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执政党的坚决态度,本世界那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根本不会出现,更可能被沉渣泛起的买办和流…氓文人合起伙来搞成十几亿的洋奴,连印度那种一亿人民十几亿奴仆的结果都不可得。舒舒服服的坐在家里上网扯淡,肆无忌惮的胡说八道?做梦去吧!

    乙位面会是什么下场,看看历史记载中1894年到1949年是什么情形就知道了。不说经济损失惨重到何种程度,只看清末到抗战结束五十年里,中国人口居然没有大的增长,可知到底死了多少人!

    要知道越是穷困的年代,人口生育率其实是越高的,一家子生七八个子女是常见的事儿,然而能活下来一两个又都是非常普遍。后代人常常把八年抗战三千五百万人伤亡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说饿死了几千万人之类的。他们哪怕睁开一只眼睛去看看那五十年的历史,就应该知道在列强殖民下,没有民族独…立的年代,所谓的饥馑不过是天灾**中微不足道的一员!

    就像杨浩现在面临的情况一样,他原先还担心战争伤亡的事情,结果发现没有几个家庭因此而过分的悲伤。苦难惯了的中国人对生死视为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死去的人能够为家庭亲人带来更多的生机,就都值得。

    残酷吗?那要分怎么看了。

    现在的杨浩却要在推行**之余,还得费尽心思的琢磨怎样来控制人口增长。比起拉着无数人上战场送死,反而是逼着他们搞计划生育更难以推行。他都被逼着拿出限定住宅面积和缴纳房产税等手段来认为抬高生活成本了。要不然,广泛推行农业工业化和基础医疗之后,带来的新增人口成活率和平均寿命的大幅度增长,极可能在短短一二十年间导致人口暴增到七八亿,这玩意真心扛不住啊!

    说会现状来,杨浩笑眯眯的给严复解释:“其实我们打这场战争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借此拉动工业建设,防止工业进展速度过快,导致国内出现生产过剩。”

    没错,杨浩大力推动乙位面工业化的动作用力过猛,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了。

    在一开始,他和所有人光想着尽快建设工业化国家,以此来促进整体的**性转变,却忽略了裹挟21世纪第一大工业国的力量,哪怕是淘汰下来的二手货,弄到19世纪末都是堪称神器的存在。

    仅仅是钢铁产业,三年间,杨浩一口气推动建设了日照、青岛、天津、辽东、徐州、河北等六大钢铁为核心的工业区,附带着帮助汉阳铁厂升级改造,导致中国现在就已经拥有了年产百万吨钢铁,五年能实现产能六百万吨的可怕规模。

    别拿21世纪动辄六七亿的产能来比较,觉得区区几百万吨连一个民营钢厂都比不上。实在是1897年的中国,根本就没有消费百万吨钢铁的能力!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财富集中达到了历代王朝末代时类似的状态,九成九的民众穷困潦倒,连一把锄头都添置不起那是常态。地主家都舍不得吃穿用度,这还是没遭到甲午之后数次巨额战争赔款,和列强经济侵略搜刮的状态。别说什么世界第几的gdp,那与老百姓根本没一毛钱的关系。

    在全民没钱消费的情况下,钢铁冶炼再多也是无用,这还是杨浩提前推动工业机械造船和铁路建设的情况下。而毫无疑问的,他预设的每个省一百万吨钢铁、一百万吨化肥、一百万吨水泥、三百万吨煤炭和一万吨农药等指标,大大超出了当前的消费能力。

    这还不包括他不断从本世界运来的各种工业产品。

    被他大力推动已经形成滚动式发展的民族工业,短期内吸引建立了太多的生产实体,一旦所有重工业和下游配套工业完成建设,可以预见在三年之内,一个产业规模达到英国水平的工业强国必将出现。

    而在那时候,他计划中顶多占领江北半壁江山,囊括两亿人口,完成农田水利改造后获得第一次粮食作物的增收,勉强保证自给自足。民间消费能力,远远达不到目标水平的话,要么他立即搞成超级福利迈向平均分配的共…产主义,要么就得面临一轮严峻的产能过剩,经济危机!

