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时刻,杨浩公然宣布,一切货物,照单全收!

    天下震惊,列强大喜,商人变色,万民欢声雷动!

    清廷上下,最初被惊得一阵慌乱。连慈禧太后都绷不住劲,连续数次令人分别发电报询问盛宣怀、李鸿章还有一些官员:“姓杨的小子当真有那么多钱?如此多的货物他吃得下么?可别又是一场骗局,弄出民变来可不好收拾!”

    光绪皇帝也让信得过的股肱大臣多方了解,汇总来的消息让他和慈禧太后大为宽心。杨氏虽然豪富,然终究产业折腾的太多太分散,有再多的银钱也消耗干净,决然拿不出几千万现银的。

    与杨浩合股的那些钱庄票号洋行,原本都与清廷各级官员相互勾连,通过他们分别了解,就能大略知道炎华商会根本腾不出资金。眼下他们扶植全国工商业的工作正开展的如火如荼,炎华商业银行内留不下多少头寸,大笔资金都是随进随出,没有可能调配。

    各大钱庄票号也都私下里决定了,不往杨氏自己的炎华洋行收购行动里掺和。除了平遥商帮和山东商帮等少数集团帮衬了几百万两之外,其余的全部静观其变。

    清廷上下登时笃定了,光绪皇帝连续阴郁了许久的情绪,难得的亢奋不少,大烟鬼似的灰败脸色居然有了红晕,并多吃了几大碗饭。

    慈禧太后则安心的叹道:“祖宗保佑,姓杨的张狂过头,这是要遭报应了,该。不过也得叮嘱下边儿那些个当官的,想个法子好生体恤黎民百姓,可不能教他们吃了大亏,没个活路是要闹事的。”

    各方督抚纷纷应命,拍着胸脯保证不会闹出民变。私底下,他们却都在加紧调集头寸,静待杨浩大包大揽的买卖崩盘之后,趁机抄底,大发横财!

    呆在天津紧盯着杨浩动作的洋鬼子们,确定南方各大口岸的炎华洋行开始大肆收单,一天内收下超过一千万两货物,顿时放下心来。

    他们纷纷在各自的使领馆内举办酒会庆贺,主导整个计划的英国佬洋洋自得。宝克乐公使毫不客气的将功劳据为己有,得意的叫嚣:“我认为,或许根本不必动用皇家海军,我们就可以用金融和政治手段轻而易举的干掉这个远东最危险的敌人!先生们,为即将到手的空前财富欢呼吧,庆祝我们在远东的事业有了绝妙的开端!”

    公使馆内登时一片欢呼声。

    宝克乐的作风跟之前的欧格讷那些人完全不同。刚刚结束对非洲瓜分行动的他们,很瞧不起前辈们那种过度谨慎的温和外交方式,而更喜欢用粗暴、直接、强硬的手段。

    面对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且财政潜力巨大的落后国家,宝克乐认为这简直是一个加强版的印度,不迅速把它分割占领,彻底纳入到大英帝国的统治版图,还等什么?

    事实证明,他们连区区日本都打不过,空有四亿三千万人口却找不出一支能打仗的部队,让一个半点根基都没有的海归给造了反,简直太荒唐!

    这么软弱的统治力量,不趁机把他们操控了,还上杆子帮他们变法革新图强,这不是吃饱了撑得么!

    瓜分,掠夺,抢劫,强占!

    欧洲强国在美洲、南美、非洲和东南亚曾经用过的各种手段,全部用到中国身上就好了嘛!

    现在,他一上手就得了个大头彩,名利双收,能不兴奋的发狂么?

    列强各国中,也只有美国人始终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们并不热衷参与围剿杨浩的行动,也不在乎对满清的贷款获利多少。田贝公使甚至私下里叮嘱属员们:“千万不要低估了我们的朋友,不能用常规思维来界定他的能力。在战斗没有彻底见胜负之前,美利坚不必冲到第一线去。”

    中国商人们却是另外一种反应。

    多数与杨浩有生意往来和合作的老板都心里没底,习惯性的采取了保守观望的态度,既不参与到杨氏与列强以及清廷的斗争,也不立即把股份撤出来。

    这些人的做法是传承几千年的惯例,即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汉唐之间那些世家大族,向来都喜欢把手下的精英人才分散到几方势力之中,这样不管谁最后获胜了,他们的家族都能得以延续。这可算是从先秦千百年的纷争中得出的经验吧。

