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关注。最难得是能以之启发众人,于迷茫中寻得诸多思路,打破这死水一潭,妙哉!”

    他如何看不出来,里头多半是白话文的内容,偏又十分的精致,明目张胆的向当今天下的顽固力量发起挑战。保守的上层清流必然会大为不满,但决心奋发有为的年轻一代,却一定会蜂起而从之,把此报纸当作抒发其见解文章的平台。

    这么一份能够吸引从上到下各个阶层的刊物,影响力必然铺天盖地,主导者只需轻轻耍弄笔杆,就能引导无数人的力量。到时候,整个朝廷都要为其所震撼!

    严复早想过自己要办一份报纸,却一直没有完整清晰的思路,也没有足够的内容,更没有足够的力量。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份立即就能拿来用的成熟版本,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杨浩笑道:“今日之中国,想要奋起有为者不知凡几,却都无路可进言,无处发挥力量。我辈不揣冒昧,却要先做那仗马之鸣,开一先声,探一探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世界早已不是所谓的天朝上国就是天下的时代了,再不振作起来,我们都要被历史淘汰!”

    严复轻轻拍打报纸,感慨不已。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看来,吾道不孤啊。

    认真的盯着杨浩问:“那么,你来找我,是要拉我入伙喽?”

    “不是入伙。”杨浩正色回答,“是邀请先生作为《国闻报》的总编,担当起将此报纸做大做好,使其成为启发国民、警醒同胞、宣传近代国家民族之大义,带来昌明开放之思想,真正引领我四万万炎黄子孙走出混沌,不要再一直**下去的先行者!”

    这份担子够重的!自信如严复也觉得不安,赶紧摆手:“我可当不起如此夸赞。再说,你已经有了如此完善的模式,要我发一些文章还是可以的……。”

    杨浩呵呵笑起来:“这不过是我们多年积累起来的一些东西,生硬拼凑进去罢了。主要的内容,还要靠先生这等大才主持更新点评,更为专业。再者,也唯有先生的号召力,方能聚拢更多有志之士加入进来,一起努力,把它办的更好。我们只要全力做好牵马坠蹬的工作,保证诸位衣食无忧,安全安心。”

    严复能看出来,这份报纸秉持的风格,既不偏向保守,一味的崇古守旧;也不国度崇洋,在传播中华文明成就和经典的同时,平和翔实的描述世界格物学术的进程,让读者能自己做出清醒直观的判断,启发思维。

    这要比一向以来摁着头皮强压硬灌的做法要好得多,也能让消息闭塞的广大国民,有办法看清楚,列强的强大,并未凭空白来,他们也是从弱小一步步走到今天。中国的落后事出有因,却绝非一切都不可救药,认真辨析数千年来兴衰变化,找出应该革新的,应该继承的,应该发扬的,与西方学术相融合,才是振兴之道!

    严格来讲,严复是真正懂得了中庸之道,明白不能用非此即彼的做法武断的去摧毁一切,动不动就打烂了重来,是绝对要不得的。顽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激进的“全盘西化”,只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恶果,让中国的复兴,平白走许多冤枉路。

    只可惜,他生不逢时,处在此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节骨眼上,中国人千年前那种雍容大气、从容自信的气质早已荡然无存。

    中华文化,在北宋初期达到巅峰。释放出无限的灿烂光辉后,随着司马光与王安石掀起的党争,将儒家为代表的文化力量引入扭曲和闭塞,急转直下。元代的大破灭,明代以朱子章句为蓝本,科举成了控制思想的工具。朱元璋自以为是的蛮横划定一切,让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永远成为了历史。

    读书人都只是为了做官,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保护宗族。他们名义上效忠皇帝,实则首先抱团守住士人阶层的利益,等而下之的是疯狗一样的内斗,合起伙来踩住军人,践踏商民,疯狂搜刮利益为自家所用,最终把一个汉家王朝活生生的搞垮!

    民心大丧,文明分崩离析,他们却又恬不知耻的立即倒向蛮夷,历经这二百五十年来的压抑、阉割,节操是一点都没见到,除了自己的名利,什么国家民族,什么大义立场,全都抛到脑后!

