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是傻瓜,谁不知道这玩意是中国自汉代以来就形成的稳固统治架构,属于谁碰谁死的范畴。改革?没那么容易!

    光绪帝却并没感觉到其中的危险,他陶醉于大权在手一呼百应的极度爽感之中,被慈禧太后压制那么多年,终于有朝一日可以像个皇帝一样的呼风唤雨。

    在发布《上谕》之后这些日子里,他每天睡眠时间都很少,却一直精神抖擞,好似浑身有用不完的精力。

    鲁南的民乱被控制在曹州一地,青州的伤兵请愿团也没有进一步激化的动作,连续多日大清国风平浪静海晏河清,让他和近臣们产生一种错觉………大概麻烦也就到如此程度了?

    1895年8月21日,京津之间风云突变!以严复为首的一帮在野名流忽然公开宣布,要成立“民主社会党”,积极参与国家整体改革大业。在君主立宪之下,谋求夺取执政党的席位。

    紧接着以谭嗣同为首的另一伙人,则宣布成立“共和党”,同样要求参与到变法革新之中,为彻底实现中国之变革强大而做出贡献。

    两党各自在报纸上详尽阐述其纲领原则,积极谋求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进来,共同推进国家民主进程。

    这一锤子砸出去,一石激起千层浪,登时把热火朝天的变法运动给彻底变了味儿!

    无论民主社会党还是共和党,他们的党章纲领之中,都要求实行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基本理念。主张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民众地位提高,许给他们建言献策参与国家决策事务之中的权利。

    这首先就得否定了旗人地位高高在上的现状,并将旧有的官僚体制给掀翻,大老爷们必须随时面对来自人民大众的监督,甚至可以对其不法行为发起弹劾乃至投票罢免!

    这玩意能行么?简直要闹翻天的么!

    一时之间,两党顿成众矢之的!保守派们可算逮着发泄怒火的目标了,无数折子雪片一样的堆满朝堂,纷纷要求将此等狂悖之徒逮捕法办,以正视听!

    但无论严复还是谭嗣同,都不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孤家寡人。他们的身后已经汇聚起了大群支持者,尤其是全国各地的报纸刊物,几乎都不受清廷的控制,整套的理论文章在一夜之间,占据所有的版面。来自民间的支持呼吁更是甚嚣尘上!

    杨浩这位精神领袖、改革先锋当然不会保持缄默,他不但大力赞扬了两党的建立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革新,更肯定了他们的政治诉求,正符合时下中国寻求强大之路的正确潮流。在世界范围内而言,列强各国不都也建立了类似的政体么?

    无论严复还是谭嗣同,都是一代俊才,他们这样的人组成的政府力量,自然要比老朽陈旧的那些顽固不化之辈更有活力。中国要自强,就必须新鲜血液来浇灌。

    人的名树的影,杨浩一发话,等于给这两党的建立盖棺定论了,同时也为参与两党的人加了一层无形的护身符。

    但如此做得后果,便是清廷上下的彻底震怒!

    数日之后,光绪帝下诏斥责严复与谭嗣同,令其立即赴京请罪,解散两党并自陈过错。

    两人当然不肯听从,更在报纸上大加驳斥,质疑朝廷所谓变法究竟是虚应故事糊弄国人,还是从根本要进一步巩固旗人统治,搜刮其他民族的财富,剥夺国人的权利?

    这等于是直接揭开了满清的面皮,触及他们的禁区,矛盾被彻底激化!

    看似在颐和园荣养的西太后,其实一直通过清廷往来折子清晰掌控局势,对外面如此明目张胆的讨论满清统治的正确性这一原则性问题,也不再袖手旁观。她轻描淡写的跟铁杆心腹孙毓汶说:“变法总得有个章法,朝廷大义不可妄议。”

    孙毓汶当即亲自面君,毫不客气的向光绪帝传达精神指示,直斥皇帝轻佻冒进,以至于让如此狂悖反动之人扰乱视听,祸乱朝政。

    光绪帝只能唯唯应命,转过头,他叹息一声,下令将严复与谭嗣同一干叛逆及其同党全部抓捕,交有司议处。

    只不过圣旨发出去容易执行难。严复住在美租界里,杨浩不同意,清廷的大内侍卫穿一百件黄马褂他也进不去。

    谭嗣同就不同,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耿直的认为要做此等大事,就不需要遮遮掩掩,公然将“共和党”的汇聚点放在京城湖南会馆之中。

    就在光绪帝发出抓人命令之时,“华兴会”密探第一时间通知他,杨浩更亲自发电劝其与一众党员暂时到美租界躲避一下,也不耽误他们继续搞革命事业。

    谭嗣同凛然谢绝,不过却将其与人员尽数遣散。不久之后,清廷爪牙破门而入,把他抓获。几乎没怎么审讯,就判了死刑,择期斩首!