    另外他们也都随时注意杨浩的军事力量变化。商人们大多数能看得出,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的乱世即将到来,这种时候谁的武力大,谁就可能赢得最后胜利。毫无疑问,现在的杨氏集团已经具备逐鹿中原的资格,放弃了,那就太愚蠢。把宝全压上,与全世界为敌,这个风险太大。

    只有极少数意志不坚定的,一看势头不好,果断从杨氏合作中抽身而走,哪怕违反合约并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杨浩给所有办事机构发出命令,不管谁想走,全部放他们离开,绝对不要挽留。不过对他们的信用评级立即降低,过分的那些直接拉近黑名单。

    更有一部分人是依靠工商扶持计划起来的,看到风势不对,一开始就存有的私心开始泛滥。他们多数对杨浩规定的管理制度、工会制度、薪资待遇和职工福利等心存不满,这相当于把他们可能赚到的钱给活生生切割出去一半还多!如果没了杨氏当后台,这些个地主士绅名流强人随便耍点手段,都能把那些泥腿子工人收拾的服服帖帖。

    用几个工厂老板的话说:“给那些贱骨头吃大米白面做什么?还让他们每七天休息一天?一天才干八个钟头活儿,天下间自古就没那好事!有活干有饭吃就算是他们家祖坟上冒青烟了,都这么个享受法儿,咱们当老爷的往哪里搁啊?”

    以为杨浩已经被两面夹击弄得四面楚歌,无暇顾及他们了,不少地方头头们开始搞小动作。让他们的亲信在工人之间制造摩擦,寻衅滋事,截留货款做假账,拖延还贷款,甚至找官府出来搅局打官司。

    这所有的工厂企业之中,都有“华兴会”的骨干成员担当工人头头和工会主席之类的职务,财务会计以及区域财务监督公司也都是杨浩的人。那些老板耍的小手段一点都瞒不过去,各种黑记录源源不断的汇总到天津总部,登时形成一股乌云压顶的危机!

    骤然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人试图翻脸,核心会员们异常气愤的叱骂:“这些人还有一点做人的底线么?若无我们的支持,他们哪里有机会搞工业实业,把他们的死钱盘活,跟上社会发展的大势?他们难道不清楚,竭泽而渔的道理?”

    杀气极重的丁惟汾和许衍灼等人,甚至建议杨浩:“立即采取制裁措施,把这些毒瘤毫不留情的铲掉!”

    他们几个一直呆在鲁西南搞土改,亲眼目睹顽固守旧的地主士绅是如何的冥顽不灵,想要推着他们往前走几乎不可能。反倒是用“打土豪分田地”的暴力方式,干脆发动群众起来斗争这些土豪劣绅,反而来的痛快直接,十分有效,也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爱戴。

    杨浩把他们的暴躁情绪按住,耐心的分析:“中国那么大,各地情况不尽相同,所以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粗暴办法。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尽可能发展民族工商业,这就需要尽可能的教育改造广大旧式地主士绅,把他们当中能够转化的那一批先选出来,扶上正路。剩下那些死不悔改的,再痛下杀手不迟。咱们不能搞那种不教而诛的事情,免得留下后患。”

    “那怎么办?就干瞪眼看着他们胡作非为?”

    杨浩森然道:“先记账。我们的思想启蒙行动也快一年了,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心实意拥护的。这不但是要考验那些当老板的地主士绅,也要考验工人群众,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真正觉悟了的,有多少能够坚持斗争的信念。”

    丁惟汾等人登时悟了,拍案叫绝:“把这些觉悟的工人和开明的老板都纳入到我们的组织里来?作为影响下层的骨干?”

    杨浩微笑颔首,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那么大,他和现有的“华兴会”骨干们都没法子亲自去考察选拔新成员。像本世界历史上那种,只要人家积极主动就不管好坏的拉进来,结果弄得内部派系丛生山头林立,思想混乱内斗不止。

    为了保证组织纯洁和团结,不得不一次次的进行清洗,期间不可避免的出现误伤和扩大化,导致许多的冤假错案。那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些。

    如今他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大可不必搞得那么急急火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