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不防他们出阴招。另外,以小婿之见,那杨浩也未必对盛杏荪全都交了底。”
“嗯?你觉得,那小子能有那么些的花花肠子?”
李鸿章觉得他大惊小怪。日本人总共那么大点儿地皮,一共没多少钱,虽说这几年添置了几艘铁甲大舰,总实力也不过是与北洋水师相当罢了。真打起来,还得看谁家的身量更强壮,他没想过输的可能。
不过他一直相信张佩纶的才能眼光,既然这女婿说出此话,必然有理由。
张佩纶道:“只看此人行事风格,且不论是否故弄玄虚,定是个胆大敢搏的。他既然能摸到盛杏荪的门子,未必不能托人情到您的面前。”
剩下的话他没说。只要稍微打听下,就能知道李鸿章的性子,一贯瞧不起旁人,嘴头子阴损刻薄,杨浩那种辫子都不留的,只怕什么话都没机会说,就被乱棍打出去,甚至抓起来治罪了。
李鸿章捻了捻胡子,呵一声轻笑:“那我还小看了他。这是要钓老夫的胃口啊,行,那就陪他逗逗闷子。你先带人去把张士珩那几个混账抓了,问明口供,再跟杏荪碰个头,把事儿办圆成了。美国人那边先不要漏口风。想要租界的地,没有老夫的许可,没那么容易!”
美国人又不傻,一定会猜测那杨浩是不是清廷弄出来试探的棋子,必然要来摸清李鸿章的想法,正好,可以卡一卡他,让他知道知道,年轻人别太狂。这大清国的地界儿,轮不到他肆意妄为。
李鸿章算无遗策,却没料到杨浩远比他料想的要聪明和果断。出了津海关道的衙门,转头就直奔美国驻天津领事馆,在伊诺克。石米德领事出门之前把人堵住,开诚布公的提出自己要承包租界的要求。
美国佬很是吃惊,这么大胆的中国人他平生头一次见!在美国本土,那些留着辫子的华人唯唯诺诺,随便怎么欺负都不敢反抗,这是打哪儿蹦出来的异类啊!
不等他甩脸子送客,杨浩就提出两个他没法拒绝的条件:“第一,可以完美解决美租界的问题。我们以美国侨民的身份进驻,既可以防止德国人的继续侵占,又能保证日后美国政府收回治权时不生争端。清廷也不会反对。第二,我们可以马上进行开发利用,带来的利润好处,谁决策,谁受益。”
前一条,石米德自己做不了决定,他起码要通知驻华公使田贝,由其判断。但后一条就不同,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不是?
老实说,他们这些驻华使节过得挺苦逼的,没外快,没利润,没什么事儿可干,每年到了12月天津封港,闲的掌子都痒痒。如果有一桩赚钱的买卖可作,那再好不过。
杨浩在他面前摆开一副租界建设设计蓝图,上边儿不但把码头、工部局、警察局、邮局、教堂、医院、学校、停车场、发电厂、自来水等等必须设施规划的井井有条,还特别划出工厂区,蔓延到外围起码上百亩地,乃是一片少说一年能创造几十万两银子利润的工商业实体!
杨浩笑眯眯的进一步诱-惑:“领事先生想想看,有这么一片每年创造大量利润的工业,不断把呆在美国的华侨都吸引回来,能够为政府解决多么大的麻烦!这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石米德登时悟了!对啊,可以有借口把美国西海岸那些该死的中国佬都赶走,省的那群红脖子整天的抗议和闹事。不但能削减西部的华人数量,讨好选民,还能让他们在遥远的东方,继续工作并缴税,还能把争端和麻烦都转移到清国来,还能帮忙占着租界,还能随时以他们为借口,争取对美国有利的各种条款,在谈判中占上风。
甚至,还能借此来同时讨好保守党和激进派,这真是一个天才的主意啊!
