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减震、大型车桥和轮胎。上面以名贵木头重新打造出最宽四米上下、长八米还多的超大型结构。
如此大的家伙宽大沉重,跑起来的话能把这时代绝大多数路堵死。
然而慈禧太后终究不肯让自己受委屈,她预料到自己将来可能还要逃亡,绝不肯再坐那些能把人肠子颠出来辇车,命李莲英亲自盯着完成了两辆大车的建造。
里面装饰的豪华奢靡,各种从京城带出来的宝贝到处镶嵌陈列,简直是一座移动的超级豪华别墅。若是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拍卖的话,起码价值几千万两银子才过得去。
西安到榆林的公路修造,就是比着这两辆大车能够通行的标准来的。所有狭窄桥梁被加宽,崎岖不平的路面被填平整修压实。有东面来的各种机械,大肆征用本地民夫,两年时间总算是完成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好的条件,几百公里走下来,依然让她疲惫不堪。
足有十六匹骏马拖动的大车,随着前面御者的一声呵斥,缓缓停住。伴随在边上不远处的内侍卫统领急忙催马过来,凑近辇车恭谨的问情况。
李莲英佝偻着腰背,从车的侧面拉开门,冲着对方轻轻咳嗽一声,慢吞吞的道:“老佛爷体恤大家伙儿的辛劳,吩咐下来,让队伍都歇一歇。”
侍卫统领感激的反身下马,单膝跪地,声音洪亮的谢恩,随后起身上马转头去传达她的谕令。
李莲英没有马上回头,就那么站在车门前,秽浊的老眼远远的眺望碧草连天的荒原,在目光所及的地平线之处,似乎有一道浓烈的烟柱升腾。他心中暗叹:“都到了这份上,何苦造那些罪孽啊!”
然而这些话终究轮不到他来说,只是无声的叹息,并暗暗的发愁。搞不好,他这辈子只能埋骨他乡,回不了老家了。
一会儿工夫,就听车厢里慈禧干巴巴的声音呼唤:“小李子,让他们把窗户都打开,散了车里的浊气。”
“嗻。”李莲英答应着,一甩拂尘转身回去,简单几个指令下去,随行的小太监和宫女们手脚麻利的把玻璃窗户都推开一半,让外面的风透过纱窗过滤后吹进来。
李莲英弓着腰走进去,在辇车的最里面,慈禧太后病怏怏的斜靠着枕头,两眼无神的望着坐在侧面桌案前,抓着毛笔认真写大字的小皇帝。
两年时光,保养的皮肤润泽光滑的老佛爷一下子老了很多,皱纹不但爬满了脸庞,发际线更往后退了不少,露出一个大大的额头,这却正是她最不喜的。近乎全白了的头发虽然一直用了东边来的染发剂,却架不住白色的发根一天比一天长。整个人再没有以前四十岁的尊荣,却几乎恢复了六十岁老太太的模样。
队伍停下之后,践踏起来的沙尘很快被吹走。带着青草气息的清新空气卷走车厢内的浑浊,慈禧太后的精神头儿竟也因此而好了一些是的。
李莲英赶紧上前几步候在床前,让慈禧能搭着他的胳膊缓缓地起身下来,一步一步的挪到外头窗前,居高临下的遥望草原。
沉默了一会儿,她忽然幽幽的问道:“小李子,你说今儿这一走,日后咱们还能回得来么?”
李莲英低着头回答:“有老佛爷您在,那是一定能回来的。”
慈禧眯起眼睛来,远远地望着后面天地,低沉的挤出几个字:“怕是,不能够了。”
李莲英的脖子后面起了一层细细的鸡皮疙瘩,一股寒意遍及全身。他知道这就话,到底是为什么问的。
就在迁移队伍后面几十公里外,榆林边关所在,一支军队正在把一座镇子所有的房舍全部点燃,熊熊大火引发的浓烈的烟柱,如同黑龙般随风摇摆着直冲天际!(……)
第四五一章 大清末日 二()
早在逃难到西安,惊闻革命军在陆上战胜列强联军,在海上三次击败各国海军的消息之后,慈禧太后确定大清朝廷复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杨浩忽然出事,又或者革命军内讧,否则基本没机会拨乱反正。
其后两年间,革命军一步一步走的太过稳健,所过之处的土改工作无比彻底,同步推行的工农业建设大潮,将潜在的危机摧枯拉朽一般的毁掉。清廷想要蛊惑一些人来制造舆论压力,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几个有胆子站出来说话的。阶级斗争的铁拳面前,一切试图顽抗的力量都要被无情的粉碎。
在新政府的严密统治体系下,从城市到乡村,全民动员起来,白天干活晚上学习。不客气的说,广大人民群众连跟老婆亲热的功夫都没有,人人都忙着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说特么有那闲工夫听外边人胡说八道?
