肉,还可以吃到煮熟的植物种子。而且由于部落可以通过陶器与其他部落交换物品,所以迅速的强大起来。
老族长在看到朱襄的能力后,便将族长之位让予了朱襄,这一年朱襄仅仅17岁。朱襄在继任族长之位后,并不满足于采摘野生草籽,而是带领人们开垦荒地,种植五谷。
看着族人用木头、骨头在地上砸洞翻土,朱襄就想发明一种简便的工具用来挖洞翻地。朱襄先想出把木头、石头、骨头前端磨得很锋利,这样需要的力气就小多了,而且翻地速度也更快。在随后的日子里朱襄不停的对自己的发明进行改造,于是洪荒上便有了用石头做出耒耜,也就是石质梨锹。
……
听到长老的介绍后,伏羲的眼睛越来越亮,他已经完全的理解了陶器与五谷对人族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从此后人族便不需要再沿水居住,也不需要到处渔猎,完全可以定居在水源充沛的地方,建立起一个个崭新的部落,人族的足迹将会真正的遍布整个洪荒。
伏羲显然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连传召朱襄来陈都的时间都等不及,便带了几个随从前往烈山部落,要亲自去看看朱襄所经营的部落。
伏羲到来的消息,使得平静的部落一下子沸腾了,朱襄连忙带着族中的勇士与智者前去迎接。
伏羲一路走来,看到部落里绿油油的的庄稼,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