现阶段,美国刚刚迎来新一次的金融危机,大量的银行和企业倒闭,中下层民众收入锐减,国内紧张情绪日趋高涨,民族主义、扩张主义抬头,不少人已经在鼓噪,美国得到天命所钟,应该主动承担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不再局限于北美大陆,而应该向外寻求更广阔的空间,起码把上帝的福音传播到太平洋的每一片海岸线。
谁也说不准,哪天政府会改变想法,主动参与到对中国的利益瓜分中,这也是他们既不正式接收租界,也不肯完全放弃的原因之一。
美国佬的脸上什么都藏不住,眉毛腾腾腾直跳,强压激动坦承:“这件事我会尽快报告给田贝公使,就我个人而言,是非常乐见其成的。”
杨浩当即一张大额银票拍过去---反正是抄家抢来的,不心疼。石米德却乐坏了,一千两啊,顶那131亩地8年的租金了!(条约规定,租界地每亩的租金是1000文钱,好便宜)
当然这钱只能落入他的口袋,是额外的收入,无论结果如何,都不可能再掏出来。想想日后可能建起大片的工程工厂,带来的好处数之不尽呐。
有钱能使鬼推磨,施密特很不矫情,立即动身亲自赶往北京,向公使先生面陈此事---他必须把这份功劳,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才行!
而杨浩,却并没有等他和李鸿章那边的明确答复,先在英租界利顺德饭店定了包间,让刘大富跑腿前往山西会馆,找了向导帮忙往各处送出拜帖,自己则敲响了严宅的门,直接做那不速之客。
严复可没想过会有他这么一号怪人前来,一开始并不是太高兴。但一看杨浩送出的奇特“拜帖”,顿时大笑起来,急忙吩咐人上茶伺候着,自己专心把那实为一份四开八版的报纸展开,仔细的翻看。
要打动牛人,就不能用一般俗物。杨浩准备的“拜帖”,是一份名为“国闻报”的伪造报纸,由道具公司下设的文化组赶工制成。这个名字,正是日后严复创刊的报纸之用。
四开八版的报纸,刻意以繁体、竖排的旧式格式,字迹也说不上多么清晰,但恰好都能看的清楚。就这,也比当代任何一种报纸的质量都好得多。要知道,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也不过是艾伯特平板印刷机而已。
最引人注意的是里面的内容,头版头条是时事要闻和评论,写得正是对眼下发生在朝鲜半岛,东学党起义的事情。内容之细致已经远超当下所知,关键是对事件导致的后果平叛,预言起义必将取得初步胜利,而国王也肯定会向宗主国求援。通过1885年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取得干涉权的日本,也必将趁机把部队开进朝鲜半岛,并最终导致远东局势的全面恶化,中日战争爆发!
第六十八章 严复入伙()
光是这部分,足以吸引严复的注意力,但他没有过多停留,继续看其他的内容。
二版的内容一样丰富,开头赫然是一部名为《大国崛起---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的连载,开篇“西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的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之语,就让严复感到一股磅礴浩荡之气,直灌胸臆!
他迫不及待的把第一章“第一个殖民大国葡萄牙”的第一节“在与阿拉伯人的战斗中成长”四千来字看完,一看下边“”的字眼,顿时急躁的叫起来:“这……这位唐晋先生,是哪里的大才?为何此前从未听说过?后面的文字呢?在哪里?!快快拿来!”
杨浩一脸得逞的笑容,安抚他:“且稍安勿躁,先把全部看完再说。总之少不了给你的。”
严复耐下性子往后看,发现内容之丰富,令他眼界大开!后面还有连载,是一部名为《大宋豪侠传》的新奇武侠,只看开头故事和其中文采,就连他这样的牛人都给吸引了去。这要是宣扬到市井之间,立时就要传扬的街知巷闻,给各大说书的唱快板的奉为至宝。
杨浩心说:“金大侠的《天龙八部》果然非同小可,有通杀整个华人世界的能耐。”
其他的内容,有“跟我学英语”,有别开生面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有海外异闻,有生活小常识,有美文赏析,有经济评论,有工业快讯,有养生保健,卫生常识(赤脚医生手册)。另外还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物价公示,以及产品广告等等。
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严复看完,掩卷长思许久,喟然长叹道:“编纂之人,用心良苦啊!以此报纸素质,旬日之间,就能广开销路,引来众人关注。最难得是能以之启发众人,于迷茫中寻得诸多思路,打破这死水一潭,妙哉!”
他如何看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