更别提,身份证制度之下,胡乱流窜的人一看盖章就知道是否可疑,不等他们活动到位的,警察都已经找上门来查问个清楚了。
大清国彻底没了希望,清廷只好全力准备退路。修建纵贯陕西的公路市一方面,另外则部署了各种防卫手段。
在绥德州。一直有近两万人的部队驻扎。严防革命军从太原方向杀过来。
等到现在两宫和十几万旗人大转进的时候。这支部队则担负起掩护后路,制造麻烦的重任。
已经打定主意不回来了,清廷也就不必再装出道貌岸然的嘴脸。他们两年时间里几乎抢光了关中地区的民脂民膏,往北撤走的时候,蛮横的把一直到延安府的沿路州府县城,能够抢劫的粮食、物资、金银财宝,全都掠夺一空!
大部队过了绥德州,殿后部队突然对沿路州府实施最彻底的破坏!城市主要城防建筑全部炸毁。民房全部纵火焚烧一空!眼瞅着就要熟了的麦子,也被他们放火烧掉!敢于抗争的平民,全部杀掉!
从绥德到榆林,数以百计的镇子变成燃烧的地狱!所有城市被摧毁,只留下满地狼藉和百万孤苦无依的灾民,无助的哀嚎!
当两宫大驾终于跑出长城之外,进入草原中部,方圆数百里之内都不可能有军队追击,他们便把榆林彻底摧毁。
昔日防御草原胡虏入侵的长城关墙,再次燃起滚滚烽烟!
负责殿后的这支军队非是别个。赫然正是袁世凯辛苦打造,处心积虑留下来的武卫右军!
武卫右军在陕西整编之后。原来的马步炮三队全部打散,编成为五镇。每一镇分为两协,各4038人,又分两标。每标三营,每营四队。每镇还辖炮队一标(官兵1756名)、马队一标(官兵1117名)、1个辎重营(官兵754人)、1个工程营(官兵667人)。
通算起来,一镇兵马总数12512人,与现代军队的一个步兵师规模相仿。
但实际上,这五镇兵马没有一个是完全的。兵力最多的也不过是六七千人,最少的甚至只有四千多。五镇之中的马队和炮队都严重不足,仅有定额的三分之一。工程营之类,更是成了滥竽充数的疲兵安置之地。这导致五镇兵马的战斗力直线下降,远远比不上护驾西狩之处的那之大军。
唯独第一镇是全装满员的,不但达到一万两千人的足额,甚至还有超出。
在武卫军中,第一镇又被称为“旗镇”,皆因统治凤山是旗人,绝大多数士兵军官也出身旗人,极少数则是从原来五万右军之中选拔出来的,军事素质过硬,又对大清忠心耿耿的优秀官兵。
尤为突出的是,第一镇还拥有超过其他五镇总数规模的炮兵和骑兵。所有清廷花了昂贵代价买到的75快炮都集中于此,所有马克沁重机枪也都被他们优先装备。只要不是出其不意,便是其他五镇联起手来,都未必能打得过他们。
除此之外,荣禄还严格控制另外五镇的兵马。其中第四镇的统制,便是将袁世凯的亲信家奴吴凤岭给换掉,提拔忠心于大清的张勋上来担当。加上吴长纯为主、江朝宗为辅的第五镇,清廷事实上掌握了武卫右军。
此番断后,便是以第一镇压阵,第四、第五镇具体实施,一路上劫掠杀戮,坏事做尽!
至于第二、第三、第六镇,加起来总兵力不过两万,被分别派遣出去担任别的任务。第二镇给一杆子支到了甘肃秦州,第三镇派去了安康,第六镇被派去了汉中,都离着中枢远远的。两宫往北逃窜的动作太快,他们想做出反应都来不及。
后顾无忧之下,清军放开手脚大肆破坏!
榆林以北的恩多尔拜山下,武卫右军总统行辕之中,大腹便便好似怀胎八个月的荣禄高距山顶,用望远镜看到那升腾的烟柱,满意的点点头:“奴才们做得不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