    面对如此威胁,杨浩采取了简单粗暴的做法………发动战争,消耗产能!r1152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四二八章 大工业党不好当() 
产能过剩?有可能爆发经济危机?开什么玩笑啊!

    严复霎时间有种被雷劈了的诡异感觉,因为他实在想象不出,这两种情况居然会跟几年前还是工业一片荒凉的中国联系起来。∈↗頂點小說,

    他不敢相信的使劲摇头:“那不可能。如今中国工业刚刚建设,诸多机械生产都要仰仗你的渠道‘进口’,何来过剩之说?我是绝对不信的。”

    严复有十分充足的理由这么怀疑。他是最早接受杨浩那套“大工业党”理论的先行者,更通过严密的计算和逻辑推理得出自己的结论,杨浩的说法几乎可以套用在每一个列强国家身上。

    按照杨浩从本世界的专业团队那里弄到的计划方案来说,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强国,首先必须是工业强国。这不只是某几个领域的技术领先,而是基础工业全方位的产量必须达到人均相当高的程度。

    比如说钢铁,按照数据显示,要成为19世纪末的工业强国,人均钢铁消费量要达到100公斤的标准。这意味着,当今四亿多人口的清末中国,必须要有至少四千万吨的年产量才合格。

    这不是后世那些“砖家”们呆在空调屋里拍脑袋乱猜的数据,比照当今世界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强国………英国和德国即可知道。

    在1891年,英国人口为3800万,钢产量为360万吨。德国人口4900万,钢产量仅有240万吨,明显强大的一方是英国。但到了1896年。德国钢产量就超过了英国。并在1914年的时候暴增到1400万吨。此时其国人口也暴增到6500万!人均钢产量超过200公斤,达到英国的两倍(650万吨)!

    于是结果大家都很清楚了,德国人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揍得一堆欧洲兄弟国家焦头烂额溃不成军。

    那么作为工业强国的第二个指标煤炭产量又是如何呢?在1871年,英国占据全世界的绝对领先地位,达到1。12亿吨的可怕数字,德国则只有3400万吨。但到了1890年,德国人就急起直追到了六千万吨上下!到了1913年。英德煤炭产量几乎持平。

    要注意一点,英国此时已经拥有了全世界高达三千万平方公里的控制土地,而德国人才刚刚完成统一二十来年。论实质的人均拥有量,德国人无疑是占据了上风。

    煤炭与钢铁产量和人口占有比例,几乎等同于19世纪强国的综合实力。这一指标几乎无可争议,也是当代中国必须要追赶的。

    照着这个比例去卡,三年前的大清国就算了,汉阳铁厂还没完工的时期,根本谈不上什么工业产量。杨浩一家子到来之后,没限制的往这边倒腾二手钢厂。那是直接将整个的钢厂往这边投影和搬迁!由本世界21世纪的退休工程师帮忙搭建调试完成的整套生产体系!打着给非洲人民支援工业建设的幌子偷偷的转过来,速度快的一塌糊涂。

    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他先后弄起来六百万吨的产能基础。

    严复太详细的东西他不清楚,但知道比对杨浩的革命纲领,如今一年实质不过百万的吨的钢产量,比起已经完成土改的大片国土和过亿人口来说,应该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才对,怎么就能产能过剩了呢?

    他想不通。

    杨浩只好给他扳着指头解释:“这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目前生产的钢材性能质量不过关,消耗最大的机械、造船、化工、铁路和锅炉、发动机等领域,暂时都指望不上,必须依赖进口。已经生产出来的性能低劣而且不稳定,只能用到技术指标要求不高的小五金、农业工具和建材等方面。”

    严复傻眼了,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于是杨浩直接拖着他去了天津工业大学,请到当今中国首屈一指的专家、工业部副部长兼大学校长华蘅芳,让他来给党魁阁下上上课。

    今年已经六十五岁的华老先生精神矍铄,花白头发上粘染着不少粉笔灰,刚刚完成连堂课程却貌似不觉得疲惫。

    对杨浩和严复两大巨头联袂来访,老先生颇为惊讶,令人奉茶寒暄之后问清楚来意,不由羞惭的叹了口气:“此事说起来要怪我等老朽之辈无能,得蒙先生置办下世界头一等的条件设备,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