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悟空和宝石正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几只带着小鸡仔的母鸡忙不迭地躲到一旁,一副兵荒马乱的样子。绯胸鹦鹉五阿哥正在香樟树的枝桠上唱歌,而且还是流行歌曲《无所谓》,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小鸟还挺能!”魏广澜笑着对妻子说了一句。
“院子里挺热闹的,比城里好多了!”魏妈妈点点头,说道:“怪不得徐大哥他们愿意留在这里养老,这种自然在城里可是体会不到。”
徐向南夫妇也是江南人,昨天晚上一见之下,熟悉的乡音顿时把他们和魏广澜夫妇联系到了一起。这也使得魏广澜迅速在萧家老宅找到了熟悉的味道,越发放松了起来。
在城市里,每个人早上起来都是匆匆忙忙地出门上班,很多时候早饭都是在公交车、地铁上解决,每天的时间总是不够用,哪里能够像在银杏村这样安逸呢?
银杏村这种安逸闲适的生活,是城里人永远无法体会得到的!
魏广澜夫妇也是五十好几的人,已经临近退休的他们对于退休生活也有过各种憧憬,不过来到银杏村之后,他们发现似乎农村的生活还是挺有意思的。
和银杏村相比,安沧老家的商业化程度就更深了,已经不是纯粹的农村,倒像是一个小城市。在安沧老家度过退休生活,估计和海州的生活区别不明显,对于魏广澜的吸引力并不大。
如今看来,将来退休之后,抽出时间来银杏村住一段,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萧家的早餐场面也是让人印象深刻,好几十号人排着队进入厨房,端着装满牛肉米线的大瓷碗,在院子里、走廊上的桌子埋头苦吃。
“他大姐,家里的一日三餐都是这么多人吃吗?”看着满满一大锅牛肉汤,还有簸箕上数以十斤记的米线,魏妈妈好奇地向掌勺的大姐询问道。
“中午大家有些在单位里吃饭,人要少一点,晚上和早上大家都习惯在家里吃,热闹得很!”大姐月季对说话和气的魏妈妈印象也很少,笑着解释道:“我们几个每天就在家里的网店上班,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做饭的事情就揽过来了。不过有时候三叔和小风也会帮忙,倒也不是很累!”
这段时间以来,大姐月季、二姐牡丹、大嫂李桂芬和二嫂张艳红基本上承担起了一日三餐的任务,每天为一家老小几十号人准备各种吃食。本来,萧风觉得几位姐姐每天下厨做饭太辛苦,有心从村里请两个村民帮忙,不过大姐觉得家务活请帮工挺别扭的,因此暂时也只能如此了。
在解放前,因为马帮生意成为滇西北豪强的萧家,拥有着厨师、丫鬟、马夫、管家等等众多下人,只不过解放之后这种雇佣形式被认为是‘剥削’而取缔罢了。
虽说每天为几十位家人准备三餐挺辛苦的,但是大姐为首的娘子军却是乐在其中,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比什么都强。
再说了,大姐他们也不指望自己能够成为商场女强人,把更多的心思花在照顾家人方面,也是一件心情愉悦的事情。
吃过早餐后,萧强和魏婷婷陪着魏广澜夫妇在村子里的转悠,顺便到农场去看看,也是题中之意。
在此之前,他们曾经听魏婷婷说过萧家农场、银杏村的好多事情,也吃过不少萧家农场出产的顶级食材,对于这个神奇的地方拥有着浓厚的兴趣。若不是萧强和魏婷婷谈恋爱,他们迟早会到银杏村,他们有可能就和张大妈这样的粉丝一样,跑到银杏村旅游来了。
如今,由萧强给他们充当向导、解说员,两位老人自然不会轻易错过!