    这样一个阶层,一个群体,一个力量,整整千年的揉搓,把真正的华夏文明那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包容并蓄、昌明智慧的本色几乎完全改变。被列强枪炮打懵了的清末士人,想当然的把他们学不到家的传统文化,当成了罪魁祸首,完全不加分辨的,把一切罪责都推到了祖宗和文化身上,倒过头来匍匐到西方机械文明的脚下跪舔。

    说到底,他们还是没有脱去旧时代士人的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短视狭隘,毫无节操、不加分辨的去否定一切,追捧根本就不成熟的偏颇文化。结果,自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长达百年的颠沛创伤。

    但他们并没有醒悟,到了新朝,仍旧不自觉的爬到广大人民头上洋洋得意的比手画脚,挨了一顿收拾后,觉得万分委屈,环境稍微放松一些,立马旧态复萌。

    指望他们带领中华文明走出低谷,走向复兴,简直是做梦。

    没有外来力量干涉的时空里,严复的后半生是落寞而无奈的。但在今天,杨浩走到了他的面前,一切都将截然不同的改变!

    话说到这里了,严复突然想起来,都没有问明白杨浩的身份。两个相差十几岁的人一起大笑,杨浩仍旧报出海归侨民的说法,并毫不隐瞒的告诉他,自己即将谋到美租界作为落脚点,将把报社和工厂等全部安放在里面,让清廷有心干涉,也没法随便进去抓人。

    严复略略一想,不由抚掌赞叹:“此地选的极好!可免除诸多后顾之忧。唯可虑者,美国人能答应么?”

    杨浩信心十足:“他们一定会答应的。只要他们肯收钱,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严复已经决定同意出山做事了,认真的问他:“办报纸很花钱的,尤其许多外派人员,紧要消息发电报,花费极多,收入却很少。你的财力能否长期支撑?”

    杨浩扬眉道:“我家有几条五千吨大船,每月往这边送价值百万两的货物,全天津的洋行加起来,也不过如此。严先生,我们的背后,是有一整个盼望中华振兴的阶层在支持,钱,永远不是问题。”

    严复不言语了,这活活的一个大土豪啊!五千吨大船,一条怎么也要百万两银子吧?你家有几条?不要说天津了,整个大清国如此豪富的能有几家?

    幸甚幸甚啊,杨家不是山西老抠那样,赚了钱就回家盖房子,往地窖里藏,而是拿出来做这等启发民智,振兴实业的大事。他既然碰上了,就决不能轻易放过。

    目的已经达到,杨浩不欲拖拉,留下一张银票让严复先在英租界置办临时办公场所,注册后择机开业,并请他联络好友知交,组建班底。随后告辞离开,回到一墙之隔的宅子。

第六十九章 搅乱局势() 
稍微卡了一下,继续回复更新。

    杨浩把事做得如此操切,并非急躁少谋,关键在他找的严复其人,不一定耐烦他比手画脚,干预过多。

    严复有大才,连李鸿章都看中,不但提拔到身边重用,还有意将其收为弟子。奈何严复自负才学,不肯答应,故而虽然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之职,却“不预机要”。不想当一家人,当然不能得到重用。

    再加上他生有一张大嘴巴,把李鸿章被广东税务司德璀琳欺骗的事儿抖出来,让朝野都嗤笑李中堂。李鸿章仍旧能保他为后补道台,并给予“遇缺先补”的便利,可说是很够意思了。

    按照一般人的看法,你严又陵既然抱上了李鸿章中堂的大腿,那就好好跟着办事,仕途一片光明。他偏不,骄傲如严复,绝不肯一直给人牵马坠蹬。大概也因为他看清楚了,当今官场之上,不是正统科举出身的人,永远别想自成一派,为了能有机会肆意施展才华,他宁可回头苦读四书五经,再入考场。

    去年,严复第四次回福建考科举,又没中。这下子郁闷的不行,又因为咳喘病难受,他一直抽**烟,越发为官场排斥。

    到此时,严复大概终于悟了,就凭他一人,想要对抗千百年来形成的官场规则,根本不现实。眼瞅着当初跟他一班同学的人都青云直上,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心中苦闷失落,难以言表。

    说到底,严复就是个空有才华却不识时务的狂士,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