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萧晋旭被村民们弄得有些郁闷,但是他又不是萧家农场的话事人,很多事情不能一言而决,只能来找萧风等人商量了。
“小风,现在族人们看着菜园子的收入不低,都想加入其中,你们怎么看?”在萧风这个侄子面前,现在的萧晋旭很少摆出长辈的架子,毕竟这大半年以来村子里的各种变化,都在萧晋旭的眼里。
几个侄子和萧大志弄起的这个萧家农场,萧晋旭有所了解,但是具体的情况就不太清楚,毕竟他不是直接的负责人。更何况,在银杏学校、银杏卫生院的工程启动以来,萧晋旭在两个工地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暇它顾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在族人和乡亲们请求加入‘萧家绿色蔬菜’产业的时候,萧晋旭把决定权交到萧风的手里。
“这个没有问题!”萧风也不扭捏,说道:“农场的菜园子本来就只是一个示范区,更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激、带动村民们加入,把银杏村打造成为一个高端绿色蔬菜的生产基地!”
对于族人和村民们的反应,萧风早有意料,因此萧晋旭帮村民们出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村子里这么多家庭加入,会不会对我们的菜园子产生冲击?”萧风的爽快让萧晋旭一喜,但是他很快又想到了一些麻烦。
不管怎么说,萧晋旭也还是萧家第二代的老大,自家的利益无论何时都会摆在第一位,虽然要为村民和族人们谋福利,但是这是在不损害萧家权益的前提下。
以萧晋旭对银杏村各种情况的了解,湖边适合种植蔬菜的田土起码有超过2000亩,如果这些土地全部用于种植蔬菜,会不会对萧家农场的收入产生影响呢?
“大伯,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萧风摆摆手,笑着说道:“外面的市场之大,根本就不是银杏村这区区数千亩土地所能容纳的,我们要创建‘银杏村绿色蔬菜’的品牌,眼光就要放得远一点!”
在萧风的计划中,萧家农场将会开辟1000亩土地,而银杏村的村民再开垦2000亩,种植规模也算是马马虎虎。3000亩土地,年产各类蔬菜一万吨,看似很多,但是放眼整个国内市场,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萧风并不担心村民的加入会损害萧家的利益,倒反会让萧家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样就好!”萧晋旭也没有去询问太多细节,点头说道:“那我回头找村民代表过来和你们谈,早点把事情定下来,趁着天气晴好,可以早点动工!”
年过六旬的萧晋旭早已经过了争权夺利的年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家族兴旺和银杏村村民能够过上好日子,年轻人有闯劲,把家族的产业交到他们手上,萧晋旭很放心。
“回头您让村民代表找涛哥和小强就可以了,农场的事情都是他们在处理!”
事情的大方向定了之后,具体的处理就交给农场的几个负责人,萧风这个甩手掌柜最终只是提供空间灵泉浸泡菜种罢了!
现在,萧风需要更多的时间,让镜湖牧场和镜湖乳业早日进入正轨,自己才有更多的资金,扩展自己的事业。
萧风点头之后,萧家农场和银杏村村民的谈判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萧风并没有出面,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萧涛和萧强来处理。
经过讨价还价,银杏村的村民同意以土地入股,和萧家农场共同组建‘银杏村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占据50%的股份,萧家农场需要负责基地的运营和销售,以及所有的投入。萧家将会把基地内的各种活计承包给村民们,村民们可以根据各项活计的难易程度收取一定的报酬,这也是调动村民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很快,靠近萧家农场菜园子的地块被丈量之后,萧家农场的大型旋耕拖拉机开始入场,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启动了!
