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名字个顶个的战五渣毫无美感。那是因为性能太过优越而采取的“韬光养晦”策略。
真实情况对比一下列强各国现有的飞行器,还处在个人玩具的层次。刚刚进入军方视野,但也只是作为侦查热气球的替代品。并没有寄予多大的期望值。
各国从中国进口的昂贵汽车中拆出来的汽油机得到启发,普遍用功率70马力左右的“大家伙”为动力源,制造奇形怪状的钢管梁架、木制机身的飞行器,目前速度刚刚突破100公里。
别以为这数据很糟糕,要知道在正统航空史上,莱特兄弟直到1909年才在纽约完成33分钟的“长途飞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参战各国的飞机功率普遍不超过一百马力,飞行速度破百都算快的。
直到大战后期,因为空战的迅猛升级推动下,航空技术得到一个快速发展热潮,由此而将各种性能数据猛推到一个高峰。
然而,即使是一战末期最好的战斗机,恐怕也干不过“初教六”,更别提在二战初期水平的高性能双翼机。
彼此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导致中国空军从一开始所有的研究和飞行活动,全都藏着掖着不能见人。军方人员从各国交流回来之后,更是疯了一样的猛抓保密工作。
没办法,西方人还在苦苦寻求突破100马力汽油机的时候,这边已经在研究制造双排14缸1200马力的大家伙了。
西方人想方设法的用进口钢管加固机身改良机翼,以便获得更大的飞行速度,这边却早早应用高强度铝合金骨架和蒙皮,机体之中安装弹射座椅降落伞,使用23mm口径机炮和全封闭式座舱,外带研究如何在500公里时速下进行格斗。。。。。。。
这差距大的已经没法看了。
西方人唯一能知道的,便是从他们只能出入的广州、上海、天津三座城市上空,偶尔会从高空晃一下的双翼机。哪怕是用望远镜,也隐约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并从飞行速度上判断出大约在一百公里冒头的样子。比起欧洲各国,貌似领先的有限。
全国人民也都知道,咱们中国空军是存在的,也装备有先进的战机,除此之外。一样的模糊不了情况。
得益于这十多年里,中国跟列强普遍的恶劣关系,近乎闭关锁国的闷头搞革命和工农业建设,列强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比起清末那几年,差了老鼻子。
也因为此,各国只能从模糊而零散的情报信息中去判断中国的实力。比如最显眼的海军装备方面,足足十多年没有增加一条战列舰,便是明证。俄国人从这上面推断出,中国财政受到革命推动方式的拖累,已经无力扩大在军备上的优势。要不然。足足四亿五千万人口,却只勉强弄了上百万正规军,说明多了养不起啊!
养不起是没错的,但那要看军队的质量。很显然,毛子并不清楚两者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知己知彼,能够百战百胜。若是搞反了,后果极其严重!
狂妄的俄国毛子根本不知道。世界居然会那么快出现“空军”这一可怕兵种!当八架双翼“鹰1”掩护四架“雕1”攻击机一起从高空突破国境线时,他们部署在那里的守军半点都没觉出异常!
当十二架战机出现在第八师炮兵营脑袋顶上,嗡嗡的奇怪轰鸣也仅仅是引起少数人莫名其妙的张望。看到灰蒙蒙的天空中影影绰绰的几个大鸟形状的玩意。几乎所有毛子士兵脑袋里一团浆糊,没有任何概念。
但紧跟着他们就知道不对了!
六架“鹰1”突然从高空俯冲下来,看似慢悠悠的姿态,当逼进低空之时才令人惊觉那上百公里的疾速!
各自携带的50kg炸弹陨石一般狠狠砸落,将密集形态放列的大炮陡然淹没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当中!
轰!轰!轰!
恐怖的巨响传出十几里外,狰狞的烟火急骤的膨胀奔突。将火炮和堆置在附近的弹药一体吞噬、引爆,激烈的殉爆卷起更加猛烈的轰击。把四周毫无紧张感的毛子士兵军官全部扫荡一空,炸得尸骨无存!
这是乙位面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组织的空袭!来的如此突然而猛烈。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轻而易举的把毛子第八师全部炮兵炸个精光!