    杨浩一直关注进展,见谭嗣同果如历史记载一般的刚直,心中暗自赞叹,更下令潜伏京城的人员:“不惜一切代价,把他救下来!”(。。)

    ps:ps:感谢gd4255的打赏!

第三零五章 劫法场() 
1895年9月2日,京城菜市口法场。

    断头台上,谭嗣同镣铐加身,腰板却依然挺拔如劲松。多日不见太阳,更遭受诸多折磨的他脸色苍白,目光却依旧凛凛生威,环顾法场四周寒光闪耀的刀枪,毫无畏惧。

    闻讯赶来看热闹的人群成千上万,在大量清军士兵组成的人枪后面密密麻麻挤成一团,各自将目光投射到那并不算太高大威猛的身影之上。

    自甲午战争以来,京城内风云变幻如白云苍狗,哪怕见惯了大场面的市民,依旧感到应接不暇。尤其是变法开始之后,他们忽然发现京城好似烧开了的油锅,形形色色的人开始在这帝国中心的大舞台上表演精彩戏码。

    最热闹的一幕,无过于谭嗣同这群青年书生们胆大包天,公然要挖掉满清统治的墙角。四九城外的民众陡然闻听他们的言论,当时就觉得浑身发凉,脖根子好似有刀架着。经验丰富的老人们私下里叹气:“这世道要乱喽!”

    共和是什么,民主是什么,他们统统不知道。但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按照这群所谓变法维新者的说法,以后皇帝说话不可能一言九鼎了。旗人的铁杆庄稼再也没得吃了,那些黄带子红带子再也不能杀人不偿命,也不是宗人府说了算,而是要跟老百姓一样接受审判甚至砍头。

    而寻常百姓见了官员也不必下跪磕头。甚至还能对横征暴敛的贪官提出弹劾,罢他的官。

    这么干,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么?还有王法吗?日子还有法儿过吗?

    不由自主的。广大民众心中藏下一根针,私底下也喝着小酒畅想一番那种日子的快活,但更多的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恐惧。这已经不是寻常的大逆不道了,这是要把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规矩,一股脑的掀了摊子啊!

    害怕,难以理解,难以接受。同样的。老百姓也觉得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敢说出如此的话来?杨浩那种从外洋来的家伙不算数。谭嗣同他们,严复他们,可都是正儿八经土生土长的大清国人呐。怎么就能生出如此狂悖的念头来?

    听说谭嗣同被抓,不少人拍手称快。认为宰了这些个添乱的家伙,他们的日子就能继续安生过下去。

    更多的人则希望亲眼看一看,这等牛人到底是何种模样,是不是跟评书里说得那样“身高八尺、腰粗十围、一顿饭吃一头牛、一只手能推倒城墙”的在世李元霸?

    结果这么一看,原来就是个有些消瘦的长脸儿青年,模样说不上多么俊秀。那大脑门儿看起来一定是个有脑子的,可为何就干了这等要命的勾当呢?

    人群之中,不乏叹息之声:“可惜了儿的,年纪轻轻的犯这浑劲儿。寻个正途当官不好么?”

    “嗐!听说皇上都召见过他了。赏了四品的顶子。这得是多大的恩典啊,不寻思着好生报效,倒是弄这些个大逆不道的勾当。你说他是不是吃错药了?”

    “也不能够吧?没听见那杨大先生都夸奖的么?说是咱中国几万万人里难得的人才。将来指定能做宰相的坯子……就这么坏了,不值啊!”

    “我倒是觉得,他这样的就该那么收拾!都跟他们似的胡来,大清国的君臣纲纪还要不要讲啦?听听他们说的话吧,要剪了辫子学洋人打扮,嘿我说这祖宗成法。那是他能碰的吗?”

    “呦!瞧您说的,这瞅着也不是个旗人吧?莫非你家祖宗是从本朝才生出来的?”

    “你他娘怎么说话呐?找cei是怎么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