…… ……
至于萧家上下,仍旧是和以往一样,各做各的的事情,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萧老太爷、薛富贵、徐向南外加朱明理老爷子,就组成了一桌麻将,在院子里开战了,至于严宽老爷子,则是找上了萧风,逼他陪着手谈两局。
几位老太太闲着无事,一边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聊天,一边往网店的各种产品上贴标签,装箱之类的。
今天是星期六,萧涛和萧大志还在头疼带孩子们去哪里玩呢,韩冬领着欢欢乐乐从村子里到老宅来了。
昨天下午,韩冬、章炜开着车子就到了银杏村,不过考虑到萧家有客人,他们就没有上来住,而是住进了萧五爷家里的客栈。
今天一大早,两个娃娃才吃过早餐,就迫不及待地拉着韩冬和章炜到老宅,说是要找彤彤、妮妮玩,当然,她们念念不忘的还有金猴悟空、鹦鹉五阿哥、金猫宝石还有几条大狗。
对于生活在城里的娃娃们来说,乡下的各种小动物、各种新鲜玩意可是在幼儿园所不能接触到的。距离上次来银杏村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两个娃娃自然是已经有点等不及了。
本来,彤彤、妮妮和浩宇三个小朋友就已经够热闹了,再加上欢欢乐乐,其破坏力直线上升,整个萧家大院被弄得鸡飞狗跳!
就连体重已经超过35公斤的白云黑土,看到这几个大魔王聚集在一起,也是不敢在院子里逗留,趁人不注意,悄悄从后门溜走了。
五阿哥这个家伙更是聪明,从来不会在魔王们触手可及的地方降落,它都是站在高高的枝桠、墙头上,嘴皮子倒是利索得很。
章炜和萧涛几个人坐在坝子上,一边晒太阳,一边泡茶喝,是惬意异常;至于韩冬,很快就和几位妈妈聚在一起聊起了妈妈经,场面倒是融洽得很。
几个孩子在坝子上疯闹,银铃般的笑声回荡深秋温暖的阳光中,让人不禁心情大好!
章炜很享受这种氛围,没有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也没有设计室里各种思路的纠结,只有纯粹的放松。
若不是平时工作太忙,他还真的挺愿意三不五时来到银杏村,别的不干,就这样泡泡茶、聊聊天已经很好了。
尤其是两个孩子到银杏村之后,有同龄人陪伴,还有各种小动物,她们的性格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也不再那么娇气了。这对于章炜来说,才算是最大的收获!
其实,不光章炜异常享受在银杏村的这种悠闲氛围,每一位来到银杏村的游客,都深有体会!
随着深秋季节的降临,到镜湖玩水、钓鱼的项目被取消,银杏村周边的景致也随着树叶的凋零而变得不再美丽,其实在镜湖景区的旅游项目减少了很多。不过即便是如此,涌入银杏村的游客数量非但没有任何减少的迹象,反而在持续增加之中。
无他,到银杏村‘晒太阳、发呆’的说法已经成为网络上流行的词汇,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自助游游客开始奔向了这座神奇的小山村,享受远离喧嚣的宁静。
相比于其他条件恶劣的山村,银杏村无论是交通、通讯、医疗以及其他现代化服务都极好,对于现代人的吸引力自然更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银杏村在现代文明和传统之间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这也是银杏村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在银杏村,游客们不仅仅可以享受到安逸悠闲的生活,又不会和社会脱节,一举两得的事情,谁都喜欢!
深秋的银杏村,仍旧在散发出迷人的气息!(未完待续。)
【216章】 丰收喜悦()
中午的时候,章炜一家四口自然留在了萧家老宅吃饭,他们要是就这样离开,估计薛丽华会翻脸。
吃过午饭后,萧风开始给几个娃娃装备高帮的靴子和小背篓,准备带他们到苹果园里摘苹果。
前几天,苹果园里的果实成熟,萧家农场邀请了客户代表举行了一个简短的采摘仪式,萧风没有去凑热闹。今天,父母回来,再加上有这么多孩子,带着他们到果园里玩一玩,放松一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听说是去苹果园摘苹果,几个娃娃的眼睛都亮起来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会理解这种高品质水果在市场上的风靡程度,他们开心的是可以进入果园,享受采摘的过程。
这不,几个娃娃乖乖地让萧风给他们把装备穿戴整齐,然后兴奋地朝着农场的方向跑去。
在他们欢快的身影背后,十几个大人笑吟吟地跟着,不时出声提醒孩子们要小心。其实对大人们来说,做什么都不重要,关键是看到孩子们的笑脸。
即便这一年多以来萧风不断在银杏村周边水域投放了大量的空间灵泉,使得银杏村的植被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也无法逆转自然规律。
进入十一月底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