仅仅丢下炸弹显然不能满足首次出征的空军战士,眼珠子放光的飞行员哇哇大叫着,操纵战机继续向低空逼进,用机载7。62/12。7毫米机枪轮番扫射,凡是看到军营、军马,又或者是聚在一堆的士兵,二话不说一个长点射下去,顿时血肉纷飞,人仰马翻!
因为过于先进的空战理念,从一开始即追求机枪机炮的大口径和大杀伤力。“鹰1”的两挺重机枪子弹中,夹杂了穿甲燃烧弹,命中木制建筑和帐篷之类,立即引发大火!
六架“鹰1”肆虐一阵,重新拉升到高空,四架“雕1”趁着漫天烟云的遮挡急速下冲,将两翼密密麻麻挂载的航弹天女散花一般布撒出去。
尽管是严重弱化版的专业攻击机,不但机身装甲和强度重量弱了一大截,发动机都只有1200马力,最大载弹量也从标准版的6500公斤降低到3000公斤,但十五个挂载点没有变,对付这时代的地面打击,依然是大炮打蚊子一般的过度凶猛!
最大50kg,最小25kg的航弹撒了欢儿的丢下来,让完全没经历过空隙和现代炮战的毛子陆军彻底陷入火海地狱之中!
一战结束之前,各国都不清楚成群大炮轰炸起来,到底有多么的可怕!稀疏散兵线理念虽然已经深入人心,却远远没有达到二战后期的水准。密集部署和密集冲锋,强调正面火力密度,依然是主流。各国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大批重机枪推上战场前沿集中使用的可怕之处,更别提大炮和航弹了!
毛子第八师压根就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遭到主动攻击!他们的营地好像牧民帐篷一般成片平摊在大地上,连伪装都没搞,简直就是明晃晃的靶子!
除却两架满载弹药的“鹰1”按照战术要求保持空中警戒之外,十架战机轮番轰炸扫射,几乎将整个第八师几处营地和炮阵地扫荡一空!
随后,机群按照无线电指引扑向车站。
此时,马丁诺夫少将亲自率领的一个营士兵和拖着的大炮,才刚刚抵达车站。簇拥成一堆儿的士兵装备根本没考虑过被半道袭击,全部以少将大人为核心,猬集成一团。
马丁诺夫少将也听到了后方传来的猛烈爆炸声,隐约看到在天空中翱翔的威猛身影。但他如同这时代大多数沙俄军官一样,满肚皮里除了油水之外,严重缺乏优秀高级将领应有的素养。
那可怕的轰响和沸腾的烟云,显然预示着一场异常的攻击正在进行,他却下令身边人竖起耳朵来,寻找越空而过的炮弹呼啸声。。。。。。。
这显然是不可能找到的。
一名见识过欧洲列强飞机的参谋官提醒他,可能是天上那些奇怪家伙搞的鬼。
马丁诺夫粗暴的批评他:“不要异想天开!世界上哪里可能有那样的东西存在!立即传令给师部,展开对四周敌人的搜索!”
他坚定的认为,是一群偷偷越过边境的中国陆军士兵搞的突袭,意在声东击西的牵制其主力,好让专列趁机逃走。
对于此敏锐的反应,少将阁下很是得意,自以为得计,甚至因此完全罔顾其他人的提醒。除了派人向后传令之外,坚定的带着部队继续奔向车站,围堵专列!
这一决定,要了他和一众士兵的老命!
扎堆的士兵简直是再好没有的活靶子!六架“鹰1”如同见了肥羊的猎鹰,从队列后方陡然扑击下来,大小口径机枪全数开火,突突突的泼洒出疯狂的弹雨,将人马狠狠的从中间犁过去!
马丁诺夫少将目标太过明显,遭到几架战机的格外照顾,连续六次机枪扫射交叉掠过,把他和边上的军官警卫连人带马全部打成了碎片,凑都凑不起来!
整个营的士兵和运送的大炮一块儿,紧跟着被炸得七零八落!
毛子士兵哪见过这等凶残的玩意,低空掠过的尖啸简直如同索命鬼哭,把剩下的人吓得魂飞胆丧!没有腿软跑不动的,发了疯一般丢弃一切累赘,漫山遍野不辨方向的闷头奔逃!
车站周围半圈儿士兵看的真切,全都瞠目结舌见了亡灵一般,眼见那些长翅膀的家伙尖叫着扑来,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命令,炸了马蜂窝似的一哄而散!
徐树铮透过无人侦察机看的目瞪口呆,话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