…… ……
“很有成就感吧!”站在坝子上,徐梦瑶看着山下正在轰鸣作业的拖拉机,突然开口问萧风。
这些天以来,萧家农场和村民们的谈判、协议成为了银杏村最热门的话题,在银杏村的人都有所耳闻,徐梦瑶也不例外。
以徐梦瑶的见识,自然知道这个‘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其实就是萧家让利给村民的一个体现。按照现在很流行的公司加农户经营模式,仅以土地入股的村民能够在种植基地中获得30%的股份就已经是侥天之幸了,甚至有些地方的村民,往往会被大公司以每亩1000块钱不到的年租金把土地收走,进行大规模集中种植。
按照萧家农场菜园子目前所表现出来的收益率,每一亩土地一年的产值能够稳定在2万块左右,50%的股份,就意味着村民们一亩地一年能够收获1万块。
“钱多了,也不过是一些数字变化罢了!”萧风淡淡地笑着说道:“村子里大多都是看着我长大的乡亲、亲戚,有能力让他们的生活过的更好,为什么不做呢?”
诚然,萧风可以通过租赁土地等方式,从村民手中低价获得这些土地的使用权,谋取更多的利益。但是如此一来,就显得太贪了!
银杏村怎么也说是萧家的起家之地,如何带动村民们共同富裕,是萧风一直以来的想法。
从目前来看,镜湖景区以及‘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启动,将会形成两大支柱产业,让银杏村进入小康。
“他们真幸运!”徐梦瑶呆了一会,低声地说道:“我和妮妮也很幸运!”
执掌‘镜湖乳业’一个月以来,徐梦瑶也逐渐融入了银杏村的生活,怎么说也算是半个银杏村的村民,对村子里的各种情况知之甚详。
正是因为萧风在镜湖区域的大规模投资,使得银杏村这大半年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从原先的1500元暴涨到2008年的6000元!根据2009年第一季度的一些数据显示,由于镜湖景区的开放,村民们第一季度人均收入超过了5000,年收入突破2万不成问题。
而如今又有了‘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银杏村村民的收入又可以有所增加,有可能达到3万块!
3万块,对于海州、金山等国内一线大城市只不过是不入流的收入,但是放在滇西北,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从贫苦线上挣扎到进入小康社会,银杏村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银杏村的村民是足够幸运的。
至于徐梦瑶本身,能够进入镜湖乳业,算是找到了自身事业的一个重要支点;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萧风和他的宠物,妮妮总算摆脱了车祸带来的精神噩梦,逐渐恢复正常。
徐梦瑶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够重新听到女儿的声音了!
“这么客气干嘛?”徐梦瑶如此郑重其事,倒是让萧风有些手足无措。
转头看了看徐梦瑶犹如新剥鸡蛋的脸蛋,一股淡淡的幽香随风飘入,让萧风的心不由自主地狂跳了一下!
其实,萧风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未完待续。)
【070章】 湖边垂钓(求订阅!)()
‘银杏村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开工让银杏村变得热闹了许多,很多村民自发地前往工地上帮忙,使得基地的建设进度加快了不少。
在村民们看来,基地将会是增加自家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即便将来景区游客数量减少了,凭借着这个蔬菜基地,大家仍旧能够能够过上好日子。因此,在把自家的事情做完之后,大家纷纷利用闲暇时间,免费加入基地的建设之中。
和外面的人们言必称报酬的情况相比,银杏村的村民显得有些淳朴,暂时还没有人想要改变这种状况。
对于来到银杏村游玩的游客们来说,基地的扩大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有可能通过网络邮购的方式,吃到这种味道鲜美的蔬菜。
自从萧家农场菜园子开始有蔬菜出产以来,除了供应姚州、南诏等地的星级酒店,不少村民也以成本价购入了不少蔬菜,烹饪给游客食用。空间蔬菜的美味让每一位游客印象深刻,不少游客声明,如果能保障品质,他们愿意通过‘银杏特产’网店购买这种蔬菜,在家里就能够享受到美味。
因此,不少游客在游玩之余,还端着相机到基地的建设工地上,拍摄照片上传到网络上,并且宣称银杏村出产了味道鲜美的绿色蔬菜,没有吃过实在是一种遗憾。
一个人在网络上发帖子还有可能是广告贴、托儿,但是当大量在自助旅行领域小有名气的资深驴友乃至一些美食专家纷